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泰證券:首予洲際船務(02409)「增持」評級 公司實行輕重資產雙輪驅動戰略

2025-09-24 10:07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泰證券發佈研報稱,預計洲際船務(02409) 2025-202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1.51/24.24/28.33億元,同比增長6%/13%/17%;對應實現淨利潤4.07/4.61/5.2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0%/13%/14%,對應PE分別為4.6X/4.1X/3.6X。基於公司控制船隊綜合運力穩步增長,並且船舶管理業務未來有望持續受益,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中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綜合航運服務提供商,輕重資產戰略雙輪驅動

洲際船務是總部位於中國的航運服務公司並且是領先的船舶管理服務提供商。公司戰略為輕重資產雙輪驅動:重資產側以干散貨為主的航運服務提供規模與運力彈性,輕資產側以船舶管理與監造等服務提供相對穩健現金流。利潤結構方面,船運服務仍然貢獻主要營業利潤。截至2024年底,公司船運服務貢獻公司總營業利潤的76.63%,而船舶管理服務貢獻23.37%。

航運服務:船隊結構持續優化,運力擴張有序推進

公司通過自身控制的船舶及租入船舶組成的船隊提供航運服務。隨着公司的發展,供應商網絡已覆蓋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與1355家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1)自有船隊近40艘且持續優化船隊結構: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控制船舶38艘,其中包括26艘干散貨船、2艘交通船、10艘油輪/化學品船,綜合運力達1.48百萬dwt。公司通過提升高毛利的控制船舶佔比和降低平均船齡推進船隊結構優化。2)運力擴張有序推進: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通過自有及光船租賃方式在建船舶共計18艘,並通過合資公司以訂單及光租形式在建船舶21艘,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至2028年初分批交付。

船舶管理:船管服務築牢基礎,監造服務深化發展

洲際船務作為領先的第三方船舶管理服務商,構建了覆蓋船舶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管理與增值服務方案。公司2023年首次榮獲勞氏日報全球十大船舶管理企業,2024年公司蟬聯該榜單,行業領先地位持續鞏固。1)船管服務方面:公司採用包乾制與管理費相結合的雙軌收費模式,並建立了高度標準化的可複製運營體系,合同期限通常為1至15年,具備較強的業務可持續性和高客户粘性。截至2024年底,洲際船務管理288艘船舶,同比增長24.14%。2)監造服務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累計承接船舶監理項目超270個,覆蓋船型包括散貨船、集裝箱船、多用途船、油輪、化學品船、海工船、汽車運輸船、LPG船、超大型液化氣運輸船(VLGC)、漁業養殖船、風電安裝船、LNG加註船和客滾船等,體現出較強的業務適配能力和跨船種服務優勢。

航運服務與船舶管理迎來兩大催化劑,開啓發展新徵程

1)IMO碳排放新規或凸顯航運服務競爭優勢。以《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MARPOL)為基礎,IMO通過強制實施現有船舶能效指數(EEXI)和碳強度指標(CII),對船舶碳排放強度實施分級管理,推動全球航運業向綠色低碳加速轉型,倒逼船舶管理服務向高技術、標準化不斷升級。IMO於2025年春季MEPC83會議批准全球航運業首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淨零排放框架,預計將於2025年10月正式通過,並於2027年正式生效。為應對航運環保政策升級,公司積極採用低硫燃油、優化航速與航線、對現有船舶進行技術升級改造。通過一系列措施,公司的單位總資產的温室氣體排放密度從2020年的1.381tCO2/千美元顯著下降至2024年的0.556tCO2/千美元。同時,公司加快推進船隊結構優化,平均船齡由2024年的6年降至5年。在IMO新規逐步落地進程中,公司有望贏得競爭優勢、擴大市場份額。

2)「國輪國管」強化公司船舶管理行業龍頭地位。「國輪國管」方式有望加速佈局,助力國內航運企業提升國際合規競爭力,並有效保障航運主權和提升綜合航運管理水平。洲際船務作為全球第九大、中國第一大第三方船舶管理服務公司,具備多重競爭優勢和豐富發展經驗,有望引領行業發展,進一步奠定龍頭地位。

風險提示:干散貨航運周期景氣度不及預期風險、地緣政治風險、燃油成本與匯率波動風險、數據測算風險及研報使用的信息數據更新不及時的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