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18:30
(來源:動脈新醫藥)
編者按:
全球視野下的跨國藥企深度洞察——創新、博弈與中國答卷
在全球醫藥產業發展的宏大敍事中,跨國藥企始終扮演着關鍵角色——他們既是科學前沿的探索者,也是大多市場規則的塑造者,更是各國醫療生態的重要參與者。從FDA到EMA再到NMPA ,從成熟市場到新興市場,跨國藥企的戰略抉擇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的興衰,更深刻影響着全球患者的健康福祉。而在這一版圖中,中國市場也正從「可選項」到「必選項」再升級為「決勝場」,其獨特的政策環境、臨牀需求和創新潛力,為跨國藥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我們擬打造《跨國藥企洞察》欄目,致力於以全球視野觀察跨國藥企的發展邏輯,既關注MNC巨頭的頂層戰略——輝瑞如何平衡新冠紅利后的增長焦慮,強生怎樣通過拆分重塑競爭力;也聚焦區域市場的關鍵戰役——中國醫保談判中的定價藝術,ADC領域中日韓創新葯企的競合博弈;更試圖揭示行業本質問題:在細胞與基因治療、GLP-1等顛覆性技術浪潮下,未來諸多面臨「專利斷崖」的跨國藥企護城河是正在加固還是被瓦解?
與此同時,中國篇章亦無疑是這一洞察的核心維度。無論是將中國納入全球早期研發體系,還是以「中國優先」策略押注中國市場,亦或是本土Biotech與MNC從License-in到License-out的範式轉換,這些案例無不印證:跨國藥企的中國戰略已從「規模遊戲」進階為「創新遊戲」。在這里,您將看到:默沙東如何憑藉HPV疫苗與K藥續寫「中國奇蹟」;諾和諾德怎樣將減重賽道「爆款」轉化為長期市場優勢;AZ、羅氏等巨頭又如何通過BD合作構建創新生態……
本欄目將記錄領軍者們的戰略抉擇,解析重磅管線的研發進展,剖析商業化排兵佈局策略,解碼本土合作的商業邏輯,觀察政策與市場共振下的行業變局。我們既記錄成功者的方法論,也分析折戟者的警示錄,試圖為行業提供真正具有全球座標系的本土洞察,以全球視野解讀中國機遇,以行業高度審視企業決策,呈現跨國藥企如何在中國這個廣袤市場的平衡速度與耐心、全球化與本土化、科學精神與商業智慧。
變革已至,未來已來。我們期待與您一同見證!(朱萍)
跨國藥企洞見系列文章:
2025 年 9 月 22 日,輝瑞公司(NYSE:PFE)宣佈將以最高 72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減肥藥物開發商 Metsera(NASDAQ:MTSR)。根據協議,輝瑞將以每股 47.50 美元的現金收購 Metsera,並在達成特定里程碑時再支付每股 22.50 美元。
這場交易不僅創下近年來肥胖治療領域單筆併購金額之最,也意味着輝瑞將動用其超過一半的現金儲備(截至2025年Q2,輝瑞現金及短期投資總額為132.49億美元)掏出近半個 「身家」 收購 Metsera,來完成這場「減肥夢」的救贖。
這一決策背后,是輝瑞對減肥市場的勢在必得。但在諾和諾德、禮來兩強稱霸,眾多藥企紛紛佈局的減肥賽道中,輝瑞又為何選擇「重注」而非「試水」?這筆交易能否幫助輝瑞在競爭白熱化的減肥賽道中「逆風翻盤」,成為減肥賽道的 「優等生」?
01.
