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4 18:34
(來源:鹽財經)
作者 | 莫奈
編輯 | 江江
新媒體編輯|寶珠
視覺 | 顧薌
這些酒店環境參差不齊,即使花了錢也很難有居住品質可言,但如果能統一標準並且連鎖化運營,會是個商機——在跑遍印度各地、住遍了各種廉價酒店和小旅館后,一個名叫瑞提什(Ritesh Agarwal)的印度小夥感慨道。
19歲時,這個小夥創立了一個對標Airbnb的信息聚合平臺,將全印度的廉價旅館、私人房間以及短期公寓匯總在上面。這還不夠,他開始了酒店改造的嘗試,並且創立品牌OYO。
Ritesh Agarwal和他的第一家OYO/圖源:Ritesh Agarwal的社媒
OYO並不直接持有酒店,而是通過加盟的方式拓展規模。七年后,OYO成為印度最大的經濟型酒店預訂平臺,讓印度人體驗了一把連接互聯網和星際酒店的機會,作為品牌標識的「OYO紅」,徹底紅遍印度。
有商業頭腦的瑞提什,開始計劃把「印度神話」複製到中國。為此,他還給自己改了一個充滿特色的中文名:李泰熙。
在2017年底進入中國市場后,李泰熙用了一種非常迅猛的方式擴張,在中國掀起了風浪。
「每3小時開一家新店」,OYO用20個月的時間,迅速覆蓋了300多個城市,加盟了1萬多家門店。這種速度使其規模迅速遠超如家、漢庭和7天等老牌經濟型酒店的總和。
不料,中國市場遠沒有那麼好走,OYO中國經歷了輝煌以后迅速墜落,2021年基本退出了中國市場,草草收場。
但OYO的神話還在繼續。
如今,「廉價酒店之王」「縣城招待所巨頭」的酒店,已經是全球酒店行業的第三大品牌。
到了今年9月,OYO準備在印度申請上市的消息傳出,並且得到承銷商積極的反饋。不僅如此,據知情人士透露,OYO的IPO將在今年11月進行,屆時OYO的目標市值將高達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2億元)。
這不禁讓人們好奇,在標榜「中產最愛」「輕奢酒店」「精品民宿」的當下,價格低到29元/晚的招待所、均價不過百的小旅館,憑啥估值超過了500億?
不按常理出牌的OYO,能獲得如此高的資本市場認可,背后的邏輯並不僅僅是「便宜」,一切還要從李泰熙的履歷開始談起。
「印度温州人」的印度版Airbnb
李泰熙是印度馬爾瓦爾人。這里是印度主要的商業民族之一,他們也被稱為「印度温州人」。
李泰熙的父親經營着商店生意,從13歲開始,他就有想要「賣出什麼東西」的念頭,開始銷售手機SIM卡。
不過,真正讓他涉足酒店行業還是一次參加活動的契機。第一次聽到Airbnb和Uber概念時,這位印度年輕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Airbnb 的主要優勢在於其遍佈各地的房源和各有特色的入住體驗
不管是Airbnb,還是Uber,背后都是通過網絡重新分配資源的共享經濟,它們還有一個共同點是,定位中高端客户羣。但是在印度,不知名的快捷酒店還有很多很多。它們是給揹包客過夜的小酒店,是給低收入人羣提供住宿的廉價旅館,而住進這些地方的人也需要自己的Airbnb。
李泰熙指出,世界上的大型酒店集團很少會經營100間客房以下的酒店,但其實全球90%的酒店都是這一類別。
OYO的雛形是一家聚合了廉價酒店信息的服務網站,李泰熙花了一段時間深入探訪印度各地的民宿和旅館,最終改造成OYO Rooms。
最開始,李泰熙在古爾岡一個城市的一家酒店開始實踐。這家酒店只有14個房間,他把其中的11間改造成了OYO Rooms,提供乾淨的牀單、熱水和免費WiFi。
后來,李泰熙不斷獲得資金支持,有能力進行更多資源的整合,他開始邁向東南亞地區的非品牌「單體酒店」,通過特許加盟的方式提供標準化的服務。
一名馬來西亞網友在自己的社媒上分享入住OYO酒店體驗
什麼是單體酒店?
