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4 21:20
智通財經APP獲悉,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指出,AI機器人的競爭已從 「算法迭代」 下沉至 「數據爭奪」,視覺數據作為 VLA 模型訓練的核心資源,其獲取能力將直接決定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無論是特斯拉(TSLA.US)聚焦工業場景的視頻採集,Meta (META.US)搶佔消費端穿戴設備入口,還是布魯克菲爾德激活不動產場景資源,本質都是通過 「場景覆蓋 + 數據積累」 構建技術壁壘。
隨着具身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光子之爭」 將愈發激烈,而那些能平衡數據收集效率、用户隱私與商業化落地的企業,有望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重塑全球 AI 機器人產業的格局。
報告主要觀點如下:
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加速迭代的當下,一場圍繞 「視覺數據」 的爭奪戰已悄然打響。摩根士丹利9月22日發佈研究報告,稱視覺 - 語言 - 動作(VLA)模型是 AI 機器人實現自主交互的核心,而訓練這類模型的關鍵 ——「現實捕捉數據」,正成為全球科技與製造巨頭爭奪的焦點。
從特斯拉 Optimus 機器人轉向純視覺訓練,到 Meta 在可穿戴設備中嵌入超高清攝像頭,再到布魯克菲爾德聯合AI企業佈局場景數據收集,「誰能大規模獲取高質量現實場景視頻,誰就能在 AI 機器人時代佔據先機」 已成為行業共識。
一、「光子之爭」 的本質:視覺數據是 AI 機器人的 「燃料」
大摩報告用 「胖金槍魚」 的比喻生動詮釋了視覺數據的價值邏輯:在偏遠島嶼上,一條 600 磅的藍鰭金槍魚若無法捕獲,其價值為零;唯有配備船、漁具與探測器,金槍魚才具備百萬美元級價值。視覺數據的價值亦如此 —— 若缺乏收集與處理能力,全球視覺數據的潛在價值無法釋放;而當企業掌握 「堯級次浮點運算(10²⁴次 / 秒)」 的數據處理能力時,現實場景數據將成為 AI 機器人技術突破的核心 「燃料」。
這種認知正驅動企業將攝像頭部署到家庭、辦公室、汽車乃至人體穿戴設備中。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與 Figure AI(專注端到端生成式 AI 自動駕駛的初創公司)聯合創始人亞歷克斯・肯德里克交流時,對方明確表示:「無論誰能大規模獲取家庭場景的超高清視頻…… 誰就能贏。」 這一觀點直指 AI 機器人發展的核心瓶頸 —— 高質量、多場景的視覺訓練數據稀缺。
二、特斯拉押注純視覺訓練,開啟機器人數據採集新路徑
作為 AI 機器人領域的關鍵玩家,特斯拉在視覺數據應用上的動作備受關注。報告披露,2025 年 5 月,特斯拉前 Optimus 項目負責人通過 X 平臺發佈視頻,顯示 Optimus 已能通過 「人類演示視頻」 自主執行任務,這些視頻以第一視角拍攝,而長期目標是轉向 「隨機部署攝像頭捕捉的第三人稱視角」,這一轉型標誌着特斯拉從 「人工操控輔助」 向 「數據驅動自主學習」 的關鍵跨越。
更具突破性的是,《商業內幕》2025 年 8 月報道顯示,Optimus 的預訓練將徹底 「去人工化」—— 不再依賴穿戴動作捕捉服與虛擬現實(VR)的遠程操控人員,轉而通過 「錄製工廠工人執行任務的視頻」 獲取訓練數據。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了訓練成本,更能讓機器人學習真實工業場景中的複雜操作邏輯,提升實用價值。
無獨有偶,報告還提及未上市企業 Skild AI 的佈局:該公司正構建 「機器人基礎模型」,核心訓練數據正是來源於 「互聯網上的人類動作視頻」,進一步印證了 「現實場景數據」 在機器人訓練中的通用性價值。
三、巨頭競逐:Meta搶佔穿戴設備入口
在消費端與場景端,科技與資產巨頭也在加速佈局視覺數據採集,形成多元化競爭格局。
1. Meta:可穿戴設備成 「數據戰場」,用户臉部承載關鍵價值
Meta 在下一代可穿戴設備上的佈局直指視覺數據收集。報告指出,Meta 計劃在眼鏡產品中嵌入 2 個超高清攝像頭,重點捕捉用户 「手部動作的現實數據」—— 無論是彈鋼琴、織毛衣,還是倒咖啡、倒垃圾,這些日常動作都將成為訓練 AI 機器人的珍貴素材。摩根士丹利預測,未來 2 年內這類設備的保有量或達 2000 萬台,接近當前全球特斯拉汽車數量的 2 倍。
每一位 Meta 眼鏡用户,都可能在 「數字宇宙的數十億個場景中」 訓練一個 「人形虛擬形象」。報告形象地稱:「這些眼鏡或許設計時尚,但你的臉,早已成為數據爭奪的‘戰場’。」 儘管 Meta 可穿戴設備目前仍處於 「概念驗證階段」,短期內難對財務產生實質影響,但摩根士丹利互聯網團隊強調,其 「全棧式佈局」(自主研發硬件 + AI 操作系統 + 內容生態)已為搶佔下一代計算平臺奠定基礎,而視覺數據收集正是這一佈局的核心環節。
2. 布魯克菲爾德:激活不動產資源,打造 「最大規模預訓練數據集」
不同於科技公司的設備端佈局,全球領先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提供商布魯克菲爾德選擇 「以資產換數據」。報告披露,布魯克菲爾德近期與 Figure AI 達成合作,計劃開放其龐大的不動產版圖 —— 超過 100 萬套住宅單元、5 億平方英尺商業辦公空間、1.6 億平方英尺物流倉儲空間,用於 AI 機器人訓練數據的收集。
這一合作的核心價值在於 「場景多樣性」:住宅、辦公、物流等不同場景的環境特徵、物體佈局與人類活動模式,能為 AI 機器人提供多維度的訓練素材,幫助機器人學習在 「以人類為中心的各類場景」 中移動、感知與行動。目前,布魯克菲爾德旗下資產已啟動數據收集工作,未來數月將擴大規模;雙方還計劃探索 「在不動產中部署人形機器人」 的長期商業化機會,形成 「數據收集 - 模型訓練 - 場景落地」 的閉環。
四、投資視角:特斯拉為核心標的,關注數據生態鏈機會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明確將特斯拉列為核心關注標的,給予 「增持」 評級,目標股價 410 美元。其中AI機器人相關的技術突破與數據積累,是支撐長期估值的關鍵變量。
報告同時提示了行業核心風險:一是傳統車企、中國車企及科技巨頭在 AI 機器人領域的競爭加劇;二是特斯拉多工廠投產與技術迭代的執行風險;三是全自動駕駛(FSD)搭載率、用户平均收入(ARPU)不及預期,導致市場對 「Dojo 超級計算機賦能服務業務」 的價值認可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