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強強聯手!上海石化 48K 大絲束碳纖維解鎖風力發電新可能

2025-09-24 16:46

(來源:勞動報)

轉自:勞動報

9月23日,兩輛貨車滿載着48K大絲束碳纖維,從上海石化駛向中國中車集團旗下南京海拓公司。兩個「中」字企業強強聯手,共築風電「脊樑」。

2022年10月,我國首個萬噸級48K大絲束碳纖維工程第一套國產線在中國石化旗下上海石化碳纖維產業基地投料開車一次成功,在碳纖維生產和裝備上真正實現了自主可控。

上海石化生產的48K大絲束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新型纖維材料,力學性能優異,比重不到鋼的四分之一,強度卻是鋼的7至9倍,並且還具有耐腐蝕的特性,廣泛應用於風能、太陽能、高鐵動車、飛機部件等領域。

傳統的風電葉片通常使用玻璃纖維製造,長度超過120米時,就達到自身材料的性能極限,而48K大絲束碳纖維突破了這一極限。三一重能公司一已應用上海石化生產的48K大絲束碳纖維風電專用料,成功製造出全球最長的陸上風電葉片,長度達131米,一個風電機組的掃風面積就相當於8個標準足球場。

今年7月,中國石化與中國中車簽訂了上海石化48K大絲束碳纖維供應合同。「雙方深度合作,意味着從材料研發到風電裝備製造,形成了完整的國產化鏈條,不僅成本更低、供應更穩,也為風電產業升級提供了核心材料支撐。」上海石化黨委書記、董事長郭曉軍表示。

近年來,中國石化在48K大絲束碳纖維基礎上,推動碳纖維向更大絲束延伸發展。隨着60K大絲束碳纖維新產品的問世,上海石化將打開與深海海上風電領域企業合作的新空間。

頭圖為中國石化供中國中車風電專用48K大絲束碳纖維發運儀式。上海石化供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