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16:39
小米和格力在空調領域的明爭暗鬥,終於來到了大決戰的時刻。
在9 月 19 日的直播中,一貫喜歡藉着直播、溝通會等名義放出重磅消息的小米,果然搞了個大新聞。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盧偉冰宣佈,小米空調正式推出「10年免費包修」服務,覆蓋自今年 1 月 1 日起完成首次安裝的米家空調,數量大概在 750 萬台。
消息一出,微博熱搜立即安排。鑑於上個月小米才因「行業第二」的歸屬與格力打起口水戰,加之「整機10年免費包修」正是格力引以為傲的賣點,小米此舉顯然意有所指。
果然,在其他空調品牌還在閉麥的情況下,格力率先回應了小米空調的保修新政策。在直播結束后,格力市場總監朱磊發文稱 「十年免費包修是承諾,十年不用修纔是實力」。
從產品到售后政策全面跟進,小米空調,這下終於能和格力正面硬剛了嗎?
「10年包修」的含金量
雖然小米總愛搞個大新聞,但也經常出現「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這次空調的「10 年包修」政策一出,在網上討論最多的,或者説對消費者來説最想知道的,是它究竟有多少含金量。
首先,是 「10 年包修」產品的覆蓋範圍。有網友提醒,這個空調的新政策,說不準只覆蓋了在米家商城上售賣的「米家空調」。
這件事怪不得網友「敏感」。我注意到,盧偉冰在直播時用到的措辭是「米家空調」,而非「小米空調」,這就留給了大家想象空間。
爲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特意問了京東的小米客服,他們給出的回覆也很乾脆:「所有空調產品都支持 10 年包修。」
從特意強調的「都是」來看,盧偉冰這個不夠嚴謹的措辭,或者説過於謹慎的措辭,給客服團隊帶來了一定困擾。
不過至少說明了,小米推出的「10 年包修」政策,在產品覆蓋面上是沒有問題的。
那「10 年包修」本身,會不會只是一個「説難行易」、被過度抬高難度的噱頭?
這里我們必須先明確行業的「規則」:「三包」只要求空調產品滿足 「整機1年、主要部件3年」,目前行業的普遍做法是把整機的保修時長拉長到 6 年、主要部件 10 年。
小米這種「整機+主要部件」都達到 10 年的,在市面上的確算是少數,也就格力、卡薩帝、長虹、TCL、松下這六個品牌公開承諾過,而且其中的 TLC、松下都是隻有部分產品支持。
加上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把空調「安全使用年限」定在10年,多家第三方調研機構(奧維、中怡康)2024年入户調查顯示,城鎮家庭空調換新周期集中在「第10-12年」,像小米、格力等品牌把保修年限延長到 10 年,很可能會讓用户趕得上空調在生命周期的最后一次免費維保。
而且想要實現 10 年保修,也有這不小的難度。
像空調這樣的工業產品更新換代很快,10年保修意味着,企業需要為2025年售出的某款機型,在2035年依然能提供可替換的備件。這要求建立一個龐大、複雜且成本高昂的備件庫存和供應鏈體系,以應對停產元器件的挑戰。
另外, 10 年保修背后是複雜的財務精算。
超長的保修期,說白了就是一個長期的或有負債。企業必須精確預測產品在10年內的故障率曲線,並以此為依據計提充足的保修準備金。如果預測失誤,產品實際故障率超出預期,這將成為一個巨大的財務黑洞。
所以,從上面的種種情況看來,小米敢宣佈「整機10 年包修」,含金量不低。而作為小米主要競爭對手的格力,顯然最不願意看到小米跟進承諾「10 年包修」。
格力耗費了近十年時間,投入了鉅額的營銷和渠道成本,才成功地在消費者心智中將「長效保修」與「高品質」畫上等號,並將其打造成自己最堅固的品牌護城河。
而小米此舉,相當於直接在這條護城河上空降了一支奇兵,它瞬間稀釋了格力最核心的差異化優勢,讓格力陷入了「你有我也有」的同質化競爭泥潭。
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營銷跟進,而是一次對格力核心陣地的精準「戰略拆解」,意味着小米進入空調領域以來對格力的模仿和借鑑,已經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相愛相殺
實際上,在小米空調的 8 年曆史里,格力一直是繞不開的一個名詞。
