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重新出手阿里巴巴!「木頭姐」最新對話談了一堆熱點,包括中國科技、AI競爭及加密貨幣

2025-09-24 11:50

來源:聰明投資者

闊別4年之后,「木頭姐」凱茜·伍德(Catherine Wood)重新出手阿里巴巴。

根據每日交易報告顯示,本周一,在阿里股價不斷創出2021年底以來新高的當口,「木頭姐」掌舵的ARK通過兩隻ETF 買入約1630萬美元的 $阿里巴巴 (BABA.US)$ 股票。

「木頭姐」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IPO后就第一次買入。SEC記錄顯示,直到2021年 9 月之前,她一直保持持倉。

這並非孤立舉動,同日ARK還增持 $百度 (BIDU.US)$ 至4700萬美元,顯然在加碼中國科技。

目前ARK在其他與中國相關的公司上也有小額持倉: $比亞迪股份-一百 (01211.HK)$$小馬智行 (PONY.US)$$京東物流 (02618.HK)$ 。但與阿里和百度相比,這些倉位規模要小得多。

9月22日凱茜·伍德接受了彭博採訪,談到一堆的熱點問題,包括熱辣新鮮的特朗普削減H1B簽證,以及AI競爭、中國科技、加密貨幣……

談到中國科技,她直言估值僅為美國的一半,且在開源軟件與電動車產業上的快速迭代讓她印象深刻。這種競爭未必是壞事,反而有利於中美雙方創新提速。

對於 AI,她點名「四大」玩家——OpenAI、Anthropic、XAI、Gemini,認為行業正在經歷出清,而盈利的關鍵在於能否真正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提升。

從之前披露的13F來看,二季度末,「木頭姐」的美股公開市場持倉規模大約137億美元,增持AMD、Circle等成長股,同時階段性減持特斯拉、Coinbase、Roblox 等「高熱」股。

當然,減持的幾隻仍然是她的絕對重倉。

我們將這場對話重點部分整理分享給大家,看看「木頭姐」加碼中國科技公司背后的思考。

01、關於H1B簽證

主持人:我們想聊聊你的科技投資和觀點,但在此之前,必須先問一個問題——關於H1B簽證和最新的申請費。你怎麼看?會有什麼影響?

凱茜·伍德:我認為這還是特朗普總統談判策略的一部分。他現在正和印度激烈談判,而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印度,因為在美國的很多科技崗位上,都有來自印度的工程師。

這就像關税問題一樣,會成為頭條新聞,佔據所有注意力,但與此同時,美國其實在政策層面還有不少積極的基本面進展。

主持人:不過,硅谷的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人才和勞動力。我們也一直在討論:要麼培養美國本土的工程師,要麼依賴外國勞工。那這會不會影響硅谷的創新?會不會衝擊那些依賴 H1B 的大型科技公司?

凱茜·伍德:以我們對這個政府的瞭解來看,他們最終的目標還是把在美國受教育的外國學生留在美國。所以我認為這更多是與印度的談判,等談判結束后,H1B項目大概率還會放松。

短期內,科技公司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更重要的是,這會逼迫他們去做本來就該做的事:提升效率。

另外還要看到,編程本身正在發生鉅變。因為AI的出現,編程崗位和招聘需求已經大幅下降。

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程序員」。你可能聽過「無代碼編程」,其實就是自然語言編程。用生成式 AI,比如 ChatGPT,去幫你寫代碼。

雖然我説得有點簡化,但它確實展示了生產力提升的潛力,而這會對科技公司產生長期影響。

02、關於中國科技

主持人:那我順勢問下一個問題:從股市角度看,中國科技會不會在未來一年跑贏美國科技?

凱茜·伍德:目前估值差距很大,中國科技股大概只有美國的一半。

我們對中國在這方面的快速推進印象深刻。DeepSeek 的出現就讓我們看清,中國在開源軟件上的投入非常專注,並且發展得非常快。

我認為競爭是件好事,無論對美國還是對中國。

最近中國還有一個新變化,就是開始意識到某些行業的「內卷」可能過頭了,尤其是在電動車領域。他們自己也在反思。

我覺得這很正確。

因為開發大語言模型的成本其實非常高——儘管有人説不高,但前期的預訓練需要鉅額投入。如果企業本身不盈利,就很難在這個賽道上長期競爭。

所以,這個趨勢也在發生變化,這很有意思。

03、關於AI競爭

主持人 :那AI什麼時候能盈利?什麼時候能看到利潤率?我説的是大語言模型公司。現在投入巨大,大家都在想:這些錢到底能不能賺回來?是不是需要一次市場「出清」?你怎麼看?

