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4 11:15
今日(9.24),港股科技再度飄紅,100%純度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震盪走高放量大漲2.56%,盤中成交額4億元!資金面上,資金已連續10日淨流入,累計「吸金」超6.5億元!最新規模超45億元,同類持續領先!
同類唯一15BP最低檔管理費的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亦漲超1.3%,成交額已超4.7億元,昨日再獲資金青睞,「吸金」超3100萬元,最新規模超70億元!基金融資余額連續攀升,維持1.5億元以上高位!
消息面上,據報道,在2025雲棲大會上,阿里集團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吳泳銘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統,而AI雲是下一代計算機。也許未來全世界只會有5、6個超級雲計算平臺。目前阿里正積極推進3800億的AI基礎設施建設,並計劃追加更大的投入。爲了迎接ASI時代的到來,對比2022年這個GenAI的元年,到2032年阿里雲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將提升10倍。這意味着阿里雲算力投入將指數級提升。
廣發證券認為,AI大模型的機遇助力阿里雲業務發展,持續投入加速未來增長。阿里雲收入持續加速,阿里雲重回增長軌道和AI大模型帶來的機遇有直接關係,在投入力度持續加大的基礎之上,預計雲業務還將持續高速增長。此外,多項舉措推動阿里大消費平臺戰略升級,內部資源重新整合。阿里近期升級會員體系、上線高德榜、推出淘寶餐飲團購業務等,體現出其正在對集團內部原先各自分散的資源進行重新整合與打通,並以淘寶閃購為核心進行消費服務升級。(來源:廣發證券20250922《多維戰略驅動大消費平臺升級、AI驅動雲業務提速》)
截至10:49,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標的指數成分股漲跌互現:阿里巴巴暴漲超6%,股價創2021年10月以來新高!中芯國際漲超4%,快手漲超3%,美團、京東漲超2%,騰訊漲近1%。
南向資金方面,近7日南向資金大舉流入港股科技龍頭,阿里巴巴以超205億港元穩居淨買入榜首,美團、中芯國際也分居南向資金近7日淨買入榜第二和第六位。
【科技將引領港股重估!】
華泰證券表示,科技將引領港股第三次重估,一方面負面因素如外賣大戰等預期基本計入,另一方面AI模型、芯片採購和資本開支有望提速。展望來看,在美聯儲新一輪寬松周期開啟、中美關係緩和、互聯網及科技新一輪進展啟動下,港股情緒或仍有進一步改善空間,科技板塊或依然處在佈局區。
首先,美聯儲重啟降息,全球流動性中期寬裕。需要注意的是,本輪流動性寬松不僅通過貨幣政策,還有財政和美國金融去監管等的共同發力。華泰證券分析了過去數輪降息周期,發現港股科技、醫藥等新興產業景氣度和表現均有望受益於降息而上行。
其次,中美關係有積極進展,國內政策經濟環境穩定。北京時間19日晚間,中美領導人進行通話,對話定調相對積極。內部情況看,科技企業重新聚焦科技,定價重回「成長」,在國內經濟和政策環境穩定、民營企業支持力度上升的背景下強化了股權風險溢價下降的空間。
此外,港股中報陸續披露后,能看到企業資本開支和研發費用率大幅上升,反映出企業創新精神的迴歸。更重要的是,資本開支通常具有慣性,因為企業業務擴張具有競爭性,這一方面利於科技企業自身估值換錨至成長性業務,另一方面也可拉動上游如算力和雲服務的收入增長。因此對市場來説,重要的基本面敍事或已不是今年被廣泛計入下修盈利預期的「外賣大戰」,而是2026年及以后的盈利展望。
最后,資金面和情緒面仍有修復空間。
1、外資方面,截至周三EPFR口徑下外資淨流入境外中資股18.6億美元,創去年11月以來單周新高。南向依然低配科技,按恆生科技入通成分股在港股通流通市值佔比對比,當前南向低配科技2.7%,相比7月初的低配3.0%略有提升但依然低配。
2、情緒方面,南向資金維持較高熱情,且情緒未全面轉向樂觀甚至「貪婪」也是市場有進一步空間的支持因素之一。此外,近期港股市場斜率的放大可能有軋空交易影響,上周恆指沽空交易比率下降約2.3pct至9.0%,同樣處於今年以來最低水平。
(來源:華泰證券20250921《港股科技仍在佈局區》)
【美降息落地,后續看什麼?】
招商證券認為,這次降息是開始而不是結束,未來階段對降息預期的交易可能反覆進行,有望推動美元指數和美債利率重回下行,中期維度上A股和港股有望受益於寬松的美元流動性環境。從歷史數據分析,美聯儲開啟/重啟預防式降息后,A股和港股在未來階段以上漲為主,其中預防式降息后的3個月A股和港股上漲概率分別達到100%和75%;降息后的半年,港股上漲概率達到100%。(來源:招商證券20250918《美聯儲重啟降息,如何影響A股和港股?》)
東吳證券指出,港股有望震盪上行:1)美聯儲降息靴子落地,港股上漲更取決於產業景氣度和基本面邊際變化。2)當前外資對中國資產感興趣的越來越多,但資金流入還處於早期階段。美國降息后,全球資金會有一部分切入中國資產,但大規模流入還需等到經濟基本面改善信號。3)當前港股仍是結構性行情,建議尋找相對低估、景氣的賽道。4)國慶臨近,關注港股日曆效應。統計近10年曆史數據,節前5個交易日恆指勝率為70%,節后5交易日港股漲幅明顯,恆指平均上漲1.6%,恆科平均上漲2%。行業上,節前旅遊消費,醫藥相關方向勝率更高;節后金融和資訊科技勝率更高。(來源:東吳證券20250922《美降息落地,后續看什麼?》)
看好AI產業鏈顛覆性投資機遇,認準全市場費率最低檔的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恆生科技作為港股代表性核心旗艦指數,軟硬件兼備,綜合覆蓋科技各子板塊(芯片電子、製造型硬科技等),更全面覆蓋中國科技產業鏈,管理費僅為0.15%,較其他同類ETF顯著更低,也是全市場唯一的管理費僅15BP的恆生科技ETF基金!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還設有場外聯接基金(A類:013127;C類:013128)方便7*24申贖。
一鍵佈局港股科技,認準更「純」科技屬性的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標的指數聚焦TMT行業,不含醫藥、家電、汽車,AI屬性更純!前十大成分股合計權重高達82%,龍頭含量更高!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還支持T+0交易、不佔用QDII額度,是投資港股科技賽道更為高效便捷的選擇,一鍵輕松勾勒精華版的「科技版圖」!
港股通科技30ETF(520980)以下優勢值得關注:1)阿里、騰訊、中芯國際、小米、華虹半導體,「世界級大廠」高度集中!2)相比港股科技板塊其他指數,無醫藥下跌影響!3)相比港股互聯網,納入國產算力等優質硬件!且佈局消費電子優質標的!4)標的指數在AI方面佔比更高,更契合當前科技行情!5)9月指數調倉中前十大權重新增地平線機器人-W,高科技屬性進一步提升!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上述基金均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請投資者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以及集中投資於單一指數成分股的持有風險,請關注部分指數成分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請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ETF運作風險、投資特定品種的特有風險等;以上產品投資於境外證券市場,基金淨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本基金投資範圍包括港股,會面臨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