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4 12:06
在OpenAI和英偉達公司幫助掀起全球人工智能狂潮三年后,這兩家公司正聯手為一個成本更高的發展階段鋪平道路,而這筆交易迅速重新點燃了人們對人工智能泡沫的擔憂。
英偉達周一表示,將向OpenAI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同時計劃向這一ChatGPT的創造者供應數百萬個市場領先的人工智能芯片,這在科技行業幾乎沒有先例
一些分析師表示,這引發了人們的質疑,即英偉達是否正通過大舉投資來支撐市場,並維持企業對其產品的支出。
「這一行動將明顯加劇‘循環’的擔憂,」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分析師斯Stacy Rasgon在交易宣佈后的一份投資者報告中寫道。
在人工智能熱潮的大部分時間里,這些擔憂在不同程度上一直伴隨着英偉達。根據PitchBook的數據,這家芯片製造商在2024年參與了超過50宗對人工智能公司的風險投資交易,並且今年的速度有望超過這個數字。其中一些公司,包括人工智能模型製造商和雲服務提供商,隨后又用這筆資金購買英偉達昂貴的圖形處理單元(GPU)。
但Rasgon説,這次對OpenAI的投資規模「似乎讓所有其他投資都相形見絀」。
Rasgon寫道,這筆交易「可能會比我們之前看到的更猛烈地加劇這些擔憂,並(或許是理所當然地)引發對該行動背后動機的擔憂。」他補充説,英偉達曾表示,對OpenAI的投資不會用於任何「直接購買」英偉達產品的行為。
甲骨文本月早些時候表示,已簽署數千億美元合同,向OpenAI和其他少數大客户提供雲計算服務,這推動其股價飆升,並使聯合創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成為全球首富之一。
隨著英偉達投資OpenAI,這個「三角關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資金循環閉環。根據協議,OpenAI將利用英偉達建造並部署至少10GW的AI資料中心,這相當於400萬至500萬塊英偉達的GPU芯片,幾乎是英偉達今年的出貨總量。這意味着:
OpenAI向甲骨文購買龐大的雲端服務;
甲骨文爲了滿足OpenAI的需求,向英偉達採購大量GPU芯片;
英偉達從中獲利后,再以投資的形式將部分資金返還給OpenAI,支持其基礎設施建設;
這個看似完美的循環,讓三方都各取所需:OpenAI解決了對算力的極度飢渴,甲骨文獲得了龐大的基礎設施訂單,而英偉達的銷量也能更好,形成了一個「永動機」。
社交媒體上也盛傳一張圖,展示了這三大巨頭所建構的「大模型-雲基建-算力芯片」循環,並引起了熱烈討論。
三巨頭卡BUG,千億美元輪流轉
然而,這是一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情形。儘管這場合作讓英偉達與甲骨文的股價大漲,但背后潛藏的風險其實很大。
首先,OpenAI雖然估值高達千億美元,但尚未實現獲利,反而持續虧損。據估計,其2025年虧損可能超過50億美元,而每年僅僅為資料中心和雲端服務的支出就高達600億美元,遠超其當前100億美元的年收入。
其次,甲骨文也面臨挑戰。爲了跟上AI熱潮,其高額支出導致負債和負現金流問題突出。與微軟等競爭對手相比,甲骨文的債務股本比高達427%,顯示其負擔沉重。
在來自Google、Anthropic等強勁對手的競爭下,這使得「ONO」(OpenAI、Nvidia、Oracle)三方的聯盟更像是一場只許成功、不準失敗的高風險遊戲。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甚至引爆市場。
英偉達與OpenAI的交易也發生在該行業的一個不確定時刻。行業內外的更多人士承認,美股當前存在着類似於25年前互聯網泡沫破裂的人工智能泡沫風險。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已表示,一些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估值可能不合理,儘管他聲稱自己相信人工智能的長期潛力,並需要投資「數萬億」美元於基礎設施來支持它。
通過與這家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建立更緊密的聯繫,OpenAI或許能夠解鎖其作為一個虧損企業目前無法自行獲得的融資和更多的算力。
「這有點像讓你的父母為你的第一筆抵押貸款做擔保,」Seaport Global Securities的分析師Jay Goldberg説,他對英偉達的股票持有罕見的「賣出」評級。
Goldberg説,他也認為這筆交易帶有一絲循環融資的氣息,並可能是「類似泡沫行為」的象徵。
「在行情好的時候,這會讓事情變得更好。我們將增長得更快,股價會上升得快得多,」他説。「但當周期逆轉時,它總會逆轉,且讓情況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