就是那些所謂位於三四線城市、名氣有限、入住率不足50%的小酒店。它們是一片分散的市場,李泰熙則想把它們串成片。
業內人士將這種加盟稱為「軟加盟」,也就是基本不收取加盟費,通過酒店收入進行佣金分賬,比例不超過10%。
加盟以后,OYO會將其納入到品牌旗下,並且進行統一的外牆、前臺、房間等改造,增加品牌辨識度。
對於那些小旅館、廉價酒店來説,加入OYO有什麼好處呢?李泰熙表示,酒店的入住率從原本的25%,增加到加盟后的65%—70%。
這種整合模式能在印度市場爆火有着特定的土壤——印度的酒店還未實現大規模的標準化和連鎖化,既沒有七天、如家等遍佈全國的經濟連鎖酒店品牌,除了高級酒店以外,印度人可以説是「無品牌、無標準、無渠道」預訂任何酒店。
同時,許多印度的廉價酒店環境糟糕,大多由老闆自己動手打理,急需有人制定統一標準並且實行。所以,OYO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廉價酒店的印象。
網友分享自己在印度住廉價旅店時,需要由旅店老闆帶領去房間,而房間的環境相對比較簡陋
「OYO最好用的時候,是你自己知道想要什麼。」一名OYO用户在論壇Reddit上評論稱:「我一直都在印度到處出差,OYO能看到酒店照片,尤其是廁所的圖片,不用先去現場看,還能在酒店付款,還有簡單的早餐。」
他還提到,在OYO推出早期,曾經在古爾岡住過房東單獨出租的房間,那是一個帶露臺的豪華平房,體驗很好。
OYO能在印度大獲成功,這讓李泰熙相信,它在海外市場也同樣具有複製性。此后,一舉向海外市場進發,尤其是中國市場。不過,其商業模式的脆弱性也由此顯現。
敗走中國市場
OYO出海,延續着他的品牌策略:快打旋風。
2017年11月,OYO決定拓展中國市場。當時,這家企業認為,這是和印度平行的重要戰場。李泰熙在內部信里稱:「中國就是本土市場,我們要在這里繼續投資,不僅投資酒店,還要投資雲廚以及其他業務。」
這一年,OYO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酒店,隨后「花更少,住更好」的LOGO出現在大大小小的中國城市里。
OYO「花更少,住更好」的標語
2018年10月底,OYO宣佈已經在中國運營6700家酒店,管理31萬間客房。不到一年的時間,OYO所管理的酒店數量,已經超過了老牌集團華住。
最高峰期間,OYO中國的加盟數量超過1萬家,管理客房50萬間。很快地,300多箇中國城市都擁有OYO的標誌。
而這些酒店價格只需要幾十塊錢一晚。甚至有一段時間,OYO還面向新用户推出29元/晚入住的一口價活動,通過堆積優惠活動,價格還能實現更低。
OYO曾面向新用户推出29元/晚入住的一口價活動
此外,OYO還大手筆挖來了眾多巨頭的高管,沃爾瑪、順風、Uber、瓜子等公司的一大批前高管聚集在新的創業團隊里,昭告着印度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大計。
在不少人看來,OYO的擴張模式和「貼牌」無異:不收加盟費、不需大量裝修、只需上交不到5%到8%的營收作為佣金。
這一抹OYO紅就像橫衝直撞的紅綠燈,衝向國內酒店行業的心臟,將「中國酒店人」打了個措手不及。
同時,OYO的目標很明確,就是下沉市場。
這些廉價酒店的運營能力和盈利水平本來就不強,OYO的加盟條件寬松,而且在初期不改變酒店的財務系統,兩者一拍即合。
不過,也正是這麼松散的約定關係,導致后續運營上出現了較大的漏洞。
首先,OYO擁有着一套價格調試體系,這套體系會先調低酒店的入住價格,吸引一定流量后會慢慢漲價,確定客流量和盈利之間平衡的房間單價。不過,不少商家公開抱怨稱,低價吸引來的客人素質不一,清理成本和損耗水平都很高,當價格逐漸迴歸正常之后,習慣了超低價的顧客大幅減少。
此外,OYO中國的運營似乎並不如宣傳一般誘人。
有網友在社媒上分享自己在OYO酒店的入住體驗
在OYO加盟1.0模式里,總部和酒店只有一定比例的佣金抽取關係,后來推出了2.0模式,採用「保底收益+分成」的策略,設置了保底金額。OYO在推廣時承諾,如果商家沒有達到保底金額,會補償差距收入。
但事實上,這是一筆龐大的支出,很多酒店業主稱收不到差額補償。
2020年中,OYO中國持續震盪,高管相繼離職;與小酒店業主之間的關係,也從相互合作變成了矛盾叢生。
作為印度首個向中國輸出的互聯網企業,OYO留下的故事頗為耐人尋味。歸根到底,是OYO中國沒辦法走出盈利的道路,而且也遭遇到了國內OTA平臺和傳統酒店的抗衡。
現在,想搜索一家OYO的酒店已經不容易。OYO在華門店逐漸縮水,與巔峰期少了近90%的數量;而曾經的2.0保底模式,也全面轉向無保底模式。
2021年7月,李泰熙公開表示要將業務發展重點放在印度、東南亞和歐洲市場,正式退出了中國市場。
瞄準「散客們」的前途
在目前熱鬧的酒店敍事里,似乎很少會看到「單體酒店」相關的故事。
但是OYO前首席運營官施振康曾經提到這樣一個觀點,中國有大量客房數小於80間的中小物業,它們有着升級的需求,但傳統連鎖酒店品牌很少關注到這個市場;此外,下沉市場的規模逐漸擴充,但現有供給沒辦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那麼,這些酒店都由誰來經營?收入情況如何?受眾都是誰呢?
