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漢鼎智庫-固態電池行業:顛覆傳統,固態電池如何重塑能源世界!-250917

2025-09-23 16:39

(來源:研報虎)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電池技術作為眾多領域的核心動力源,一直備受關注。從早期的鉛酸電池到如今廣泛應用的鋰離子電池,每一次電池技術的革新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而當下,固態電池正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全球能源領域的焦點,有望開啟能源存儲的新時代。

一、固態電池,究竟「新」在哪里?

  目前,我國依託液態鋰離子電池,已構建了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但現有的鋰離子電池採用了易燃的液態電解質,難以同時滿足電動汽車、儲能、無人機、消費電子智能終端等行業對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迫切需求。

  固態電池指使用固態電解質代替傳統電解液的鋰電池,按照固態電解質用量可分為半固態電池和全固態電池。與傳統液態電池不同,固態電池採用固體電解質替代液態電解質,從根本上消除了液態電解質的泄漏、爆燃、熱失控等安全隱患,可最大限度保證電池運行的安全性。此外,隨着固體電解質體系離子電導率和化學穩定性等性能不斷得到突破,固態電池的電壓和運行電流也不斷提高,從而可以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快的充放電速度。因此,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固態電池被全球公認為是取代現有鋰離子電池的顛覆性技術之一。

   EVTank預計,2030年全球固態電池(電解液含量低於10%)的出貨量將達到614.1GWh,在整體鋰電池中的滲透率預計在10%左右,其市場規模將超過2500億元。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發佈的《固態鋰電池技術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儘管目前我國固態電池行業正處於起步階段,隨着技術進步,固態電池有望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2023年中國固態電池的市場空間達到約10億元,預計到2024年中國固態電池市場空間將達到17億元,2030年將增至200億元。

二、從實驗室到市場,發展歷程回顧

  固態電池的發展並非一蹴而就。1831-1834年,MichaelFaraday發現固體電解質硫化銀和氟化鉛,為固態離子學奠定基礎。1950年代后半期,雖有多種電化學體系嘗試使用銀離子固體電解質,但因內阻高、能量密度低等問題進展緩慢。1990年代,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開發新型固態電解質用於薄膜鋰離子電池,推動了相關研究。2000年起,各大汽車廠商和開發商對固態電池興趣漸濃,2016-2019年,固態電池專利增長率達45%,全球眾多企業和機構投身研發。

  近年來,固態電池技術更是取得諸多重大突破。2024年4月,重慶太藍新能源公司成功研發製造出全球首款符合車規標準的全固態鋰金屬電池,單體容量達120Ah,能量密度高達720Wh/Kg,刷新世界紀錄。2024年10月,北京純鋰新能源科技公司投資建設的中國首條全固態鋰電池量產線正式投產。

三、未來展望,光明前景可期

  展望未來,固態電池發展前景一片光明。技術上,預計到2030年前,硫化物路線將主導動力電池領域,氧化物路線則聚焦儲能領域。全球市場格局方面,中國產能佔比將超50%(2025年為35%),在國際競爭中佔據重要地位。可以預見,固態電池將重塑全球能源存儲競爭格局,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讓我們共同期待固態電池時代的全面到來,見證能源存儲領域的華麗變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