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18:20
首家外商獨資公募陷人才流失困局。
9月20日,貝萊德基金公告顯示,旗下基金經理神玉飛因個人原因宣佈離任,同時也將不在公司轉任其他職位。
從個人履歷來看,神玉飛曾任銀河基金宏觀策略研究員、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以及基金經理等職務,並於2023年加入貝萊德基金。同年3月,神玉飛開始管理貝萊德行業優選,2024年1月開始管理貝萊德中國新視野。離任前,神玉飛還擔任了貝萊德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一職。
此前,神玉飛管理的上述兩隻產品均與單秀麗共同管理。目前,根據安排,貝萊德行業優選將由單秀麗單獨管理,而貝萊德中國新視野將增聘王曉京並繼續與單秀麗共同管理。從任職時間來看,今年9月1日,單秀麗剛剛被增聘為貝萊德行業優選的基金經理;貝萊德中國新視野則自該基金於2021年9月7日成立起便出任基金經理一職。
據新經濟e線瞭解,自今年6月以來,貝萊德基金年內已連失三員基金大將,分別包括神玉飛、李倩和楊棟等三名基金經理。其中,李倩於8月14日宣告離任。此前,李倩為公司固定收益投資部基金經理,離任前管理了3只基金,分別為貝萊德浦悦豐利(A/C)、貝萊德欣悦豐利(A/C)、貝萊德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A/C)。楊棟則稍早於6月25日離任,歷任管理基金為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A/C)。
繼任者業績遭質疑
新經濟e線獲悉,若考察其任職回報的話,作為繼任者的單秀麗卻並不能讓基金持有人滿意。根據Wind投資經理指數表現,截至2025年9月22日,單秀麗的任職總回報為負,低至-30.16%,年化回報-8.60%。
實際上,就在神玉飛離任前不久的9月初,單秀麗被新任命為三隻基金的基金經理,其中除了貝萊德行業優選外,她還與畢凱共同管理貝萊德卓越遠航,與鄒江渝共同管理貝萊德先進製造一年持有。
公開資料顯示,單秀麗曾任貝萊德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投資經理,貝萊德資本管理公司(威明頓,美國)量化風控/收益分析師。2020年11月,她加入貝萊德基金,任權益投資部基金經理。
2021年9月,貝萊德旗下第一隻基金——貝萊德中國新視野就由單秀麗和唐華首發管理;隨后2022年1月,貝萊德第二隻基金——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基金亦是由單秀麗和陸文傑共同首發。
目前,加上初期就由單秀麗管理的2只產品,其當前在管基金數量達到5只,而這也是貝萊德基金旗下全部主動權益類產品。這也意味着單秀麗成爲了貝萊德基金當之無愧的「權益一姐」。從在管規模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單秀麗在管5只產品的總規模達到29.67億元,在貝萊德基金所有產品總規模中佔據43.25%。
若從在管基金業績表現來看,以其擔任首發基金經理的貝萊德中國新視野A為例,自成立以來至今仍沒有實現正收益。截至2025年9月22日,自2021年9月7日出任基金經理以來,單秀麗的任職總回報低至-32.29%,年化回報率為-9.19%,回報排名落后至1899/2162。
據新經濟e線瞭解,基金年度業績情況也表明,貝萊德中國新視野A最近一年、最近二年、最近三年均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分別為28.07%、5.50%、-22.33%,同類排名分別落后至3783/4399、3298/3841、2994/3168,而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30.95%、18.16%、16.30%。
從基金今年二季報持倉來看,截至二季度末,基金重點配置了銀行、醫藥生物、非銀金融、基礎化工和電力設備。二季度基金行業配置方面的調整主要集中於:增加了銀行和創新葯的配置,降低了電子、通信和商貿零售的配置,同時優化了非銀金融配置。二級市場上,被其減持的電子、通信正好是今年三季度以來表現突出的板塊之一。這或許也解釋了今年來基金業績表現不理想的原因。
同樣,由其出任首發基金經理的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A至今也未實現盈利。截至2025年9月22日,自2022年1月21日成立以來,其任職回報為-7.35%,年化回報為-2.06%,回報排名1447/2588。
另據該基金披露的2025年第2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投資組合在創新葯、新消費等景氣行業中適度參與並逐步獲利了結,並降低了在港股金融板塊的配置。同時,組合在市場關注度相對較低的方向選擇了一些估值水平安全邊際較高、基本面邊際築底回升的投資標的逐步增加了配置,以及在泛科技製造領域也保留了一定的投資敞口。
