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算力到物理交互!阿里3800億AI基建+英偉達合作,要開啟黃金十年!AI基建概念先睹為快?

2025-09-24 18:10

(來源:淘金ETF)

1. 浪潮信息(000977.SZ)

全球AI服務器絕對龍頭,2025Q1市佔率高達46.6%,手握500余項液冷專利,"天池"基地年產10萬台液冷服務器,訂單已排至2026年。阿里算力擴容直接拉動服務器需求,公司作為核心供應商,2025Q1營收同比激增165.3%,淨利潤增長52.8%。其液冷方案適配英偉達芯片,與阿里-英偉達合作形成技術協同,將深度受益於3800億基建計劃帶來的批量採購訂單。

2. 工業富聯(601138.SH)

英偉達GB200服務器獨家代工廠,2025年預計出貨4萬台,單台價值300萬美元,僅該訂單就貢獻千億級營收。公司在泰國、匈牙利佈局海外基地,規避地緣風險的同時貼近全球客户。阿里與英偉達深化合作后,AI服務器產能需求暴漲,作為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其製造能力無可替代。2025Q1營收1604億元,同比增長35.2%,盈利穩定性極強。

3. 中科曙光(603019.SH)

國產智算基建領軍者,浸沒式液冷服務器PUE低至1.04,全球最優,國內液冷市佔率35%,主導80%智算中心建設。2025年訂單超150億元,同比增長35%,剛中標移動45億液冷大單。阿里推進AI基建時需平衡自主可控與國際合作,公司作為國產替代核心力量,既能提供液冷基礎設施,又能依託"曙光雲"參與算力運營,成為阿里基建的重要互補夥伴。

4. 中際旭創(300308.SZ)

光模塊全球龍頭,800G產品市佔率超30%,1.6T產品已批量供貨,深度綁定英偉達、阿里雲等核心客户。AI算力指數級增長帶動光模塊需求爆發,每萬台AI服務器需配套數千個高速光模塊。阿里計劃10倍擴容數據中心,光模塊作為算力傳輸核心部件,公司將直接受益。2024年光模塊業務營收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60%,技術壁壘與客户粘性形成雙重護城河。

5. 英維克(002837.SZ)

國內液冷散熱絕對龍頭,客户直接覆蓋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間接浸沒式液冷方案獲Intel認證。隨着AI服務器單機櫃功率從15kW飆升至120kW,液冷成為散熱剛需,公司2024年液冷業務增速超200%。阿里數據中心能耗擴容10倍,散熱成本佔比將從15%升至30%,公司作為核心供應商,有望複製此前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中的增長曲線,訂單能見度已達2026年。

6. 新易盛(300502.SZ)

高速光模塊核心玩家,800G產品市佔率25%-30%,1.6T光模塊通過LPO+CPO技術創新切入微軟供應鏈,同時與阿里雲保持深度合作。阿里與英偉達合作推動的Physical AI需要海量數據傳輸,對光模塊速率與穩定性要求更高,公司1.6T產品剛好匹配這一需求。2025H1淨利潤同比增長45%,海外業務佔比超60%,可同時受益於全球與國內AI基建浪潮。

7. 深南電路(002916.SZ)

封裝基板國產替代先鋒,16層ABF載板已實現量產,20層及以下產品具備批量供應能力。AI芯片性能升級推動封裝基板向高層數、高密度發展,全球產能高度集中,國產率不足5%。阿里加大算力芯片投入,必然帶動上游封裝材料需求,公司作為國內少數突破高端載板技術的企業,將承接國產替代紅利。2025Q2營收同比增長28%,毛利率提升至22%,增長動能強勁。

8. 高瀾股份(300499.SZ)

液冷方案多元化供應商,覆蓋冷板、浸沒、集裝箱式全技術路線,與阿里雲合作項目毛利率高達43.4%。公司液冷業務增速連續3季度超100%,在互聯網數據中心領域已形成差異化競爭。阿里數據中心分佈廣泛,不同區域對散熱方案需求各異,公司多元化產品矩陣可精準匹配,有望從阿里基建中獲得持續訂單,2025年液冷業務營收有望突破15億元。

9. 佰維存儲(688525.SH)

AI存儲核心標的,主攻高容量、高速度的企業級SSD,2025Q2營收同比增長38.2%,在AI服務器存儲領域市佔率提升至8%。Physical AI產生的仿真數據、多模態數據對存儲容量需求呈指數級增長,阿里構建全鏈路AI平臺必然配套存儲擴容。公司與阿里雲合作開發定製化存儲方案,2025年已進入其供應鏈核心體系,預計全年來自阿里的訂單佔比將達25%。

10. 啟明星辰(002439.SZ)

AI安全龍頭,市佔率A股第二,政務雲安全方案市場份額第一,深度參與阿里雲安全生態建設。AI基建擴容伴隨數據安全與模型安全風險,阿里與英偉達合作涉及海量敏感數據處理,亟需強化安全防護。公司推出的AI入侵檢測系統已適配阿里雲PAI平臺,可實時監測模型訓練中的異常行為,2025H1安全業務營收增長32%,來自雲廠商的收入佔比提升至30%。

11. 紫光股份(000938.SZ)

全棧網絡設備供應商,發佈51.2T CPO交換機與液冷服務器,國內服務器市佔率4.3%,海外業務快速擴張。AI數據中心需要高帶寬、低時延的網絡支撐,公司CPO交換機技術領先,可降低網絡能耗40%,完美匹配阿里10倍能耗擴容后的綠色需求。同時,其子公司新華三與英偉達在網絡設備領域有合作,可借力阿里-英偉達聯盟實現業務突破,2025年海外訂單增長50%。

12. 奇安信(688561.SH)

網絡安全市佔率A股第一,2023年營收64.42億元,在APT攻擊防禦、政企安全領域技術領先。阿里推進ASI時代建設,智能體與機器人交互將產生新的安全漏洞,公司推出的AI安全運營平臺已與阿里雲集成,可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2025年上半年,公司來自AI相關安全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70%,成為新的增長引擎,有望持續受益於阿里基建的安全投入。

13. 北京君正(300223.SZ)

AI存儲芯片核心企業,2025Q2營收11.89億元,同比增長8.1%,淨利潤增長17.22%,其存儲控制芯片適配主流AI服務器。隨着阿里數據中心存儲容量擴容,存儲芯片需求同步增長,公司產品以低功耗、高穩定性著稱,已進入阿里雲供應鏈。同時,公司在邊緣計算芯片領域佈局,可匹配阿里Physical AI在邊緣端的部署需求,形成"雲端+邊緣"雙重受益格局。

14. 綠盟科技(300369.SZ)

網絡安全市佔率A股第三,專注AI應用與系統安全防護,推出基於大模型的威脅檢測平臺。阿里與英偉達合作推動的仿真測試、強化學習等場景,對模型安全與數據隱私保護要求極高,公司的AI安全審計方案可實現全流程監控。2025年以來,公司已獲得阿里雲3筆安全服務訂單,金額累計超2億元,業務協同效應持續釋放。

15. 星環科技(688031.SH)

AI數據管理龍頭,2025Q2營收同比增長13.87%,其大數據平臺可支撐Physical AI的海量數據處理需求。阿里構建全鏈路AI服務體系,亟需高效的數據治理與分析工具,公司產品已適配阿里雲PAI平臺,可提供數據預處理、特徵工程等核心能力。隨着阿里AI應用落地加速,數據管理需求將爆發式增長,公司有望成為阿里AI生態中的核心數據技術供應商,2025年合作收入預計增長60%。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匯總基於網絡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