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4 18:07
三星電子第二季度全球HBM市佔率降至第三,被美光超越
周三公佈的數據顯示,三星電子第二季度在全球高帶寬內存(HBM)芯片市場的份額下滑至第三位,美國美光科技公司升至第二位。根據行業追蹤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三星電子在第二季度佔據了全球HBM芯片市場的17%,低於美光的21%。SK海力士以62%的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
美團閃購攜十大品牌上線白酒全鏈路保真體系
36氪獲悉,9月24日,美團閃購聯合茅臺醬香酒、汾酒、洋河、古井貢酒、劍南春、西鳳、今世緣、郎酒、水井坊等十余家白酒品牌,推出即時零售行業首個白酒全鏈路保真體系,以正品保障為核心,在白酒售前、售后、配送等環節推出多項服務舉措,促進白酒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構建健康可信的閃購白酒生態。
阿里巴巴公開集成電路組件和芯片封裝結構專利
36氪獲悉,愛企查App顯示,近日,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集成電路組件和芯片封裝結構」專利公佈。摘要顯示,該專利提供了一種集成電路組件和芯片封裝結構。所述集成電路組件包括:第一晶圓裸片,形成有多個運算單元,所述多個運算單元用於並行地執行邏輯運算;第二晶圓裸片,與所述第一晶圓裸片疊置,所述第二晶圓裸片中形成有多個訪問控制單元;其中,每個運算單元對應於所述多個訪問控制單元,每個運算單元向至少一個訪問控制單元分別發送至少一個數據訪問指令,使每個訪問控制單元響應對應的數據訪問指令來執行數據訪問。
阿里巴巴宣佈與英偉達開展Physical AI合作
36氪獲悉,在2025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和英偉達在Physical AI(物理AI)領域達成合作,阿里雲人工智能平臺 PAI 將集成英偉達Physical AI軟件棧,將為企業用户提供數據預處理、仿真數據生成、模型訓練評估、機器人強化學習、仿真測試等全鏈路平臺服務,進一步縮短具身智能、輔助駕駛等應用的開發周期。
華菱線纜迴應2.7億收購加速切入機器人領域:目前收購仍處意向階段,達成與否存在不確定性
9月24日,華菱線纜開盤漲停,報14.65元/股。消息面上,9月23日,華菱線纜發佈公告,公司擬以現金等方式收購三竹智能控制權。后者生產的連接器是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新能源等高端應用場景中的關鍵接口和「最后一環」。公告顯示,預計本次交易三竹智能100%股權整體作價不超過2.7億元人民幣,最終收購比例、交易對價及業績承諾等具體內容經履行相關審批程序后以簽署的正式交易協議爲準。華菱線纜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若此次收購順利完成,將有利於業務協同,滿足客户對系統化、集成化產品的需求,「比如説客户不需要既買線又買連接器了,我們可以一起賣給他,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務。」該工作人員強調,目前收購仍處意向階段,達成與否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注意相關風險。
原力無限發佈首款人形機器人AstroDroid AD-01
36氪獲悉,9月24日,在杭州雲棲大會上,原力無限發佈了首款人形機器人——AstroDroid AD-01。據介紹,AD-01身高170cm,具備43個自由度與靈巧雙手,搭載三目視覺、雙激光雷達、多模態傳感矩陣,以及原力無限全棧自研的Hyper-VLA端到端大模型。
出門問問推出TicNote Color系列
36氪獲悉,近日,出門問問正式推出TicNote Color系列產品,同時其內置AI Agent全新升級為Shadow AI 2.0,新增聲紋識別、實時轉錄與翻譯、知識庫管理等功能。
加州州長稱不會推出新的電動汽車激勵措施
加州州長加文·紐森周二證實,在7500美元的聯邦電動汽車税收補貼於9月30日截止之后,加州將不會推出新的電動汽車激勵措施。
歐洲央行官員Cipollone稱通脹風險非常平衡
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Piero Cipollone認為通脹在任何一個方向上都不會受到重大威脅,目前的利率處於良好狀態。Cipollon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貿易因素引發了諸多不確定性,但歐洲經濟仍「頗具韌性」。他表示,在本季度經濟放緩之后,歐洲經濟的增長應該會恢復之前的模式。
8部門:加快研究制定自動配送車、無人機等相關標準
36氪獲悉,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大力發展數字消費共創數字時代美好生活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完善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推動智慧物流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有序發展無人機支線運輸和末端配送業務,加快研究制定自動配送車、無人機等相關標準。加強智能取餐櫃、快遞櫃等配送終端建設,在研發創新、新品准入、產品試用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各地升級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加強縣鄉村網點數字化改造建設。引導電商平臺加強履約一體化體系建設,聯合實體店提升末端配送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地震預警系統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24日)上午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應急管理改革發展成就。中國地震局局長王昆介紹,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地震預警系統,秒級預警覆蓋重點危險區90%以上,分鍾級烈度速報為搶險救援決策提供有力支撐。預警系統投入使用以來,發佈4級以上地震預警359次,為公眾防震避險和高鐵、精密製造等行業應急處置爭取了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