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百果園籌款超3億「還債」:業績滑坡毛利率腰斬,資本負債比率飆升

2025-09-24 08:2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轉自:港灣商業觀察

《港灣商業觀察》蕭秀妮

「商業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利用消費者的無知,二是教育消費者走向成熟。百果園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教育消費者,使其更加成熟,我們從不迎合消費者的短期需求。」深圳百果園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果園,02411.HK)董事長余惠勇的這一觀點在2025年上半年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然而,自2025年8月21日該公司發佈半年報之后,這一強調「教育性」的商業理念,似乎在其業績數據面前受到了審視。

9月21日,百果園宣佈,公司與配售代理簽訂配售協議,將以每股1.17港元的價格發行2.795億股H股。此次發行完成后,配售股份將佔經擴大后H股總數的約16.1%,佔全部股份總數的約15.4%。配售價較當日收市價折讓約19.31%。預計此次配售將籌集總款項約3.27億港元,淨所得款項約3.25億港元。所得款項淨額的用途分配如下:約61.5%用於支付貿易應付款項,約30.8%用於償還銀行貸款,約7.7%用於一般營運資金及行政開支。

作為半年報披露后的資本運作,折價募資「還債」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百果園的流動性壓力。

1

業績滑坡疊加毛利率腰斬,資本負債比率飆升

2025年1-6月(報告期內),百果園實現營業收入43.76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55.94億元大幅下滑21.7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達3.42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淨利潤8851萬元,降幅高達486.47%。

同期,百果園毛利率的巨幅下滑尤為突出,從去年同期的11.06%相比下降55.42%至4.93%。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毛利率分別為7.4%和3.1%,同比分別下降4.1個百分點和8.7個百分點。公司解釋稱,毛利率下降主要源於下半年(即2024年下半年)起實施的產品結構調整策略——增加高性價比產品供給,並加大對加盟商的扶持力度。

對於百果園的業績表現,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進入2025年,受市場影響,消費端在消費信心、消費意願和消費能力方面出現較大波動。百果園主打高端水果,這與宏觀經濟形勢形成較大反差。此外,百果園整體運營水平欠佳,其加盟連鎖店未按照總部整體策略貫徹執行,這也是戰略推行不力的原因之一。同時,消費力疲軟是導致這一狀況的核心原因。

除盈利指標外,百果園現金流狀況趨緊,資金壓力日漸凸顯。據半年報顯示,百果園上半年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1.23億元,與去年同期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2.78億元形成鮮明對比,現金流狀況急劇惡化。

現金流惡化主要源於兩方面因素:一方面,百果園關閉門店結清款項致使貿易應付款項減少6160萬元。百果園在門店佈局上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收縮戰線在短期內造成現金流出增加;另一方面,保證金、預付款項等增加6010萬元,進一步加劇了現金的消耗,可能是為獲取更好的供應鏈資源、保障水果供應質量與穩定性所採取的舉措,但無疑加重了現金流負擔。

投資活動現金方面,由2024年同期所用淨額10.03億元變為2025年所得淨額1.91億元。百果園表示投資活動現金流淨額的影響因素為2025年期間為位於深圳鹽田區的新辦公樓支付物業、廠房及設備款項2710萬元,同時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獲得淨額2.28億元。融資活動現金則從2024年同期所得9.06億元轉為2025年所用淨額830萬元,變動源於供應商融資安排項下還款1.14億元,以及贖回受限制存款淨額1.19億元。

此外,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貿易應付款項為4.66億元,短期銀行借款為22.83億元,長期銀行借款2.67億元,現金及銀行存款為23.17億元,其包括不受限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9.55億元以及限制性銀行存款3.62億元。

百果園的資本負債比率由2024年的89.3%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103.5%,主要是由於總權益減少。總權益減少主要歸因於公司2024年下半年起主動推進戰略轉型與經營效率升級的階段性影響,導致錄得本公司應占虧損。董事會認為戰略轉型已於今年上半年完成,公司將繼續通過豐富產品品類、優化產品結構、擴大門店網絡等積極措施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東方財富網數據,百果園2022年中報到2025年中報,百果園資產總值分別為65.8億元、74.47億元、85.77億元、72.84億元;負債總額分別為36.82億元、38.84億元、52.33億元、48.19億元;流動比率分別為1.51、1.66、1.27、1.24;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5.86%、52.16%、61.01%、66.16%,總體來看,償債壓力有所加劇,或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

面對上半年的業績困境,在2025年上半年的業績發佈會上,百果園管理層透露,下半年將聚焦提升單店盈利能力,重啟門店拓展,預計淨開店約100家;打造全新門店模型,增加銷售渠道;探索產業資本,共建水果與零售生態圈,並計劃在2026年實現盈利。