千億賽道誘惑
肥胖症已成為全球的重大公共衞生挑戰。肥胖症與超過200種疾病相關,比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流行病學數據:全球超6億成人患肥胖症,中國超重/肥胖率已達50%(成人)及20%(兒童),預計2030年將升至65.3%46。
世界衞生組織(WHO)制定了基於GLP-1療法的成人肥胖症治療新指南;中國政府啟動了由國家衞健委、教育部、體育總局等16個部門推動的於2025年啟動的健康促進活動《「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
據Evaluate Pharma與IQVIA聯合預測,全球抗肥胖藥物市場將在2030年突破1500億美元,成為製藥史上最大的單品類市場之一。
Evaluate指出,到2030年,GLP-1激動劑及相關複方製劑將佔所有處方藥銷售額的近9%。基於GLP-1的藥物如今已自成類別,預計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銷售峰值,並預測2030年禮來的糖尿病/肥胖治療藥物Mounjaro將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藥物,創收360億美元,而該公司的肥胖症藥物Zepbound將以255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列第三;諾和諾德的三種GLP-1藥物將躋身全球前十:Ozempic(244億美元)、Wegovy(181億美元)和尚未獲批的下一代肥胖症藥物Cagrisema(152億美元)。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蛋糕,輝瑞顯然不願再錯過。
輝瑞在減肥藥物研發上並非「新手」,但其管線卻屢戰屢敗,也歷經過從希望到絕望的「減肥夢碎」過程。
最早進入臨牀階段的口服 GLP-1 藥物 Lotiglipron,曾被輝瑞寄予厚望。該藥物在早期臨牀試驗中展現出一定的減重效果,但在后續研究中發現,其導致轉氨酶升高的副作用發生率高達 6%,遠高於安慰劑組的 1%-2%,存在潛在肝損傷風險。出於安全性考量,輝瑞於 2023 年 8 月宣佈終止 Lotiglipron 的全球研發。
Lotiglipron 失敗后,輝瑞將重心轉向另一款口服 GLP-1 藥物 Danuglipron。初期數據顯示,Danuglipron 在 12 周治療期內可實現 10%-12% 的體重降幅,與同類在研藥物效果相當。但隨着臨牀試驗推進,其耐受性問題逐漸暴露 ——38% 的患者因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不良事件選擇停藥,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15%-20%);同時,該藥物需每日兩次服用,相較於諾和諾德、禮來的每周一次注射劑型,患者依從性差距明顯。多重因素疊加下,輝瑞在 2025 年正式宣佈全面放棄 Danuglipron 的研發 。
截至收購 Metsera 前,輝瑞減肥管線中僅剩 GIPR 拮抗劑 PF-07976016 處於 2 期臨牀階段。但該藥物採用的 GIPR 拮抗機制尚未在大規模臨牀試驗中驗證有效性,且當前減重數據(12 周體重降幅約 7%)遠低於 Wegovy、Zepbound 等已上市藥物,在市場競爭中幾乎不具備優勢。
持續的研發失利,讓輝瑞意識到僅靠自主研發難以突破困境,收購成為其拯救 「減肥夢」 的唯一選擇。
為此,作為以「買買買」的曾經宇宙大藥廠,為能分享減肥藥的市場「大蛋糕」輝瑞又一次選擇了「買」。在最新的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輝瑞首席執行官Albert Bourla更是直言不諱「買買買」策略,並計劃以「小額多筆交易」的方式,擴充其肥胖與心代謝疾病等領域管線。
輝瑞此前與多家中國減重Biotech傳出BD「緋聞」,不過在9月22日輝瑞收購 Metsera消息傳出后,A股減肥藥概念股大跌,博瑞醫藥(維權)盤中最高跌超15%,收跌13.15%;眾生藥業盤中最高跌超9%,收跌6.28%,泰恩康、普蕊斯、普洛藥業、科興製藥等也都跟跌。
有分析稱,之所以未選擇中國 Biotech ,因為很多公司減肥管線約 70% 處於臨牀前或 1 期階段,僅有少數進入 2 期,且缺乏具備競爭力的臨牀數據,即便輝瑞選擇合作或收購,也需等待 3-5 年才能推動產品上市,遠無法滿足其 「快速切入市場」 的需求。此外,地緣政治與商業化適配性也是重要考量,如Metsera 作為美國本土企業,其臨牀試驗設計、數據標準完全符合 FDA、EMA 等歐美監管機構。
02.
為什麼是 Metsera?
