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02:08
每經記者 陳婷 每經編輯 董興生
電商行業已經進入「雙11」備戰節奏。
9月22日,淘寶跨境業務「淘寶出海」宣佈,今年「雙11」將在境外市場投入10億元營銷補貼,幫助10萬商家實現「雙11」境外成交翻倍的目標。據淘寶出海總經理葉劍秋介紹,今年的「雙11」將首次同步在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啟動,並以5種不同的語言版本,面向全球消費者。
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葉劍秋表示,本次「雙11」,淘寶出海的KPI(關鍵績效指標)主要是用户體驗和用户增長兩個核心指標。「我們內部要求可持續的健康增長,所以第一個追逐的是用户體驗,體驗不能掉。」
近兩年,淘寶開始在全球市場發力。2024年9月,基於大服飾出海的成功經驗,淘寶出海戰略全面升級為「淘寶天貓出海增長計劃」,由平臺提供境外郵費補貼,直接為境外消費者提供包郵服務。
今年9月23日,阿里速賣通啟動「超級品牌出海計劃」,用品牌商在亞馬遜花費的一半的成本,(幫助其)實現更高成交。有觀點認為,此舉意味着速賣通對亞馬遜發起正面挑戰,爭奪中高端品牌。
跨境電商江湖羣雄逐鹿,阿里系此前在市場聲量上略顯頹勢,隨着淘寶出海的發力,阿里系能找回市場主動權嗎?
進一步發力全球市場
事實上,早在10年前,淘寶就已經開始佈局境外業務。
記者瞭解到,淘寶海外版最早在2015年上線,當時爲了滿足境外華人自發的購物需求,由一個小團隊負責。
2016年,「淘海外」升級為「天貓海外」,2018年該業務更名為「天貓淘寶海外」,屬於天貓進出口事業羣;2022年起,該業務與速賣通、Lazada等同屬於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開始逐步發力。
據介紹,與其他跨境電商平臺不同,淘寶出海主打「0退貨退款、0運營成本」的輕資產模式。商家僅需在原有淘寶店鋪簽約「出海增長計劃」,即可自動同步至境外站點銷售,平臺兜底退貨並提供完整出海鏈路。
葉劍秋透露,自2024年推出「淘寶天貓出海增長計劃」以來,已有超過百萬商家加入。
記者發現,今年「雙11」,淘寶出海主要會在營銷和物流等方面發力。「雙11」期間,淘寶出海將投入10億元營銷費用。據官方透露,在16個國家和地區,首次下單的新用户可參與「1元購」。此外,葉劍秋表示,淘寶出海會在所有核心市場的線上、線下關鍵地標位置進行淘寶的多語種廣告投放。
物流方面,記者獲悉,「雙11」期間,淘寶在境外的12個站點將支持跨境包郵、包退服務,其中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將實現「0門檻包郵」,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每天發放大額運費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受特朗普關税新政引發的風波影響,在境外多個國家和地區的App(手機軟件)下載市場,淘寶下載量狂飆。公開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淘寶衝上美國App下載榜第二,同時在加拿大、英國等國家上升至第二,在法國市場更是排名第一。
「通過這件事,(我們的)感受仍然是(要)回到跨境物流,要做這個生意最需要建的就是物流。」葉劍秋表示,淘寶更堅定在物流體驗上覆蓋更多國家,包括提供更確定的服務體驗。
他透露,淘寶出海的物流網絡非常多樣化,「AE(速賣通)有自己的物流部,我們也有自己的物流部,也有整合中臺的物流團隊。有些是共用的能力,有些是分頭建的能力」。
試圖尋求更多發展可能
「我們今年是首個真正全球化的‘雙11’。」淘寶出海招商負責人依珊表示,淘寶出海推出了5種語言版本,包含中文、英文、泰語、俄語以及馬來語,「這就意味着有更多本地化用户可以在淘寶上進行購物」。
隨着淘寶出海的進一步發力,其和阿里其他出海業務的主要區別是什麼?是否會與阿里其他業務形成衝突?
「對商家來説,淘寶商家在淘寶這個平臺可以一鍵出海,他(們)天然就在淘寶的平臺上。」葉劍秋表示,「當然現在有部分商家會去AliExpress 開店,他(們)需要重新入駐到AliExpress平臺。對用户來説這是兩個不同的App,對阿里巴巴來説,是不同業務團隊在負責。」
除此之外,當前,淘寶出海和速賣通的目標市場也有明顯區別。
葉劍秋透露,淘寶出海是以東南亞、中國港澳臺市場為主,速賣通則以歐洲市場為主。淘寶出海走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精品或品牌路線,「我們希望淘寶在境外仍然延續‘萬能的淘寶’這樣的消費者認知」。
另據淘寶出海方面透露,「雙11」期間,將有超過100萬商家同步銷售至境外地區,僅跨境包郵的商品數就將達到4億。此外,「雙11」期間,淘寶出海還將針對大服飾、3C數碼、家俱家居、運動户外、玩具潮玩、汽摩配等幾大行業,進行重點扶持。
依珊介紹,針對上述重點行業,「雙11」期間淘寶將在境外上線行業專屬頻道頁面,大促期間助推全行業爆發,「不僅是‘雙11’,這將會是平臺未來長期的運營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同爲阿里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也在同步發力。9月23日,速賣通宣佈啟動「超級品牌出海計劃」,招募包括天貓品牌、亞馬遜大賣在內的知名品牌。
速賣通品牌出海負責人衍之介紹,此次品牌出海升級的本質,是速賣通從底層能力作出改變,提供一套體系化的品牌出海策略,從品牌適應平臺運營要求、依賴大促做爆發,變成平臺自下而上做品牌化升級。
目前,在跨境電商賽道,各大出海平臺各有倚仗。
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告訴記者,SHEIN(希音)的模式主打自有品牌,以做服飾為主;Temu(拼多多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則以全託管和半托管模式為主,經營全品類商品。在莊帥看來,淘寶出海屬於平臺模式,「實際上是現有的淘寶商家直接在境外的淘寶App上銷售(商品)」。
莊帥表示,目前,各平臺之間的差異較大,「不存在同質化競爭的情況」。
與境內市場相比,全球市場的未知性更強,可探索的空間也更為廣闊。目前來看,2025年,阿里一方面試圖在境內市場突破增長瓶頸、找到新增量;另一方面,也在主動發力全球市場,試圖尋求更多發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