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4 20:54
在黃金飾品火熱之時,又一家黃金珠寶企業奔赴港交所。
9月12日,廣東潮宏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潮宏基)遞表港交所,中信證券為獨家保薦人,擬實現「A+H」兩地上市。
作為緊跟國潮風尚,情緒價值拉滿的黃金珠寶品牌,潮宏基打造的非遺花絲系列等黃金珠寶十分出圈,與主打古法黃金的老鋪黃金有相似之處。
而在二級市場上,老鋪黃金股價超700港元/股,市值超1200億港元,成為港股當前最受關注的個股之一。因此,外界期待着潮宏基能夠複製老鋪黃金的「傳奇」。
一邊是資本市場的高期待,而另一邊的股東卻等不及在高位減持套現。
在遞表港交所前夕,潮宏基的第二大股東東冠集團拋出減持計劃,並很快減持了888.49萬股股份。即便按照這期間的股價最低值13.02元/股計算,東冠集團也套現了上億元。
在這種「割裂」的走向下,潮宏基又能否真的成為下一個老鋪黃金?
1
業務轉向黃金,遭消費者吐槽「工藝堪憂」
潮宏基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96年,最早是以K金、鉑金等為主的時尚珠寶首飾起家。
曾經,時尚珠寶飾品價值不菲,是愛情、時尚的象徵,這也讓潮宏基一度風生水起。2010年,潮宏基就成功登陸深交所,成為A股的「時尚珠寶第一股」。
但自2022年以來,全球資本避險情緒上漲,金價不斷走高,而黃金飾品市場一向是「越貴越買」。於是,消費者掀起一輪又一輪的黃金首飾購買潮,金價一路狂飆,目前已經突破千元大關。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內地經典黃金珠寶市場從2020年的325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524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2.7%,預計到2029年將達至6920億元,市場將進一步擴容。
當年輕人的目光轉向黃金,珠寶市場便逐漸式微。於是,潮宏基也開始向黃金飾品轉型。
目前,潮宏基的珠寶業務提供一口價時尚珠寶,將現代工藝融合傳統文化儀式和寓意,產品主要包括黃金、K金、鑽石、寶石和玉石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非遺花絲」、「故宮文化•福祿」及動畫IP「哆啦A夢」等系列產品。
除此之外,公司還有經典黃金珠寶,定價主要參考克重和手工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臻金」系列。
近日,「創業最前線」在北京順義一家潮宏基門店走訪發現,門店內的一口價珠寶工藝精美,不少黃金飾品添加了琺琅,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產品溢價。
招股書顯示,於報告期內(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潮宏基的時尚珠寶毛利率雖有下滑,但仍保持在26%以上。
不過,「創業最前線」在小紅書注意到,不少消費者吐槽潮宏基添加了琺琅的飾品「工藝堪憂」:「一年不到的時間醒獅琺琅掉成了獨眼龍」。還有消費者貼出的圖片顯示,小烏龜掉了一隻琺琅眼睛,表示已經「送去維修了」。
在上述潮宏基門店,一位店員表示,店內的飾品以一口價產品為主,以克重計價的黃金飾品相對較少。
「創業最前線」注意到,在這一門店,以克重計價的黃金飾品,款式相對普通,不如一口價珠寶吸睛。當日,該門店的克重黃金飾品折扣是每克減100元,單價不足980元/克,周大福的金價則超過1070元/克。
而經典黃金珠寶的毛利率本就不高。在2022年至2024年,其經典黃金珠寶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10%以內。2025年上半年,經典黃金珠寶的毛利率略有升高,但也只有11.8%。
在金價整體攀升之時,潮宏基仍要打折,一定程度上會壓低利潤空間。雖然潮宏基想要力推一口價珠寶飾品,但消費者明顯對黃金本身更感興趣。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經典黃金珠寶收入一路走高,從14.24億元上升到29.16億元,銷售額直接翻倍。與此同時,經典黃金珠寶貢獻收入比例從32.6%上升到45.2%。
2025年上半年,潮宏基的經典黃金珠寶收入達到18.1億元,同比增長24%,收入佔比達到44.6%,和時尚珠寶的48.6%接近。
而在產品結構轉換背后,潮宏基的利潤挑戰也要開始了。
2
利潤猶如「過山車」,第二增長曲線難覓
從行業發展來看,黃金首飾是貴重物品,但實際是門「苦生意」,毛利率並不高,導致不少金店關閉門店。例如,2025年財年,周大福淨關閉896家門店;2025年上半年,周大生淨關閉290家門店。
而潮宏基卻在逆勢拓店。於2025年6月末,公司門店達到1542家,比2024年年底的1511家增長31家。
從數據來看,這些門店托起了潮宏基的收入規模。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43.64億元、58.36億元、64.52億元及40.62億元。
但和收入的一路高歌猛進不同,潮宏基的利潤猶如坐上了「過山車」。
招股書、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潮宏基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99億元、3.33億元、1.94億元及3.3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3.22%、67.41%、-41.91%及44.34%,劇烈震盪。
潮宏基曾在2024年財報中表示,黃金價格的持續震盪上行,增加了珠寶消費市場的不確定性。
