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eVTOL又上新,縱列雙槳構型來了!業內預計氫能動力應用於2027年加速發展

2025-09-23 22:0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9月23日訊(記者 胡皓瓊)低空經濟領域持續火熱,主機廠商又出新。財聯社記者在今日舉行的2025深圳eVTOL產業發展大會暨低空經濟展覽會獲悉,震東智飛發佈噸級重載縱列雙槳eVTOL,曄生航空發佈了三款載人機型:雲艦 WingShip、雲翼 WingWing、雲鯤 WingCool。

eVTOL再「上新」

「我們發佈的噸級重載縱列雙槳eVTOL 天鯤DY6,在此次展會期間,就獲得超50架的國內外意向訂單。該產品為自主研發,遵循‘先載物,后載人’,目前主要用於貨運,待載物版TC取證后,計劃做同款載人版,設計載客量8人。」震東智飛展臺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實際上,公司多旋翼,複合翼構型均有涉及,也研發了相關型號的產品,但最終核心研發仍選擇了縱列雙槳。

該震東智飛展臺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該構型主要參考波音CH47 70年的歷史經驗,該構型顯然已經過歷史的驗證,從安全性來看,區別於其他飛行器,當動力損失后可自旋,進行滑翔降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且載重能力更強,適應99%的陸地場景。

震東智飛發佈的新品天鯤DY6(財聯社記者 攝) 震東智飛發佈的新品天鯤DY6(財聯社記者 攝)

財聯社記者還從展方獲悉,廣東曄生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展會期間,全球首發3款原創且已申請了國家專利的全尺寸實體整機:超輕型載人eVTOL——雲艦 WingShip、雲翼 WingWing、雲鯤 WingCool。這些產品已於2025年7月12日首飛成功。

如今低空經濟市場eVTOL新品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也玩出了新「花樣」,展會上還展出了智航無人機的載人飛碟eVTOL,主用於觀光娛樂。

對此,華羽先翔首席運營官王斌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市場上的eVTOL機型採用了多種不同的技術構型,包括全傾轉旋翼、半傾轉旋翼、多旋翼等。從使用場景上又可以分為載人和運貨、其中載人eVTOL包含專為個人飛行體驗設計的輕量化eVTOL(1~2座)和城市空中交通使用的出行eVTOL(4~6座),現階段出現了個人飛行eVTOL和出行eVTOL並重的一個局面。但從趨勢上看,未來低空經濟還是以出行eVTOL為主。

「隨着eVTOL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該領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爲了在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企業需要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同時降低成本,以滿足市場需求。」王斌説。

主機廠商取證進程加速

新品之外,財聯社記者還在展會現場看到,廣汽高域、零重力、億航智能(EH.US)等主機廠商攜真機參展。

其中,廣汽高域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AirCab於今年6月發佈,已申請TC取證,截至目前已有千臺意向訂單,預售價格不超168萬元。該機機身採用航空級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佔比達到 90%,同時結合廣汽集團成熟的汽車級規模化生產體系,將材料成本降低近30%,保留了「減重32%、提升續航35%」的性能優勢。也基於此,未來市場化后的定價也會更加「親民」。

廣汽高域AirCab(財聯社記者 攝) 廣汽高域AirCab(財聯社記者 攝)

華羽先翔自主研發的鴻鵠eVTOL整機及核心子系統型號合格證(TC)申請,在本月初獲民航局正式受理,華羽先翔方面表示,公司是國內首家自研飛控系統與電動力螺旋槳系統隨整機進入適航審定程序的eVTOL主機廠,預計2026年年底前取證。

「飛控系統是飛機適航取證的核心部分,需要滿足嚴格的適航標準,需要通過大量的測試和驗證活動,確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王斌向財聯社記者介紹,此外,自研飛控系統的難點還包括傳感器數據融合、飛控的高實時性。自研電動力螺旋槳系統也存在難點,主要在氣動效率優化、低噪聲設計、結構強度和輕量化設計、振動抑制設計等方面。

王斌舉例道,在有限的尺寸、轉速和功率下,要實現螺旋槳的氣動效率最大化,產生最大的推力並最小化功率消耗,需要進行先進的翼型設計、三維扭轉與槳距分佈設計,以及葉尖優化等,這需要深厚的空氣動力學知識和大量的試驗驗證。目前,公司已圍繞整機性能、核心子系統可靠性等關鍵目標,開展超百次試飛試驗與地面驗證測試 。

值得關注的是,震東智飛的新品採用的閉源(非開源)自研飛控。據前述震東智飛展臺工作人員介紹,市面上飛控系統多適配多旋翼,並不能很好適配公司所選的縱列雙槳構型,為此公司組建了飛控相關研發部門。其飛控採用國產車規級芯片,集成三余度安全飛控系統、雙重導航體系(包括衞星導航和視覺融合導航)及自主避障系統,實現無人直升機的自主起飛、降落、懸停、避障及精確導航。

「當前的主機廠商,研發產品,都是以安全、適航取證為最優先目標,由此獲得更好的融資機會。這也是他們選擇飛控、電機等配套產品合作廠商時主要考慮的方面。」有參展商告訴財聯社記者。

整體來看,王斌稱,今年eVTOL市場呈現出更為活躍的態勢。與去年相比,今年有更多的eVTOL機型進入了適航審定的關鍵階段,這表明行業在適航認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有更多的機型進入適航審定的階段,推動eVTOL市場向商業化運營加速邁進。

預計氫能動力於2027年加速發展

在展會期間,財聯社記者還注意到,有eVTOL主機廠商已設計氫混動力產品。不過目前主流的主機廠商,仍主要採用電力。

「預計在eVTOL領域,氫能動力的應用會在2027年加速發展。」易氫動力技術總監劉慧澤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使用客户端來看,當前國內外eVTOL仍處於產業化初期的研發驗證、取證階段,有不少主機廠商尚未完全打通應用場景與商業邏輯,而氫能動力這類能源替代,是這些主機廠商第二階段需要考慮的問題。

此外,劉慧澤進一步解釋,從氫能自身發展來看,雖然能夠讓eVTOL飛得更遠,但當前的氫能供應補給較電力有一定差距,因此仍需要一定商業化推廣的時間。「若氫能產業進一步規模化發展,制氫價格下降,也會降低燃料成本,屆時氫能動力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可能會比電池成本更低。」

據財聯社記者瞭解,目前氫能多應用於重卡。近日,明天氫能公司與大道行新能源公司簽署500台氫能重卡訂單。

「氫能重卡的常態化運營,已具有一定規模,氫能動力已因此積累了大量的用氫經驗和安全性保障。甚至從安全角度來看,氫能的安全性會更高。」劉慧澤説,氫燃料電池在發生危險時,可以做到毫秒級完全隔離切斷儲能端與發電端,並排空氫氣瓶中氫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