對於Metsera,輝瑞選擇的是「整體收購」而非「管線引進」,是一次從0到1的系統性重建,而非「補漏式」佈局。對此,輝瑞首席執行官阿爾伯特·布爾拉表示:收購Metsera符合其專注於將投資投向最具影響力的機會的策略,並推動輝瑞進入這一關鍵治療領域。
此次收購,首付款達到每股47.50美元,達成特定里程碑時再支付每股22.50美元,使得交易總價值達到73億美元。並且輝瑞透露,潛在支付的里程碑包括3項:若Metsera的MET-097i+MET-233i聯合方案啟動III期臨牀試驗,則支付每股5美元;若FDA批准MET-097i單藥療法,則支付每股7美元;若FDA批准每月注射一次的MET-097i+MET-233i聯合方案,則支付每股10.50美元。
公開信息顯示,Metsera 由 Population Health Partners 和 Arch 於 2022 年創立,Whit Bernard及Clive Meanwell是兩位聯合創始人,亦是Population Health Partners的共同創立者。
自2024年成立以來,憑藉2024 年 4 月 Metsera 完成 2.9 億美元首輪融資及11 月完成 2.15 億美元 B 輪融資、從倫敦生物技術公司收購肽庫、與韓國生物技術公司達成口服治療候選藥物許可協議以及與印度製藥商Amneal達成製造協議,迅速在行業內嶄露頭角。
2025 年 1 月,Metsera 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成功上市。收購消息出來后,北京時間9月22日晚間,美股開盤后,Metsera股價大幅飆升,盤初一度暴漲超63%。
之所以市場給予積極反饋,實則是對Metsera管線及其平臺的看好。
上述提到的 MET-097i是一種每周和每月注射的 GLP-1 受體激動劑(RA),均處於 2 期開發階段;MET-233i則是一種每月一次的胰澱素類似物候選物,被評估為單一療法,並在 1 期開發中與 MET-097i 聯合使用;兩種口服 GLP-1-RA 候選藥物預計即將開始臨牀試驗;以及額外的臨牀前營養刺激激素療法。
在上述產品管線中,MET-097i 和 MET-233i 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兩款產品。其中,MET-097i 是一種 GLP-1 受體激動劑,已進入 Ⅱb 階段。在為期 12 周的 Ⅱ 期試驗中,受試者體重減少了 11.3%,且副作用有限。該藥物採用 Metsera 的 HALO 脂質化平臺設計,半衰期達到 380 小時,有望實現每月一次給藥。
而 MET-233i 作為長效胰澱素類似物,是另一個關鍵資產。該藥物設計為每月一次給藥,針對肥胖和超重人羣。科學家和投資者期待胰澱素能成為有效的食慾抑制劑,同時避免 GLP-1 療法導致的肌肉流失等副作用。
市場不應僅關注 Metsera 的臨牀階段資產,其核心價值在於 HALO 和 MOMENTUM 兩大技術平臺。HALO 平臺能實現每月一次的給藥頻率,MOMENTUM 平臺則致力於解決口服多肽的生物利用度難題。
有意思的是,Metsera採取的也是「買買買」策略。據瞭解,在其籌備階段,該公司拜訪了該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 200 多家公司,並基於這些技術創建一家新公司。最終考后,Clive Meanwell 等找到了具有潛力的技術,並收購了一家總部位於倫敦的糖尿病和肥胖生物技術初創公司 Zihipp,這家公司擁有一個包含 20,000 多種腸道激素肽的專有庫,這些肽可以「像樂高套件一樣」混合搭配。Zihipp 的主席 Stephen R. Bloom 現在也加入並擔任 Metsera 的研發高級副總裁。
Metsera還與 D&D Pharmatech 達成了一系列資產的許可協議,后者擁有肽遞送技術,可實現口服肽。據悉,這筆交易的許可費和里程碑付款總價值超過 1 萬億韓元(即 7.4 億美元),涵蓋 6 種肥胖候選藥物的授權許可。
03.
輝瑞勝算幾何?
對於輝瑞而言,此次收購不僅是業務補充,更是戰略必需。隨着股價較新冠疫苗巔峰時期腰斬,輝瑞業績壓力日益增大。為此,公司此前曾表示將在 2025 年完成兩到三個交易,並準備了 150 億美元的預算。
近年來,輝瑞也面臨着增長壓力。與此同時,輝瑞還面臨着嚴重的 「專利懸崖」 問題。據統計,輝瑞將在未來幾年內失去多款重磅產品的專利保護,包括立普妥(Lipitor)、絡活喜(Norvasc)、恩利(Enbrel)等。這些產品的專利到期后,將面臨仿製藥的競爭,預計將導致輝瑞的銷售額大幅下降。
在此背景下,減肥市場成爲了輝瑞尋求新增長的重要方向,減肥市場無疑是一個公認的突破口。
