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4 18:05
近日,深圳灣公園潮汐濕地項目」正式落成並向公眾開放。
據瞭解,青山公益城市森林是國內首個聚焦「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零廢棄倡導」的生態示範項目。
華南地區首個項目點
華南地區首個項目點將深圳灣2公頃潮汐濕地進行改造煥新,在修復潮間帶紅樹林濕地、顯著增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通過增設使用塑料餐盒、奶茶杯的再生材料製作的休憩座椅和導覽牌等設施,讓「零廢棄」理念融入這一處世界級濱海生態客廳,助力深圳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超大型城市生態樣板。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副祕書長王振剛表示,「青山公益城市森林深圳灣公園潮汐濕地項目是‘政、企、社’多元共治的生態修復範例。該項目不僅提升了區域生態韌性,也為公眾提供了參與環保實踐的自然課堂。」
深圳灣公園每年迎接遊客超千萬人次。然而其中部分區域曾面臨生態功能單一、潮間帶退化等挑戰。
其中,潮汐濕地位於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毗鄰日出劇場,是深圳灣14個主題公園中唯一的濕地主題公園,佔地約2公頃。儘管擁有獨特的潮汐景觀,其生態功能仍具提升潛力。
在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和美團青山計劃的支持下,紅樹林基金會(MCF)經過近10個月的生態環境改造及施工,通過清理外來物種、地形重塑、水系連通、紅樹補種等生態手段,成功修復這片潮間帶濕地,還將本土紅樹豐富至28種,補種2000余株紅樹苗,顯著增強了其在淨化水質、減緩海岸侵蝕和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生態韌性」。
政府引導、公益助力、社會參與
多元共治模式的一次成功實踐
據紅樹林基金會(MCF)執行理事長孫莉莉介紹,該項目不僅恢復了潮汐自然節律,修復了本土紅樹生境,更為底棲生物、魚類、特別是候鳥(如鷺鳥、鴴鷸類)提供了寶貴的覓食地與棲息地。
對此,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主任梁治宇表示:「該項目是‘政府引導、公益助力、社會參與’多元共治模式的一次成功實踐。」
青山計劃希望通過青山公益城市森林等項目,讓消費者和商家通過日常消費和經營行為付出的環保公益行為反哺城市生態建設,讓捐贈者人人受益,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來源:光明日報、深圳發佈、美麗深圳
(偉祿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