第一上海證券表示,展望未來,預計短期公司將繼續受到消費環境疲軟、戰略調整及閉店等因素影響,2025年公司盈利仍將承壓。但憑藉穩固的行業龍頭地位、突出的產業鏈協同優勢及品牌競爭力,隨着戰略調整成效逐步顯現,公司中長期增長潛力顯著,預計25-27年公司將分別實現淨利潤2.4億元、0.9億元、1.5億元,故給予目標價0.98港元,相當於26財年盈利預測15倍PE,距離當前股價有4.1%漲幅,持有評級。

2

業務全線承壓,加盟店陣痛明顯

進一步分析百果園各業務的表現,其經營現狀面臨多重困境。首先,百果園的盈利支柱表現疲弱。報告期內,百果園的水果及其他食品銷售額為43.08億元,同比下降20.75%;特許權使用費及特許經營收入為857.5萬元,同比下降87.23%;會員收入為2168.7萬元,同比下降43.45%;其他收入為3728.9萬元,同比下降29.5%。

百果園水果銷售依然是核心業務,但增長乏力甚至出現下滑態勢。這背后,一方面是水果市場同質化嚴重,消費者選擇眾多,且水果價格透明化程度不斷提高,百果園在價格競爭中難以佔據絕對優勢;另一方面,隨着電商平臺、生鮮超市等多元化水果銷售渠道的興起,消費者可以更便捷地獲取各類水果,對百果園的傳統線下銷售模式造成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百果園在線上渠道取得部分進展。百果園自營APP、美團、餓了麼、抖音直播等,佔總訂單的24.7%,其中美團佔線上訂單的52.9%。抖音直播渠道表現亮眼,貢獻零售銷售額5349萬元,同比增長29.32%,成為重要的客流補充來源。雖然百果園境內線上銷售發展良好,但隨着盒馬、美團買菜等全品類平臺持續發力水果賽道,且消費者越發注重性價比的市場環境中,百果園強調的「水果專家」差異化優勢面臨挑戰。

整體來看,百果園報告期內的境內市場營業收入為42.63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97.4%,同比減少21.8%;境外市場收入1.13億元,佔比2.6%,同比減少19.6%。

線上對手實力強勁,線下渠道難以管理,百果園可謂是舉步維艱。報告期內,百果園的加盟門店銷售收入為30.77億元,同比下降23.3%;自營門店銷售收入為1477.2萬元,同比下降30.38%;區域代理銷售收入為4.79億元,同比下降23.67%;直銷銷售收入為7億元,同比下降1.73%;線上渠道銷售收入為3694.5萬元,同比下降40.54%。

基於百果園的戰略性閉店調整策略,關閉高租金、低效益的門店,將經營重點聚焦於優勢商圈。在報告期內,百果園加盟門店數量佔比99.7%,總數從2024年同期的6025家大幅縮減至4386家,淨關閉門店數量達1639家。

儘管百果園實施這一舉措的目的在於提升長期單店盈利能力,但短期內對收入造成影響這一客觀事實,仍然給百果園帶來了較為顯著的衝擊。加盟店的減少,首先直接導致了銷售網點的減少,市場覆蓋範圍縮小,進而影響產品的銷售渠道和市場份額。消費者可能會因為購買不便而選擇其他品牌,使得百果園的銷售機會流失。

8月22日上午,百果園副總裁、財務總監賴顯陽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如此坦言,過去一年,百果園經歷了階段性的門店數量縮減、毛利水平下滑,組織費用也有所降低,這均在公司的預期範圍之內。

2025年上半年,百果園會員運營方面也呈現分化態勢。百果園期內總會員數達9304.1萬人,同比增長9.8%;但付費會員數降至71.9萬人,同比大幅減少32.9%。顯而易見,付費會員超過三成多下滑,無疑對百果園而言是一個相當大的警訊。

而百果園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營收、GMV、毛利以及淨利潤的下降,是集團主動調整所帶來的結果。從微觀數據來看,公司無論是會員數量、自有產品品牌數,還是禮品銷售在整體中的佔比等指標,均實現了同比增長。

朱丹蓬表示,如何實現性價比與質價比的兼顧是百果園亟待思考的問題。

他認為,只有具備此特質的品牌和產品,纔有機會存活並發展。從整體來看,單純走高端化路線並不可行。以良品鋪子為例,其走高端化路線顯然難以行得通。畢竟當前整體宏觀環境並不支持過多高端化產品的存在。當然,高端消費人羣客觀存在,但需要明確的是,許多高端產品並非高端客户自行購買,而是他人贈送所得。

抓住贈禮這一錨點,百果園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2025年8月,百果園上線「放心買、隨心退」服務。而在9月,百果園相繼推出「禮品無憂送,不滿意隨心退」服務,抓住水果禮品消費的核心痛點,實現售后權益的直接轉移。讓收禮的親友可獲得該筆訂單對應的售后權利,若對收到的水果口感、品質不滿意,可自主享受售后服務,真正實現「不滿意隨心退」。

據百果園公佈的數據,2023年以來,百果園「三無退貨」訂單率始終控制在1%以內,退貨金額佔比不超過0.8%。(港灣財經出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