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十年「肉搏」閒魚后轉向,轉轉孤注一擲「官方驗」,能衝出阿里京東夾擊嗎?

2025-09-23 22:07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龐宇

9月22日,轉轉集團官方宣佈,將逐漸關停旗下「自由市場」,即C2C業務,轉而全力聚焦二手「官方驗」業務模式。這個曾讓轉轉起家的業務,最終以GMV佔比不足3%的姿態謝幕。

十年前,轉轉創始人黃煒帶着58同城的二手基因殺入戰場,與閒魚貼身肉搏;十年后,他用「艱難但必須堅定的選擇」形容這場轉身。

「變化在於一念之間」,談及砍掉自由市場業務,黃煒表示,當下轉轉從互聯網企業思路變成了新消費企業思路。在此過程中,團隊不斷自我審視:「能否真正做好這項業務?能否服務好消費者?用户買賣二手時為什麼要選擇我們?」

基於這一思考,黃煒認為,「當前團隊絕大部分精力都已投入到C2B2C模式的服務中。」他表示,「可想而知,用户在原C2C‘自由市場’中的體驗難以得到有效改善,未來也很難朝着更好的方向發展。」「如果我們明確判斷一項業務無法變得更好,最好的方式就是坦誠地告訴用户:我們決定停止這項服務。」

時代財經注意到,在社交平臺上,不少用户在轉轉官方賬號下表達了對該業務關停的不捨;也有用户對此表示理解,認為「C2C業務確實更難管控」;還有用户希望平臺的「回收估價系統可以再精準些」「售后響應速度能再快一些」。

 

圖源:轉轉APP 

 

十年「肉搏」閒魚后轉向

2015年轉轉誕生時,正值中國移動互聯網的黃金時代。黃煒帶着「讓資源重新配置,讓人與人更信任」的願景,複製了58同城的信息撮合模式,與阿里系的閒魚展開貼身戰。

早期的轉轉與閒魚高度重合:C2C交易、免費發佈、用户互評,甚至連廣告標語都透着較勁——閒魚主打「閒不住,上閒魚」,轉轉則喊出「更專業的二手交易平臺」。

轉折出現在2019年,轉轉與閒魚「對戰」愈演愈烈,走上大舉「燒錢」投廣告之路。這一年,轉轉被傳陷入資金鍊危機,最艱難時只能維持6個月的工資發放。

危機之下,轉轉選擇向C2B2C模式轉身,首創「官方驗」服務,通過搭建專業質檢團隊及檢測流程,保障二手商品的質量。同時還針對3C等部分品類相繼推出了365天質保、七天無理由退貨等二手交易服務。

據黃煒回憶,「2019年之后,轉轉對自身的差異化認知更加深入了一些」。在他看來,轉轉和閒魚的差異在於,閒魚給用户的價值更豐富,什麼都能找得到,但是用户可能要花點心思去努力分辨好壞信息;轉轉的核心價值是,讓那些不敢做交易的人也敢交易,給二手這種非標品交易做中間服務。

此后,轉轉的C2C業務逐漸從核心業務轉變為輔助業務。不過在2022年底進行產品改版時,轉轉依然保留了「自由市場」,用户在搜索商品時可見「官方驗」與「自由市場」兩個標籤頁,彼時,黃煒認為二者均服務於用户需求,同樣重要。

而近幾年,隨着行業競爭白熱化,轉轉與C2C賽道漸行漸遠。時代財經獲悉,目前,自由市場業務在轉轉整體GMV中,所佔比例已不足3%。轉轉表示,業務下線並不會影響其整體經營,集團依託C2B2C業務已於2022年實現首次盈利,未來,將更聚焦此核心業務。

眼下,轉轉的自由市場板塊已進入了關停的倒計時。

公告顯示,自2025年9月24日上午10點起,平臺將關閉個人商品的發佈入口,9月29日上午10點起,將逐步下線「自由市場」可瀏覽和購買的商品,到24點正式關停「自由市場」交易服務。

針對過渡期間所有「自由市場」產生的訂單,轉轉將「客服」和「售后」通道延長1個月的服務。10月31日,客服和售后通道關閉,「自由市場」業務徹底下線。

二手賽道羣狼環伺

關停「自由市場」背后,也有轉轉對行業環境的重新考量。

在轉轉看來,C2C交易模式雖然能快速起量,但也為網絡詐騙和灰色交易提供了空間,目前部分平臺或難以找到妥當的方法解決交易雙方的糾紛。

而以質檢、回收和售后服務為核心的C2B2C模式,可實現貨品經過平臺質檢,交易貨款經過平臺中間賬户,整個交易信息可以形成閉環。

但這一選擇也意味着更高的運營成本、更重的組織結構和更嚴峻的競爭。

時代財經獲悉,截至目前,轉轉已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了深圳、成都、青島三大質檢中心,擁有超過2500名質檢工程師。同時,已在全國範圍內擁有近3000名上門回收工程師,上門回收業務已下沉覆蓋至全國超1300個區縣城市,其線下品牌門店數量也已突破1000家,覆蓋全國超300 個城市。

今年6月,轉轉旗下首家二手多品類循環倉店「超級轉轉」正式在北京友誼商店三層開業,佔地面積超3000平方米。這是一家集二手箱包、鞋服、首飾腕錶等在內的多品類循環倉店,也是國內首家二手多品類循環倉店。

據黃煒介紹,「超級轉轉」的誕生,是轉轉多品類戰略的進一步落地,也是轉轉二手循環信任體系的重要一環,未來轉轉將持續加大在多品類戰略上的探索和投入力度。

不過,用户體驗仍是橫亙在轉轉面前的一道坎。時代財經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於轉轉的投訴超過10萬條,不少集中在「售后服務欠缺」「產品質量問題」「費用問題」等。

外部競爭也日趨激烈。2020年,閒魚上線「驗貨寶」,開始補齊質檢短板;京東旗下二手商品平臺愛回收,在手機等3C品類的官方驗機上形成規模效應。換句話説,轉轉如今面對的對手,已不只是閒魚,而是整個零售和電商巨頭矩陣。

行業人士指出,二手市場表面是「藍海」,但要真正做深卻極其考驗資金實力、供應鏈整合和生態建設能力。

「‘官方驗’主要取決於檢驗方法、檢驗結果的權威性,這些對於平臺的要求比較高,資金投入也會比較大。這個模式的門檻需要平臺擁有更加專業的各行各業的團隊,或者能夠和專業的機構進行長期合作,同時還要控制好成本保證收上來的商品在價格和質量方面足夠有競爭力。相較於背靠阿里的閒魚、背靠京東的愛回收,轉轉的優勢並不明顯。」電商專家、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向時代財經表示。

轉轉透露,其目前已連續多年實現規模化盈利。此次主動告別C2C,或是轉轉的一次重新下注。但在「官方驗」的賽道上,它能否憑藉重模式走通持續盈利之路,並在服務體驗上真正形成差異化,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