就基金年度業績情況而言,儘管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A要好過貝萊德中國新視野A,但仍跑輸了同期業績比較基準。該基金最近一年、最近二年、最近三年的年度收益率分別為36.93%、22.47%、10.09%,同類排名分別為3226/4399、2255/3841、1694/3168,后者年度收益率分別為40.67%、39.03%、42.28%。
高層動盪下的規模困局
新經濟e線注意到,貝萊德基金不止是面臨基金經理頻頻流失、業績表現不佳的問題,公司高管也再現人事動盪,由此帶來的規模困局更是公司不得面臨的現實問題。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年內新成立4只基金且募集規模達36.56億元的情況下,公司基金規模不增反減,行業排名也一再退后。
對比往年數據可以發現,貝萊德基金規模瓶頸迟迟未能實現突破。Wind數據顯示,2023年底,貝萊德基金旗下7只產品總規模為80.42億元;到2024年年中,產品數量雖然增加了1只,但總規模卻遭到腰斬,一度跌至40.37億元;同年年底,貝萊德基金擴容至12只,總規模也實現100億的突破,達到107.85元;但到2025年中期,貝萊德基金總規模再度大幅下滑,縮水36.39%至68.60億元,公司行業排名也從去年年末138/203退后至147/198。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公司旗下產品中,只有貝萊德中國新視野一隻基金的規模超過10億,達到22.53億元。除此之外,超過5億的產品還有貝萊德中債0-3年政策性金融債、貝萊德安澤60天持有、貝萊德富元添益和貝萊德滬深300指數增強,規模分別為9.59億元、8.33億元、5.64億元和5.34億元。
據新經濟e線瞭解,在貝萊德基金規模困局背后,公司高層也持續動盪。拉長時間線看,從2023年就已開始。2023年7月,公司原副總經理張鵬軍因內部工作安排離任;同年8月,公司原董事長湯曉東因個人原因官宣離職,由總經理張弛代行董事長職務。
2024年,公司高層動盪態勢加劇。2024年2月,原貝萊德建信理財總經理範華出任貝萊德基金董事長一職,兼任貝萊德集團中國區負責人;同月,公司首任總經理張弛也因個人原因離任總經理職務。張弛算得上是貝萊德基金元老級人物,早在2020年貝萊德基金成立時就加入了。2024年3月,公司原督察長陳劍升任總經理;7月,公司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陸文傑因工作調整離任;8月,謝超任督查長。
今年以來,公司原副總經理洪霞和總經理陳劍兩位高管又相繼宣告離任。公開資料顯示,洪霞曾任上投摩根基金渠道業務總監兼國際業務部總監、海富通基金業務管理部總經理、富國基金高級渠道經理、上海市分行客户服務主管。洪霞在貝萊德基金任職期間,主要負責市場與運營板塊,並主導構建了貝萊德基金在中國的零售渠道體系。
而陳劍在加入貝萊德基金之前,歷任華夏基金法律部行政負責人、執行總經理、法律監察部行政負責人、風險管理委員會委員,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法律部負責人,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法律顧問,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律顧問等。
今年3月14日,郁蓓華正式接任陳劍的總經理一職。郁蓓華曾任浦銀安盛基金總經理,並曾兼任旗下子公司上海浦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郁蓓華有着深厚的招商銀行系統工作背景。7月4日,劉映洲升任公司副總經理。劉映洲於2023年3月加入貝萊德基金,2023年 5月任首席信息官。劉映洲曾任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信息技術部總監、微軟(中國)有限公司企業服務部顧問。
對此,有觀點認為,貝萊德基金的規模困局,折射出外商獨資公募在華發展的深層矛盾。一方面,其產品佈局與中國投資者偏好存在錯位,如貝萊德中國新視野等早期產品自成立后的大幅虧損嚴重拖累了品牌信任度;而另一方面,頻繁的高管變動加劇了管理動盪,由於管理層的不穩定性,使得公司投資策略難以持續貫徹下去。可見,外商獨資公募的本土化改造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爆料/投稿/合作:netfin888@126.com,並留下您的聯繫方式。轉載需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新經濟e線為胡潤百富優秀財經自媒體。新經濟e線已入駐今日頭條、雪球、一點資訊、新浪財經頭條、搜狐號、百度百家、企鵝號、網易號、和訊名家、螞蟻財富社區、同花順同順號、東方財富財富號等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