也許很少有人想過這樣的問題,而OYO公開發布的一份《中國單體酒店業主大數據報告》揭示了這一羣體的精準數據。
OYO簽約的接近2萬家酒店里,有64%的業主是跨界人士,他們除了酒店以外,還有其他收入來源;有一半以上的業主,其酒店收入低於他們總收入的50%。
與此同時,OYO加盟酒店里,66%是平均房價不過百的酒店。「一晚不過百」成了標籤,也是規模龐大的一羣人的需求。
OYO數據還顯示,住在酒店里的人們,求醫、求學等特殊需求類型佔到了整體的四分之一。此外,有一部分人選擇訂這些廉價酒店的原因是,備考、熬夜看球、打遊戲等等。
他們的訴求儘管不如商旅出差一般穩定,但卻是規模越來越大的「散客們」。
所以,與其説OYO只是做着一門簡單的「貼牌」生意,不如説他們解決了痛點。
上述前高管還在公開場合提及,「中國市場‘有品牌’的酒店只佔到10%,而美國和歐洲分別是80%和60%,經濟型連鎖酒店的門檻很高,所以大量的單體酒店即使有需求,也沒辦法享受到加盟連鎖酒店的種種服務」。
儘管OYO在中國市場敗走,但其改造思路仍然有一定的借鑑意義。在這位「不速之客」到來之后,國內連鎖酒店業紛紛響應,入場單體酒店的賽道。
以華住集團為例,2019年,其聯手IDG資本戰略投資的H連鎖酒店,可謂是直接叫板OYO:不收加盟費,只收管理費,初期只收營業額3%的費用。
不過,在加盟要求上,H連鎖的定位顯然更高:其所吸納的酒店房價在120—400元之間;此外,H酒店還要求加盟門店月收入不低於9萬元。它的加盟速度也不慢,四個月簽約的酒店數量接近上千家。
不過,后來故事的結局走向也出人意料。H連鎖並沒有和OYO形成明顯的差異化,而且,如果不是依靠資本進行大幅度補貼,所謂的加盟模式很難盈利,因此,「不收取加盟費」和「低加盟門檻」的模式要如何減少虧損,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后來,H連鎖規模收縮並更名為你好酒店,一年后,華住集團宣佈將旗下怡萊品牌與你好酒店合併。
那麼,OYO的故事要如何講下去呢?如今,OYO的目標市值為80億美元(約572億人民幣),他們上市的計劃之一,是「重塑品牌」。
OYO酒店房間圖
2024財年第二季度,OYO首次實現公司季度盈利,稅后利潤超過1360萬元,全年盈利進一步擴大,淨利潤為62.3億盧比(約合人民幣5億元)。
爲了提高品牌影響力,近年來,OYO在歐美市場着墨。他們收購阿姆斯特丹度假酒店Leisure Grou、買下美國貓頭鷹賭場酒店,這些交易均耗資上億美元。通過前者的收購,OYO度假屋業務的佣金收入從394萬美元提升到約9494萬美元。
四年前開始,OYO還正式宣佈與微軟達成戰略聯盟,打造「下一代旅遊、酒店產品和技術」。
重要的是,OYO的故事一直有資本在相信和注入。根據報道,李泰熙有一筆3.83億美元的債務即將到期,債權人要求其償還債務,但如果OYO能在今年實現IPO,將有機會允許其延迟到2027年。此次上市的緊迫性,可想而知。
不斷靠融資和想象力支撐起來的「廉價酒店之王」「縣城招待所巨頭」神話,還在努力不被人遺忘。
封面及頭圖均為/顧薌·AI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