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19:11
(來源:上觀新聞)
在精準醫學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的浪潮下,數字病理與AI已成為推動病理學發展的重要力量。
9月20日—21日,第十一屆數字病理與人工智能學術專題會暨《中華病理學雜誌》創刊70周年學術活動舉行。國內外病理學與人工智能領域的頂尖專家與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數字病理與人工智能融合的最新成果,為產學研用各方構建起一個高規格、專業化的交流平臺。
技術突破與臨牀實踐共繪智慧病理新藍圖
商湯醫療應邀深度參與本次大會。商湯醫療CEO張少霆教授在會議首日帶來《醫療多模態通專融合範式:基礎模型驅動下的智慧病理革新》主題報告。
他指出,病理診斷作為疾病診斷「金標準」,卻也面臨着數據複雜多樣、專業人才短缺、診斷標準不一的行業共性挑戰。
商湯醫療以千億參數級醫療大語言模型「大醫」為智慧中樞,融合國內首個原創病理大模型PathOrchestra及影像基模型等多模態技術,打造「通專融合」技術體系,實現對病理圖像、文本報告及臨牀信息的高效融合與協同理解,為行業挑戰提供了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此外,通過自研PathoEngine® 病理大模型AI應用生產平臺,賦能醫院快速開發場景化應用,實現多病種、專科化病理模型的高效構建與迭代優化——這種「賦能式」的技術推廣模式,不僅顯著提升了醫院在特色病種領域的科研與臨牀自主能力,而且逐步構建起可持續演進的本土化技術生態。
來自臨牀一線的應用分享,則進一步印證了病理AI技術的實用價值。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病理科副主任張大川詳細介紹了科室部署的十余個病理AI應用模塊的使用情況,上線半年來科室切片掃描總量突破3萬張,AI應用打開率提升至90%,胃鏡病理報告實現「當日檢測、次日發放」,大幅縮短患者等待時間。
全景呈現智慧病理「數智一體 全鏈融合」
在大會現場的展示區域,商湯醫療的展臺吸引了大量與會者駐足交流。這里全景展示了商湯醫療以多模態大模型為核心的「數智一體」智慧病理綜合解決方案,通過三大技術平臺協同實現的「採—存—管—用—研」全鏈路閉環。
PathoEngine® 病理大模型AI應用生產平臺以「零代碼AI應用工廠」模式,支持醫院自主開發與部署病理模型,大幅降低AI技術使用門檻;數字病理切片管理平臺作為「數據中樞」,匯集成千上萬高質量標準化切片,持續為大模型進化提供養料;智慧病理AI輔助診斷平臺則直擊臨牀快速篩查及精準診斷的痛點,提供覆蓋多病種、多部位的診斷支持。
以上海市肺科醫院為例,依託其肺部疾病診療特色,病理科上線PathoEngine®病理大模型AI應用生產平臺,在深度融合本院豐富的肺癌病理數據基礎上,成功孵化出一系列貼合專科診斷需求的AI輔診模型。在臨牀AI應用方面,胸腹水細胞學輔助診斷中實現了異型細胞快速檢測與精準定位;PD-L1定量分析,通過自動識別陽性腫瘤細胞並精準計算TPS評分,顯著提升判讀效率與一致性,為肺癌免疫治療提供可靠依據。這一本地化生產模式,不僅充分發揮了專科醫院的數據優勢,也為同類機構的科室智慧化建設提供了可借鑑的路徑。
多位與會專家在現場交流后表示,智慧病理數智一體應用前景廣闊,尤其是低門檻、高效率的AI應用開發模式,為病理科智慧化轉型提供了新思路,紛紛表達后續院內交流與合作的意向。
「我們將不斷探索數字病理與人工智能技術的交叉融合,持續攻堅多模態大模型關鍵技術,以‘模型築基—平臺賦能—生態共建’為路徑,為智慧病理乃至整個智慧醫療領域注入持續動能,推動醫療大模型實現從‘技術可行’到‘臨牀好用’的跨越。」張少霆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