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科技金融|深圳市科技金融典型案例匯編(第四期):促進成果轉化類

2025-09-23 16:45

近年來,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中國人民銀行等科技金融工作要求,指導轄內金融機構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積極探索產品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現梳理深圳市科技金融典型案例,並按照「平衡風險收益」「破局信息壁壘」「賦能產業生態」「拓寬融資渠道」「促進成果轉化」和「助力科技人才」等六類專題分期展示,供有融資需求的科技企業參考。

圳農商銀行聯合龍崗區科創局開展「知產融」專項活動

案例背景

科技創新是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知識產權是科技企業的核心資產。龍崗區作為深圳產業大區,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智能駕駛、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低碳產業六大優勢行業集羣效應顯著,但部分企業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過程中面臨知識產權價值難以變現、融資渠道有限等問題。

為深入貫徹國家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政策,響應龍崗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圳農商銀行聯合龍崗區科技創新局開展「知產融」專項活動,聚焦六大優勢行業,通過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助力產業集羣高質量發展。

主要做法及成效

深圳農商銀行聯合龍崗區科技創新局走訪目標企業,深入瞭解企業融資需求,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服務方案,通過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及時解決融資對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金融服務支持,助力企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規模擴張。

一是聚焦優勢產業,服務精準化。緊扣龍崗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六大優勢行業,針對性設計金融產品,確保資源向區域核心產業傾斜,助力產業集羣壯大。落地業務覆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製造業等多個行業領域。

二是產品體系多元,覆蓋全周期。從知識產權質押到技術設備更新,從初創期流動資金到成長期研發投入,形成全鏈條金融服務,滿足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需求。

三是審批效率提升,融資加速度。通過專屬額度、流程優化和限時辦結機制,大幅縮短貸款審批時間,解決科技企業「融資慢」問題。對於符合條件的貸款申請,原則上1000萬(含)以內三個工作日內審結;1000萬至3000萬的(含)五個工作日內審結,其余的不超過10個工作日。

專項活動期間累計觸達企業520家,舉辦銀企對接活動13場;為110家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授信服務,其中知識產權質押業務41筆,知識產權質押業務授信金額超1.17億元,有效盤活企業知識產權資產,助力龍崗優勢產業創新發展。

主要創新點

一是多方聯動賦能,生態協同化。整合科創局、銀行、科技園區、行業協會等資源,搭建信息共享與服務協作平臺,提供評估、登記、政策解讀等配套服務,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銀企活動參與企業超900家,深圳農商銀行各經營機構參與人數超60人。

二是政策疊加支持,成本最小化。龍崗區科技創新局落實風險補償、貼息貼補政策,銀行配套優惠利率,根據抵質押情況最大優惠20個BP。雙重發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緩解「融資貴」難題。

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創新跨境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方案

案例背景

知識產權是科技企業的核心資產,但由於其價值評估難、流動性弱等特點,長期以來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尤其對於大量處於初創或成長期的深港科技企業而言,缺乏傳統抵押物,跨境資金融通渠道不暢,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緊抓大灣區政策機遇,以知識產權為紐帶,聯合境內外多方資源,積極探索跨境知識產權金融新模式,為企業提供覆蓋質押融資、證券化等多層次、全周期的金融服務方案。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跨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創新。針對港資企業拓展境內市場的融資難題,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創新落地廣東省首筆跨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基於ZS科技有限公司這類輕資產、高成長的港資背景科技企業,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創新推出跨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以其香港股東在境內授權的專利作為質押物,定製專屬融資方案,並通過簡化評估流程將專利價值評估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完成,極大提升了融資效率。同時,銀行內部建立知識產權特色審批機制,實現中后臺高效協同,確保資金迅速到位,不僅滿足了企業的融資需求,還盤活了香港公司的相關專利,實現了跨境為深圳公司融資「造血」的新路徑。

二是跨境知識產權證券化創新。為進一步拓寬科技企業融資渠道,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聯合工銀亞洲、中國(南方)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等境內外機構,首創「知識產權在岸質押+跨境反擔保+資本項下外債流通」的「N+1」跨境知識產權證券化模式。該模式中,「N」指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整合多家科技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經信用增級后在深交所公開發行證券化產品;「1」則指ZS科技香港母公司以其知識產權收益權為依託,在港私募募資,並通過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與工銀亞洲合作的跨境反擔保機制增強信用。最終,境外資金藉助外債便利試點政策迴流境內,為企業提供低成本、可持續資金支持。

自2022年以來,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累計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86億元,服務企業超500家;成功發行6期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總規模超11億元,覆蓋福田、寶安、龍華等重點區域近百家科技企業。

主要創新點

一是模式首創性強。「N+1」證券化架構有效連接境內公募與境外私募市場,打通知識產權跨境融資閉環,屬業內領先探索。

二是流程高效務實。通過優化評估與審批機制,大幅壓縮業務辦理時間,提升企業融資體驗,尤其適合研發周期短、資金需求急的科技企業。

三是深港聯動緊密。依託河套合作區政策優勢,聯合工銀亞洲等境外機構,建立跨境徵信、擔保、資金流通機制,真正實現「深港通、融資金融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