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科技巨頭的人工智能野心令美國電網承壓,天然氣或成解決方案

2025-09-24 23:00

  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的數據顯示,到 2028 年,數據中心的能源需求預計將翻倍。然而,美國電網目前面臨基礎設施老化、電網接入排隊需數年時間、工業發展數十年停滯等問題,整體難以應對未來激增的能源需求。

  解決這一困境的關鍵可能在於 「離網電力」—— 即數據中心無需等待數年接入電網,而是直接從自有能源獲取電力。

  而天然氣恰好有望滿足這一需求的很大一部分。

  「我們正專注於為數據中心設施直接供電,這樣它們就不必等待美國目前普遍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成的電網擴建項目,」 管道運營商威廉姆斯公司(Williams Companies)首席執行官查德・扎馬林在今年 8 月的一場會議上表示。

  美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商 Expand 能源公司(Expand Energy)的股價在過去一年上漲了 24% 以上。同爲天然氣生產商的 EQT 公司(EQT Corporation)和蘭奇資源公司(Range Resources)股價分別上漲逾 40% 和 13%,威廉姆斯公司股價也上漲了 32% 以上。

  離網電力的來源多種多樣。

  2024 年 3 月,塔倫能源公司(Talen Energy)與亞馬遜雲服務(AWS)達成協議,將通過其薩斯奎哈納蒸汽電站(Susquehanna Steam Electric Station,一座核電站)為電站旁的一座數據中心提供超過 1.9 吉瓦的電力。其他科技巨頭也承諾為實現人工智能野心尋找可再生能源,如核能或太陽能。

  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指出,這類項目可能需要數十年才能投入使用,而一座天然氣發電廠的建設周期僅需約 5 年,且部分天然氣發電廠已投入運營。

  「在美國,任何擁有大量可再生能源的市場之所以能正常運轉,唯一的原因就是我們有天然氣發電容量 —— 當太陽下山、風力減弱時,天然氣發電能填補能源缺口,」 威廉姆斯公司首席執行官扎馬林在今年 9 月的一場會議上表示。

  此外,美國天然氣儲量豐富,比煤炭更清潔,且相比核能,開發成本更低、速度更快。

  今年 2 月,天然氣生產商 Energy Transfer 公司與數據中心運營商 CloudBurst 簽署協議,將為得克薩斯州聖馬科斯市郊外的一座數據中心提供 1.2 吉瓦的離網電力。9 月,資產管理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以逾 1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座天然氣發電廠,押注未來天然氣需求將增長。

  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也在尋求達成天然氣相關交易。2024 年 12 月,元宇宙平臺公司(Meta)開始在路易斯安那州里奇蘭教區推進一處佔地超 2000 英畝的項目,計劃投資 100 億美元建設一座大型數據中心。

  今年 8 月底,路易斯安那州公共服務委員會批准了三座新型天然氣渦輪機的建設計劃,這些渦輪機將助力滿足該數據中心預計超過 2 吉瓦的電力需求。

  「近期宣佈的大型電力供應協議以及人工智能或其他數據中心相關的供需協議(無論是否在能源盆地範圍內),都表明天然氣宏觀市場正迎來根本性的利好趨勢,」 蘭奇資源公司首席財務官馬克・斯庫奇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大型能源公司也在為天然氣可能出現的繁榮做準備。今年 1 月,石油天然氣巨頭雪佛龍公司(Chevron)與投資公司 Engine No.1 宣佈合作,計劃在全美建設天然氣發電廠,為數據中心提供離網電力。

  「當前對於天然氣行業來説是一個相當令人興奮的時期,」Expand 能源公司首席執行官多梅尼克・德爾奧斯索在該公司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

  「人們開始認識到天然氣在經濟中所發揮的價值,認識到天然氣為電力需求增長所帶來的效率 —— 而電力需求增長與我們不斷發展的經濟息息相關,且這一增長由人工智能相關創新所推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