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超聲市場大變局!國產化率突破42%,2026年誰將主導?

2025-09-24 12:22

(來源:醫趨勢)

當前中國醫療設備市場處於新的拐點,各企業業績雖仍然普遍承壓,卻也或許即將迎來反彈機遇。

根據眾成醫械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器械招投標整體市場規模超800億元,同比增長62.75%。

此外,在半年報業績電話會上,邁瑞管理層明確表示,邁瑞國內市場銷售增速將於今年第三季度回正,實現反彈。

而下半年的採購招標項目已然開始活躍。在超聲領域,近日就有多項集採公佈中標結果。

數據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數據來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9月22日,江蘇省發佈多個「2024年公立醫療機構醫療設備集中採購(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非便攜))項目」,預算金額約2082萬元,最高限價(如有)約1673萬元。

而企業層面也動作頻頻。近日據媒體報道,GE醫療中國區超聲業務完成核心高管調整,Eric Yu正式出任中國超聲業務線總經理。履歷顯示,Eric Yu擁有超8年強生醫療高管任職經歷,核心深耕銷售與市場領域,離職前曾任強生醫療市場負責人。

這一「銷售+市場」背景的高管佈局,或許是GE醫療為精準把握超聲市場增長機遇、進一步搶佔高增長賽道的關鍵動作。

超聲作為中國四大影像(CT,MRI,X光機,超聲)設備中裝備數量最大、檢查人數最多、檢查結果最快的圖像分析診斷工具,誰能在超聲市場拿到第一,誰就擁有了醫療影像領域最大的「流量入口」和「生態底座」。

01、中國超聲市場競爭激烈國產化率破42%,中國雙龍頭差異化突破

近年來,對於外資品牌而言,中國醫療市場面臨的挑戰是全方位的。一方面,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市場上,中國廠商已開始在低、中、高各個層次全方位地展開攻勢。

根據高端醫械數據中心的分析,醫用超聲的國產化率已從2024年第一季度的39.06%增長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42.67%。這一顯著增長主要得益於政策支持與國產技術的雙重推動。

在政策驅動下,基層醫療市場中國產設備的佔比逐年提升。比如,在國務院最新發布關於《醫療衞生強基工程實施方案》的批覆里,明確「十五五」期間重點支持1000個左右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改善縣級醫院、重點鄉鎮衞生院基礎設施條件,更新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設備。

在技術層面,以邁瑞、開立等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在彩超圖像處理、探頭靈敏度等核心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

比如,邁瑞不斷加碼高端及超高端超聲。在投資者會議上,邁瑞表示2025年上半年,依託國產首款全身應用超高端超聲系統Resona A20在三級醫院持續放量及行業集中度提升,邁瑞穩固國內超聲市場市佔率第一,且高端及超高端型號在國內超聲收入佔比超六成。

開立醫療聚焦電子環陣超聲內鏡(EG-UR5)的研發,該設備融合了高清CMOS成像技術與先進的探頭技術,成為全球第二家掌握內鏡超聲技術的廠商,成功打破了日本企業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此外,在超聲與外科結合的領域,其腹腔鏡超聲探頭能夠在術中實時引導腫瘤消融和淋巴結清掃等操作。

自2023年起,邁瑞醫療首次超越進口品牌,躍居中國超聲市場份額之首,至今中國醫用超聲市場CR3的格局相對穩定。

數據來源:比地招標網 數據來源:比地招標網

2025年上半年,根據公開中標金額統計,邁瑞依然位居首位,佔比約26%;飛利浦緊隨其后,佔比約21%;GE醫療位列第三,佔比約20%。這三家頭部企業(CR3)合計佔據了市場近67%的份額。

而從超聲產品平均中標價格的變化中,也看出市場正面臨高度內卷化。據比地招標網的數據統計顯示,自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邁瑞的平均中標單價從93萬元下降至82萬元;飛利浦則從195萬元降至185萬元;GE醫療的中標價格也從169萬元降至135萬元

02、新勢力入局,2026年格局未知

2024年10月,經過業務架構調整,GE醫療已將超聲業務納入先進可視化解決方案(AVS)板塊。AVS涵蓋超聲、圖像引導治療、介入解決方案以及外科創新等多個領域。

2025年上半年,GE醫療先進可視化解決方案AVS板塊實現營收25.29億美元,同比增長2%。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美國市場的強勁需求,而中國市場則因醫院採購延迟而影響了增長勢頭。

GE醫療此前長期佔據中國超聲市場份額的領先地位,並在高端及超高端領域展現出顯著優勢。特別是在心血管、腫瘤等複雜疾病的診斷方面,構建了堅實的技術壁壘。

此次Eric Yu的加入,能否助力GE醫療超聲業務重返巔峰,尚需市場的檢驗。但從人才團隊構成來看,現任GE醫療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宋為羣、GE醫療中國先進可視化診療業務總經理陳楚暉,以及新上任的GE醫療中國超聲業務線總經理Eric Yu,均曾是強生醫療高管。

*** 在「2024大健康跨國企業中國競爭力榜單」里,強生醫療科技以100分位居TOP10 MNC醫療器械企業中國營收規模第一。

而中國超聲市場也即將迎來新的強大玩家。

9月2日,聯影醫療在投資者活動中透露,公司已成功完成超聲管線產品矩陣的佈局,涵蓋超高端系列、中端系列、便攜式POC設備及無線掌上超聲,實現了對主要臨牀場景的全面覆蓋。公司計劃在國內外多個細分市場推出全線超聲新品,預計將於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市場發佈。

儘管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政策挑戰,佈局超聲管線仍是聯影醫療完善醫學影像全產業鏈戰略的關鍵一環。

作為中國四大影像(CT,MRI,X光機,超聲)設備中裝備數量最大、檢查人數最多、安全係數最高、檢查結果最快,以及性價比最優的圖像分析診斷工具,醫學超聲在近幾年在中國的發展尤其快速。且增速領跑全球(年複合增長率約10%),預計2029年將突破520億元。

此外,鑑於超聲設備的利潤率較高,大約在60%左右,這對醫療影像設備廠商而言,依然是一項具有吸引力的盈利業務。

2024年11月,聯影醫療投資者關係活動,超聲事業部總裁「FENG LIN」(林峰)的名字首次出現在接待人員名單中,同時這也是聯影醫療首次高調公開其超聲產線的明確指向。

聯影醫療在超聲領域的戰略定位清晰明確,即為全球醫療機構打造「全覆蓋、高性能、數智化」的臨牀超聲產品和解決方案,並實現全面自主可控。 

為此,其在多個關鍵方向發力,包括打造高性能成像平臺、突破傳感器平臺關鍵技術、開發新一代智能成像算法、優化臨牀診斷體驗、拓展多元臨牀應用場景。在技術儲備上,聯影醫療在覈心部件、高性能算法及智能化等關鍵技術領域持續投入,為超聲產品性能躍升奠定基礎。 

隨着外資品牌加速國產化,例如,GE醫療無錫基地已成為該公司全球最大的超聲、探頭及生命關愛系列產品製造基地,國產化率已超90%。與此同時,中國廠商在高端技術領域持續取得突破,新階段的中國醫療市場競爭或許已不再侷限於本土與外資的界限。

深度優化診療流程、賦能基層醫療,這條賽道的真正潛力,終將轉化為對「讓優質醫療更可及」這一本質需求的持續推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