2017 年小米第一款空調,因為 4399 元過於離譜的定價和對標大金、三菱電機的高檔定位讓產品潰敗,年銷量不足 5 萬台,后來在雷軍的主持下重新走性價比路線,才迎來了新生。
但正如小米手機一樣,每一款以性價比起家的小米產品,最終都得面對「衝高困難」的局面。
在這七八年的發展歷史中,小米空調的銷售情況是典型的「紡錘形」,中端賣的最好,高端產品銷量平平。大多數人要掏四五千來買空調的時候,優先想到的還是大金、三菱電機,或者國內的美的、格力,小米依然無法在高端產品中擺脫「性價比」標籤。
這些高端品牌如同一座座大山,是小米空調「高端化」的主要攔路虎。這時,小米再次發揮自己最擅長的「致敬」天賦,對格力進行了一段從產品功能到性能層面的深度學習之路。
畢竟要挑戰霸主,最快的方式就是學習霸主,而曾經連續 20 多年空調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格力,顯然是那個最適合學習的霸主。
這場學習堪稱「像素級對標」。能效比(APF值)是空調最核心的性能指標,也是格力宣傳「掌握核心科技」的基石。小米在衝擊高端市場時,其「巨省電」系列的核心策略便是在能效上正面迎戰。
當格力在2021年起將主流掛機的APF拉到5.27,並主打「超一級能效」時,小米2022款的同價位機型便迅速跟進到同一水平,到了2025款的巨省電Pro,更是將APF值直接提升至5.65。小米深知,要讓消費者相信其品質,就必須在最硬核的性能指標上拿出不輸行業第一的證據。
還有,當格力在2020年推出「第二代冷酷外機」,宣稱60℃高温製冷不降頻后,小米自2024年起也在其高端櫃機上打出「65℃高温製冷」和「-35℃低温制熱」的雙指標。甚至其廣告宣傳片中將温度計置於外機出風口的運鏡方式,都與格力早前的廣告片高度相似。
而小米最新的學習成果 「整機10年包修」,更是精準地擊中了用户的核心痛點。空調作為耐用消費品,高昂的維修成本和「過保就壞」是用户的普遍焦慮。
小米將行業普遍的「整機6年保修」直接提升至10年 ,用一個清晰易懂的承諾瞬間穿透了消費者的認知防線。
其次,對於一個在家電領域尚屬年輕的品牌,「敢承諾」是建立品質認知的最直接背書。10年保修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號:小米對自身的供應鏈和產品質量擁有充足的信心,足以支撐長達十年的穩定運行。
在這種步步緊逼的學習和挑戰下,小米的確打了格力一個措手不及。
在小米宣佈 10 年包修之前,根據行業數據,2025冷年(截至8月累計)的小米空調出貨量已達680萬台。
今年 7 月,小米空調同比增長53.9%,市場份額13.7%,位居行業第三。在線上市場小米的戰績更加傲人,其累計份額更是達到15.8%,與格力的16.4%僅相差0.6個百分點,兩者已然成為平分秋色的對手。
只不過,這能不能讓小米空調衝高成功,一切還不好説。
讓時間驗證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空調是信息極其不對稱的產品。用通俗的話來説,產品 「水很深」,用户不太可能靠自己做功課去參透參數背后的真正價值,大家都會更傾向於通過朋友推薦、選擇有深厚歷史積累的品牌等方式來買一款期望能用上十幾二十年的空調。
而在「口口相傳」「品牌沉澱」等領域,正是小米的最大短板。
傳統家電巨頭經過幾十年的技術積累、渠道深耕和品牌建設,在消費羣體中積累了非常深厚的聲望和口碑,再通過對產業命脈,如壓縮機的絕對掌控,掌握了行業的定價權。而小米作為后來者,在這里這幾個領域堪稱「一窮二白」。
因此,小米纔會通過推出「10年包修」來構建 「服務高端」的護城河,試圖另闢蹊徑縮小和傳統品牌的差距。但這個政策的關鍵,不是「包修」,而是「10 年」。承諾最終執行得怎麼樣,還是需要時間的驗證。
特別是考慮到小米近期在汽車、充電寶等產品上出現的召回風波,在這個時間節點提出如此重磅的承諾,可信度在部分消費者心中難免會打上問號。
正如格力市場總監朱磊的迴應:「十年免費包修是承諾,十年不用修纔是實力」,像空調這樣在夏天幾乎是剛需的產品如果三天兩頭就壞,再免費也沒用。
只能説,小米敢宣佈「整機10年包修」,是值得鼓勵的。
但對於一個才走過8年曆史的空調品牌而言,許下 10 年承諾的關鍵,已不在於口號本身,而在於能否在未來 10 年,真正地、不打折扣地兑現這個承諾。(轉載自藍字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