凱茜·伍德:我認為真正有能力在大模型領域競爭的公司數量已經減少了。比如OpenAI和 Meta的一些「收購式招聘」,其實就説明很多公司已經撐不下去。

所以,出清的過程已經開始了。

主持人:進程已經開始了,但你認為最終誰會贏?

凱茜·伍德 :我覺得目前的「四大」是 OpenAI、Anthropic、XAI 和 Gemini。

這四家公司。至於是「四強爭霸」還是「兩強對決」,現在還不好説,就看時間怎麼演變。他們一直在你追我趕,這點非常有意思。

你問到盈利問題,現在那些不再大規模招聘的公司、新崗位減少,其實已經在享受巨大的生產力提升了。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最近受到關税衝擊,利潤率依然能撐住。關税加上去后,企業的對策就是削減成本。

而市場也在釋放信號。有人願意付20美元一個月,有人願意付200 美元一個月,而那些用 AI替代博士崗位的,甚至願意付2000美元以上。

只要科技公司看到這樣的支付意願,就會繼續投入,留在這場競賽里。

04、關於方舟自身

主持人:凱茜,你剛纔説競爭是好事。我們聊過市場格局,現在來聊聊你。現在有越來越多涉及科技創新、機器人等主題的ETF,你打算怎麼競爭?

凱茜·伍德:這是個好問題。我覺得,我們的差異化在於研究。

我相信我們是資產管理行業里第一個在研究上採用「共享經濟」模式的公司。比如我們把特斯拉的估值模型公開共享出去,這其實就是一種開源思路。

(注:ARK在2018年公開的特斯拉估值模型。當時團隊用情景分析(熊市/基準/牛市三種情景),把電動車銷量、自動駕駛滲透率、電池成本下降、軟件服務(如 FSD 收費模式)等變量納入框架。

在覈心假設里,ARK把特斯拉看作遠超「造車公司」的存在:既可能是全球性的移動出行平臺,也可能是能源網絡運營商,因此長期利潤率遠高於傳統車企。基於這些推演,他們在 2020 年提出:到2024年,特斯拉股價有望達到7,000 美元。當然,這是拆股前的數字,2020年8月特斯拉進行15次拆,折算后為1,400美元。

這個結論當時被認為天方夜譚。而在2020–2021年,特斯拉股價的爆發性上漲,讓市場開始重新審視他們的模型。ARK的方法並非完美,但它提供了一種框架:如何用顛覆性創新的邏輯來估值,而不是把它當成傳統車企。)

我們在創新領域的聲音很大,而且從2015年開始,我們做出了一些很早的判斷,比如比特幣,還有差不多同時的特斯拉、Palantir、Coinbase、英偉達。

當時很多人還認為英偉達只是「PC遊戲顯卡公司」,我們已經佈局了。所以我們在創新上聲音是響亮的。

你剛纔提到轉化率問題,確實別的公司有龐大的分銷渠道,但多虧了彭博,我們能把研究分享出去,而這種研究在行業里並不多見。

主持人:但是從業績來看,ARK 今年漲了大概 40%,可資金流入卻完全持平。如果好業績都吸引不到資金,你能怎麼辦?

凱茜·伍德:有意思的是,現在大多數主動型基金經理都是淨流出,所以我們能做到資金持平,已經很不容易了。

更讓我們振奮的是,在英國和歐洲的業務。兩年前我們收購了Rize,現在規模即將在當地突破10億美元。兩年能做到這點,非常有意義。

而且在我們進入之前,四分之一的受眾羣就在歐洲,大家一直在問:「你們什麼時候來歐洲?」

如今我們正在迎來資金流入,尤其是在英國和歐洲,這讓我們對未來的勢頭非常興奮。

05、關於加密貨幣

主持人:加密貨幣今天有些下跌,比特幣也在回調。這個價位上,你是買方還是賣方?

凱茜·伍德:我們整體上是在增加對數字資產領域的配置。

我認為,比特幣依然是領頭羊,其他幣種在跟隨。以太坊緊隨其后,現在Solana也起來了,還有一個新秀 Hyper Liquid。

我們認為這其實是三場革命疊加在一起:第一是貨幣革命,第二是金融服務革命,第三是更廣義上的「數字產權革命」——在網絡世界實現不可篡改的產權。

這在過去從未發生過,而現在因為區塊鏈技術才成為可能。

AI持倉軍師!一鍵洞悉持倉,機會風險全掌握

編輯/jayde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