不過,主要拖累利潤的是10年前爲了跨界女包市場,完成的一場收購。2014年,潮宏基完成對菲安妮有限公司100%股權的收購,耗資近14億元,形成的商譽高達11.63億元。
據悉,這家公司核心業務為「FION菲安妮」品牌,主要提供面向年輕人的時尚手袋,包括手袋、小型手袋(如錢包、手袋配件)等系列產品。
收購之后,潮宏基對「FION菲安妮」品牌形象、產品和門店等進行升級和年輕化改造,但近年來的收入卻並不理想。2022年至2024年,其手袋收入從3.24億元下滑到2.70億元。
潮宏基坦言,「由於受各種因素影響,整體進程不達預期」。於是,公司在2024年對其計提了1.77億元商譽減值準備,直追當期1.94億元的歸母淨利潤。
在此之前,潮宏基已經為菲安妮計提了約4.81億元的商譽減值準備。在2024年又計提了1.77億元商譽減值準備后,菲安妮的商譽賬面價值還有5.06億元,仍然是一個「隱藏的炸彈」。
跨界賣女包受阻之后,潮宏基並未停下拓展多元化業務的腳步,只不過更多開始圍繞珠寶打造新品牌。
目前,除核心品牌「CHJ潮宏基」之外,潮宏基又打造了「潮宏基|Soufflé」、「CHJ‧ZHEN臻」、「Cëvol」等珠寶品牌。
其中,「潮宏基|Soufflé」定位禮贈,主打輕奢珠寶市場,主要價格在2000元至4000元,目標是18歲至35歲的年輕人;「CHJ‧ZHEN臻」是主要做定製珠寶及金銀器的高端品牌,主要面向35歲以上人羣;「Cëvol」則是一個培育鑽石首飾品牌,產品價格從2000元起,主要面向年輕人。
不過,這些品牌的規模目前仍不算大。2025年中期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中期末,「潮宏基|Soufflé」門店為60家,而「CHJ‧ZHEN臻」、「Cëvol」的門店規模甚至都未披露。
在國內黃金飾品市場競爭愈趨激烈的情況下,潮宏基試圖通過「出海」尋找更多增量。2024年,公司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泰國曼谷共開設了兩家門店。2025年,又在柬埔寨開設了兩家潮宏基珠寶門店。
此次IPO,潮宏基計劃將部分募資金額用於海外開設新店。具體而言,公司擬在2028年之前,在海外成立20家「CHJ潮宏基」品牌自營店。
但在全球市場消費相對疲軟之時,海外會是潮宏基的「烏托邦」嗎?
3
股東高位套現上億,A股衝高后回落13%
在黃金走熱之后,潮宏基的A股股價曾一度飆升。
Wind數據顯示,今年6月5日,潮宏基A股股價最高漲至18.18元/股,是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以來的最高值。
當天晚上,公司股東就拋出了減持計劃。具體而言,因自身資金需求安排,東冠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冠集團)計劃在三個月內(即2025年6月27日至9月26日)減持不超過2665.54萬股公司股票,佔總股本的3%。
對潮宏基來説,東冠集團意義重大。截至2025年中期末,東冠集團持有潮宏基7700萬股票、比例為8.67%,是公司的單一第二大股東。倘若頂格減持,東冠集團將拋售所持股票的1/3。
另外,雙方已經相伴10余年。2003年,潮宏基希望通過與國際上實力較強的同行進行合作,因此引進作為DTC看貨商的JB集團,JB集團設立東冠集團作為投資主體,入股潮宏基。
在東冠集團拋出減持計劃后,潮宏基股價應聲而落。6月6日,潮宏基A股股價大幅下滑6.42%。
不過,東冠集團還是很快實施了減持計劃。7月8日至31日,東冠集團通過集中競價減持888.49萬股股票,減持了總股本的1%。在這期間,潮宏基股價最低值為13.02元/股,即便以此計算,東冠集團也套現了上億元。
那麼,潮宏基是否有與股東深入交流減持原因?是否擔憂股東減持,動搖資本市場信心,影響IPO計劃?對此,「創業最前線」試圖向潮宏基方面進行了解,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回覆。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截至9月25日,潮宏基股價報收15.73元/股,短短不到4個月時間,其股價已較巔峰時期回落13%。
相對於東冠集團,潮宏基的實控人廖木枝及其家族成員同樣獲利匪淺。
公開資料顯示,廖木枝有一子兩女,兒子是廖創賓,兩個女兒分別為廖少君、廖少玲。但除了兒子廖創賓、女婿林軍平在公司身居要職之外,廖木枝另一位女兒廖少玲、女婿廖創南,並沒有出現在公司的招股書上。
IPO前,廖木枝、廖創賓、林軍平分別直接持有公司約0.07%、3.04%及0.01%股權,構成一致行動人。
此外,廖木枝三人控股的汕頭潮鴻基投資持有公司28.55%股權。其中,廖木枝、廖創賓、林軍平合計持有汕頭潮鴻基投資68.97%股權,穿透之后,廖木枝家族間接持股19.69%。綜合計算,廖木枝三人合計持有公司約22.81%股權。
潮宏基招股書
2025年上半年,潮宏基擬分紅約8885.13萬元,以22.81%股權計算,廖木枝家族能夠拿走超2000萬元現金分紅。
而這不過是冰山一角。2024年,潮宏基進行了上市以來的最高分紅——3.11億元,股利支付率高達160.59%。按照上述股權比例計算,廖木枝家族可拿走超7000萬元分紅。
短短一年半,廖木枝家族就拿走了超9000萬元的「大禮包」。
不僅如此,已經接班成為公司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的廖創賓,薪酬從2022年的90.3萬元上漲到2024年的204.1萬元;同期,身為副主席、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的林軍平薪酬則從48.9萬元上漲到244.8萬元。
圖 / 潮宏基招股書
眼下,潮宏基頭頂A股「時尚珠寶第一股」的光環奔赴港交所,但背后股東套現、多元化出師不利、利潤劇烈波動……種種質疑仍圍繞在潮宏基身上,此時赴港IPO,潮宏基的挑戰不過纔剛剛開始。
*注:文中題圖來自潮宏基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