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厲玲:折扣不是低價,靠補貼不叫零售

2025-09-24 09:57

近期,美團、京東紛紛佈局折扣店,#盒馬NB 更名為「超盒算NB」並加速拓展。聯商網顧問厲玲認為,折扣無需區分「軟硬」,應迴歸零售本質,提供好的商品和服務。企業不能靠補貼做零售,需保證商品質量與合理毛利,不可急於開多店,要從單店深耕。零售沒有「彎道超車」,而是一場持久戰。

以下為文字實錄:

美團的快樂猴,京東的折扣超市,盒馬的超盒算NB等等,他們把它叫做硬折扣。我老不喜歡這名字了,什麼叫軟折扣,什麼叫硬折扣,弄得大家糊里糊塗的,折扣就是折扣。沃爾瑪大超市創業,60年代的時候,Sam Walton(山姆·沃爾頓)就説,我就是折扣店,叫天天低價。折扣沒那麼難為情,我就天天低價。60年代初一直到現在,這種低價商店還是蠻多的,包括Target(塔吉特)、Kroger(克羅格)等等都出來了。現在還有比它還要低價的,也出來了,挺好的。

大家對未來的商品的期望,就是便宜點,還能便宜點。因為明擺着,不少人收入預期沒那麼高,特別是和網上相比,線下店的價格相對還是比較高的。肯定有需求,問題是美團來了,京東來了,盒馬來了,這三家要實力都有實力,超有錢;有能力,老實説實體零售,沒什麼技術含量的;再説成功的案例,失敗教訓都很多,大家去學呀。

現在問題是,你就不要叫硬折扣,你就叫折扣,這是第一條;第二條,你學誰,學奧樂齊。怎麼學?別隻以為價格就是你的標價拉低一點就行了。你們這幾家都有個毛病,拉低價格我補貼。這個第一,你沒錢掙,那不是企業行為,我早就説零售就是要賣東西,賣就是要有毛利的,沒有利潤的企業不是經營,靠補貼不叫零售。

零售的本事在哪里,商品一定是第一位的。你拿得到怎麼樣的商品,拿得到對得起你價格的商品。首先商品要有質量,在質量保證下面,你靠採購能力,靠供應鏈管理,減少廣告費,減少補貼而把價錢弄低一點。你可以適當毛利率低一點點,你可以企業經營利潤打平,而暫時不管投資利益,那是可以考慮的。

奧樂齊怎麼做到的,它到中國只有幾年。這次我專門跑了去美國,也去看了幾家。但中國店比美國店品質要高很多,硬件要高很多,商品我還沒去看過。但是,那個店在美國口碑也很好,它靠什麼,採購量大、直供、自有品牌。

我是希望美團、京東、盒馬一起來,把這塊市場做大做好。因為這塊市場真有市場,很大,需要人去做。但是你們都要放下架子,從一點一滴開始做。我們零售人哪經得起這樣補貼,我們是一分一分錢掙錢的,我們省一分是一分,你出手幾個億做不好零售的,因為零售不是那種思維。一定要從第一個店慢慢做,慢慢做,別一想就開很多店。現在一下子開很多店,有能力的是誰,是盒馬。因為它有一定的人才、口碑。

零售永遠有未來,永遠很光明,別覺得你們今天拼了,明天拼不進就死了,這個賽道你就被人家擠出來。沒有那樣事情,也沒有彎道超車這樣事情,盒馬走了十年的彎道,也還回歸正道重新走。那麼,你們三家更要向奧樂齊去學習,能夠把它的三分學會,十分里面學三分,你就不錯了。

我們需要大量的低價超市,但是低價不能低質。這個質量包括商品質量、服務質量、環境質量都應該達標,乾淨整齊衞生。同時服務好員工、消費者和供應商,在這個方面,我們的標準就是胖東來,其實本身就是每個企業應該做得到的,可是我們就是沒做到,不知道為什麼,太可惜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