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4 03:58
大型科技股的無情反彈正在喚起人們對互聯網泡沫的記憶,因為七巨頭的價值繼續飆升,醫療保健等傳統防禦性行業被拋在腦后。
被稱為「華麗七人」的科技巨頭集團-英偉達公司(Nvidia Corp.)(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VDA)、蘋果公司(Apple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APL)、微軟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SFT)、Alphabet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GOOGL)、Amazon.com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MZN)、Meta Platforms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eta)和特斯拉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TSLA)-目前總市值已接近21萬億美元,創下2025年9月的新紀錄。
這個數字不僅令人震驚,而且是歷史性的。僅這七家公司的市值現在就比美國60只最大醫療保健股總市值高出四倍,凸顯了投資者對人工智能、雲計算和數字平臺的偏好急劇轉變,而不是藥品、生物技術和醫療設備。
英偉達的估值已飆升至美國最大醫療保健股禮來公司(Eli Lilly & Co.)(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LLY)的六倍以上,禮來公司在過去兩年的表現也令人印象深刻。
更引人注目的是:英偉達的市值幾乎是美國七大醫療保健公司總市值的兩倍,這些公司包括禮來公司,強生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強生)、艾伯維公司(NYSE:ABBV)、United Health Group Inc. (NYSE:UNH)、雅培實驗室(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ABT)、默克公司(NYSE:MRK)和賽默飛世科學公司(NYSE:TMO)。
總而言之,Magnasient 7的價值大約是七家領先醫療保健公司的全部價值的八倍。
但最能説明問題的數據點是:技術選擇行業SPDR基金(NYSE:XLK)與醫療保健選擇行業SPDR基金(NYSE:XLV)的比例已達到2000年3月的水平--互聯網泡沫的頂峰。
僅在過去六個月里,科技股的表現就超過了醫療保健40%,這是六個月窗口期內科技股相對於醫療保健的最大表現。
如果市場繼續攀升,科技公司可能會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然而,歷史提供了一個警示故事。
2000年3月至2002年9月期間,隨着互聯網泡沫的破滅,科技與醫療保健的比率下降了80%,被高估的科技公司抹去了數萬億的市值。許多零售和機構投資組合對逆轉的速度和深度感到措手不及。
雖然今天的科技公司比其互聯網公司擁有更強勁的盈利和更持久的商業模式,但科技公司與市場其他公司(尤其是醫療保健等防禦性行業)之間的估值差距現在正在呼應歷史先例。
問題不在於科技是否占主導地位--它顯然是。問題是,在市場需求再次平衡之前,這種行業集中度還能持續多久。
現在閲讀:
照片: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