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4 12:37
臨近三季度末,A股IPO市場持續活躍,港股遞表、上市熱度不減。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年內A股已有72家公司上市,同比增加7家,合計募資696.44億元,已超過2024年全年IPO的募資總額(637.53億元)。
港股已有64家企業上市,合計募資1468.87億港元(合計人民幣1343.25億元),已超過2023年及2024年該指標的總和。
9月23日,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在《2025年前三季度中國內地和香港新股市場回顧與展望》的報告中稱,受益於期內有6只超大型新股上市,以新股融資額計算,港交所將繼續奪得全球新股融資排名的冠軍。而上交所和深交所則分別排名第五和第八位。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預計,前三季度A股會有78只新股上市融資771億元,對比去年前三季度的69只新股融資478億元,新股數量增加13%,而融資總額增加61%。港股將有66只新股上市融資1823億港元(1667.57億元),融資額同比上升228%。
前三季度的全球十大IPO中,中國企業寧德時代(03750.HK)、紫金黃金國際(02259.HK)、華電新能(600930.SH)、恆瑞醫藥(01276.HK)、三花智控(02050.HK)佔據「半壁江山」。其中,華電新能於7月16日上市,上市募資金額達181億元,成為A股今年至今的最大IPO。
紫金黃金國際於9月19日開啟招股,預計9月29日正式在港上市,這是港股年內僅次於寧德時代的第二大IPO。
A股IPO回暖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華北區上市業務合夥人陳文龍表示,2025年第三季度A股新股市場新股發行穩步推進,符合監管所制定新「國九條」及資本市場「1+N」系列政策的方向,突顯此係列改革的成果。
分交易所來看,德勤預計,前三季度上交所將會有25只新股上市融資454億元;深交所則會有38只新股上市融資269億元;北交所將會有大約15只新股融資48億元。
A股新股分行業來看,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數量佔比下降,傳統與高端製造行業數量佔比上升且保持領先;傳統與高端製造業的融資金額領先,能源和資源行業位居第二。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預計,國家對科技及創新行業的支持和重視將令到科技、新能源等行業的公司繼續成為A股新股的熱點。
從年內IPO節奏來看,A股IPO從階段性收緊的調節周期走到了新的階段,新股數量及融資額均有所增長;從新股審覈狀態來看,今年前三季度,IPO「撤回潮」明顯降速,新增企業名單擴容。但新股市場未大幅擴容,增速穩定的同時,已問詢和上市委會通過數量同比下滑。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2日,今年因「撤回」導致IPO終止的企業共有83家,同比下降77.13%。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19日,目前A股排隊的擬IPO企業共有279家,其中,上會的新股為50只,有49只已獲審覈通過。
陳文龍表示,根據今年前三季度的新股發行速度,以及監管機構的監管方向與力度,預計今年A股新股市場的整體表現將會較2024年更亮眼,逐步邁向成為一個更健康、公平的市場。
港股將穩坐全球新股融資寶座
受惠於鼓勵內地龍頭企業赴港上市的政策及優化新股上市申請審批流程,同時國際資金迴流到中國香港,2025年前三季度,香港新股市場的勢頭強勁。
截至9月22日,今年11家A股企業完成了港股IPO上市,其中包含寧德時代等多隻募資總額超百億元的超大型新股。
德勤資本市場服務部預計,預計今年前9個月有6只超大型新股上市,包括5只「A+H」新股及1宗從「A+H」上市公司分拆出來的上市項目(即紫金黃金國際);另有4只大型新股上市,包括1只以同股不同權形式上市的中概股,這隻中概股即9月16日在港交所掛牌的禾賽科技(02525.HK)。
對於港股上市熱潮,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上市業務華北及華西區主管合夥人任紹文表示,大量的海外資金持續流入香港,大幅推動香港股市的成交,進而帶動估值回升。加上政策鼓勵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簡化A股上市公司的申請上市程序等舉措,超大型和大型新股再次雲集香港新股市場,港交所在三季度也能夠繼續穩守全球新股融資排名的冠軍寶座。
展望后市,德勤中國預計,2025年全年,港股市場將有超過80只新股上市融資2500億港元至2800億港元。除了以A+H的新股為主導外,醫療及醫藥公司、特專科技公司和消費板塊的公司上市也會成為市場的亮點。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華北區上市業務合夥人楊紅梅表示,隨着美聯儲展開降息周期,預計將有更多海外資金尋求佈局亞洲高成長投資目標,涵蓋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市場。這將為今年第四季度香港多宗超大型新股發行,提供充裕的市場資金、流動性支撐及更理想的估值環境。
楊紅梅進一步稱,除了當前監管機構積極支持的「A+H」項目,以及專為生物科技、特專科技企業設立的科企上市專線外,香港特區政府擬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則、推動更多海外企業赴港第二上市、持續優化主板上市機制,並深化港交所與東南亞交易所的合作。這些舉措長遠將助力吸引更多不同類型創新企業赴港上市、擴大市場主體範圍,也會推動更多公司在香港上市,同時有望進一步吸納全球南方市場資金,推動香港新股市場在上市發行人來源地、行業分佈及投資資金來源上更趨多元,從而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與地位。
(作者 牛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