但在這片藍海市場中,競爭也異常激烈。目前,全球減肥市場主要由諾和諾德和禮來兩大巨頭主導。財報顯示,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諾和諾德營業利潤達到722億克朗(約合104億美元),同比增長29%。其中,肥胖症藥物銷售額同比增長58%至387.96億丹麥克朗(57.40億美元)。(丹麥克朗兑美元匯率按 2025 年 6 月 30 日央行中間價計算,1 丹麥克朗≈0.144 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降糖用司美格魯肽注射液Ozempic上半年銷售645.20億丹麥克朗(96.46億美元),同比增長15%;口服司美格魯肽片Rybelsus銷售113.48億丹麥克朗(16.79億美元),同比增長5%;減肥用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創收368.88億丹麥克朗(54.58億美元),同比增長78%。
而禮來發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數據則顯示,上半年營收282.862億美元,同比增長41%。其中業績增長引擎 GLP-1/GIP 雙靶點激動劑替爾泊肽 —— 其降糖版替爾泊肽 Mounjaro 和減肥版 Zepbound 上半年合計銷售額達 147.34 億美元
除了諾和諾德和禮來外,眾多藥企也紛紛佈局減肥市場。例如,羅氏與 Zealand Pharma 合作開發長效胰澱素;默沙東則買下中國翰森製藥口服減肥藥全球獨家許可權;安進也有一款藥物進入 Ⅱ 期臨牀階段。此外,國內的信達生物、恆瑞醫藥、華東醫藥等藥企也在積極佈局減肥藥物領域。
在眾多競爭者的入局形勢下,全球減肥藥市場正從諾和諾德和禮來的 「雙雄爭霸」 走向多方混戰格局。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輝瑞想要脫穎而出並非易事。
對於輝瑞而言,收購 Metsera 只是其進入減肥市場的第一步,未來還面臨着諸多挑戰。
首先是臨牀數據的挑戰。雖然 Metsera 的產品管線在早期臨牀試驗中展現出了一定的潛力,但距離上市仍有較長的路要走。在后續的臨牀試驗中,這些產品能否繼續保持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以 MET-097i 為例,雖然在為期 12 周的 Ⅱ 期試驗中,受試者體重減少了 11.3%,且副作用有限。但這只是短期的數據,長期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還有待進一步驗證。此外,MET-097i 與其他 GLP-1 受體激動劑相比,在療效和安全性上是否具有顯著的優勢,也需要更多的臨牀試驗數據來支持。從現有數據來看,禮來的 Zepbound 在 Ⅲ 期試驗中實現了 15%-22% 的體重降幅,諾和諾德的 Wegovy 也有 15%-20% 的體重降幅,MET-097i 的短期減重效果尚未形成明顯領先。
同樣的,MET-233i 作為長效胰澱素類似物,雖然在理論上具有成為有效食慾抑制劑的潛力,同時避免 GLP-1 療法導致的肌肉流失等副作用。但在實際的臨牀試驗中,其療效和安全性還需要進一步的驗證。此前,Amylin Pharmaceuticals(已被禮來收購)曾開發過胰澱素類似物 Symlin,但因需每日注射、低血糖風險較高等問題,市場表現不佳,這也為 MET-233i 的研發蒙上了一層陰影。
其次是商業化的挑戰。即使 Metsera 的產品能夠順利上市,輝瑞也面臨着如何將其商業化的挑戰。在競爭激烈的減肥市場中,如何制定合理的價格策略、建立有效的銷售渠道、進行精準的市場推廣,都是輝瑞需要考慮的問題。
而從價格來看,當前主流減肥藥物的定價較高。以美國市場為例,Wegovy 每月治療費用約為 1349 美元,Zepbound 每月治療費用約為 1300 美元。輝瑞若想在價格上形成競爭力,需平衡成本與利潤 ——Metsera 的 HALO 平臺雖能降低給藥頻率,但前期研發和生產投入較高,可能限制其降價空間。此外,醫保報銷也是影響藥物滲透率的關鍵因素。目前,美國醫保對減肥藥物的報銷較為嚴格,僅少數保險公司將其納入覆蓋範圍,輝瑞需投入大量資源與醫保機構談判,以提高產品的可及性。
在銷售渠道方面,諾和諾德和禮來已建立起覆蓋內分泌科、肥胖專科、初級保健機構的完善銷售網絡,並與藥房福利管理機構(PBM)如 CVS Caremark、Express Scripts 達成深度合作,確保藥物的供應和處方流轉。輝瑞雖然在腫瘤、疫苗等領域擁有成熟的銷售團隊,但在肥胖治療領域的經驗相對不足,需重新組建或培訓專業化銷售隊伍,這將增加其商業化成本和時間成本。
最后是市場教育的挑戰。目前,減肥藥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消費者對於減肥藥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還相對較低。此外,減肥藥的使用還涉及到一些倫理和道德問題,例如是否會導致濫用、是否會對身體健康造成長期的影響等。因此,輝瑞需要加強市場教育,提高消費者對於減肥藥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同時消除消費者對於減肥藥的疑慮和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