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先為達生物衝刺港交所:騰訊、IDG是股東 GLP-1產品預計2026年上市

2025-09-23 16:05

  中新經緯9月23日電 (王玉玲)近日,杭州先為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先為達生物)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説明書,申請主板上市。

  先為達生物是一家生物醫藥公司,核心產品為埃諾格魯肽注射液,這是一款cAMP偏向型GLP-1受體激動劑,用於治療超重/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

  此前,同樣以 GLP-1受體激動劑為核心產品的銀諾醫藥8月15日在港股上市,首日收報每股57.25港元,相比每股18.68港元的發行價股價漲幅超2倍,被稱為「減肥藥新貴」。截至發稿,銀諾醫藥報每股41.48港元,跌1.61%。

核心產品預計2026年上市

  招股書顯示,先為達生物核心產品埃諾格魯肽注射液已遞交在中國的超重/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兩項適應症的BLA(上市許可申請)。先為達生物預計該藥物於2026年商業化上市。

  先為達生物稱,根據臨牀數據,埃諾格魯肽注射液在中國超重/肥胖症患者中實現15.1%的安慰劑調整后減重效果(女性平均減重17.6%),優於司美格魯肽(8.5%),並以更低劑量(2.4mg對15mg)達到替爾泊肽的療效。

  對於埃諾格魯肽注射液的商業化問題,先為達生物一方面在組建商業化團隊,另一方面,也將部分地區商業化權益對外授權。

  先為達生物稱,計劃採取雙軌商業化策略,結合內部銷售及營銷團隊,同時與商業化服務機構及領先的線上平臺建立合作關係。根據營運策略規劃,超重/肥胖症產品將實施全渠道模式,糖尿病產品則聚焦醫院渠道。

  國際市場方面,2024年4月,先為達生物與韓國生物製藥公司inno.N訂立授權協議,將韓國開發及商業化埃諾格魯肽注射液的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M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適應症的權益授權給inno.N。先為達生物將按照實際生產及供應成本採用成本加成定價向inno.N收取費用。inno.N獨家負責埃諾格魯肽注射液於韓國的商業化,成本及費用自行承擔。

  從產品管線來看,先為達生物專注於針對肥胖症及相關疾病的創新體重管理療法。其將管線戰略分為三大層次,即將商業化的埃諾格魯肽注射液為第一層次產品。第二層次為口服治療創新葯物XW004和XW014,兩款產品均為cAMP偏向型GLP-1。第三層次產品是Amylin多肽類似物XW015及XW016、長效多靶點產品XW019和具有減重和保留肌肉量雙重效果的XW020。先為達生物稱,預計於2026年就第三層次四個資產提交臨牀試驗申請,並於其后啟動I期臨牀試驗。

  在招股書中,先為達生物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稱,體重管理及肥胖症相關併發症屬於全球增長最快的迫切醫療需求。全球體重管理藥物市場規模龐大且穩步增長,預計從2024年的1128億美元增長至2029年的1659億美元。

  先為達生物也提到了現在GLP-1市場面臨的激烈競爭。招股書指出,埃諾格魯肽注射液商業化監管批准時,預計將面臨來自跨國製藥公司的獲批藥物的激烈競爭,在全球範圍內還將面對臨牀開發階段在研藥物的潛在競爭。

普通股贖回負債達29億元

  由於目前還沒有商業化產品,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先為達生物僅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0.91億元收入,源於合作伙伴的首付款、研發服務與臨牀供應收入。利潤方面,先為達生物至今處於虧損中。報告期內,先為達生物虧損分別約為6.20億元、4.86億元和1.08億元。以此計算,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先為達生物累計虧超12億元。

  從費用來看,先為達生物研發開支包括了僱員成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折舊及攤銷開支及材料開支等,報告期內分別為4.56億元、2.84億元和0.65億元。

  報告期內,先為達生物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約為330萬元、1199萬元和401萬元。先為達生物稱,2023年到2024年銷售及分銷開支的大幅增長主要由於與被許可方的合作相關的專業服務開支增加;銷售人員數目增加導致僱員成本增加。

  此外,截至2025年上半年,先為達生物負債淨額約為20億元。對於產生大額負債的原因,先為達生物稱,負債淨額主要由於歷史外部融資產生的約29億元普通股贖回負債。

  根據招股書,先為達生物將股份確認爲按攤銷成本計量的普通股贖回負債,金融負債的賬面值的變化計入損益。

  報告期內,先為達生物的普通股贖回負債分別約為21億元、28億元和29億元,主要由於完成D輪融資以及每年累計相應的利息負債。

  不過,在招股書中,先為達生物表示,無義務自2025年6月30日起計未來十二個月內結算贖回負債,根據對預計現金流量的審閲,將有充足營運資金應付到期之金融負債及責任,維持自2025年6月30日起未來十二個月的營運。

  對於如何補充運營資金,先為達生物稱,或需通過公開或私募股權發售、債務融資、合作或其他來源取得大量額外資金以持續經營業務。

 騰訊、IDG是股東

  先為達生物成立於2017年8月,創始人是潘海,他現今擔任公司的董事長、執行董事。招股書顯示,潘海擁有逾20年的藥物開發經驗。2003年2月至2011年8月,他在跨國醫藥公司Amgen Inc.(安進)擔任首席科學家。此后,潘海在中國生物科技公司凱因科技負責研發。

  自2017年9月至2024年11月,先為達生物完成七輪IPO前投資。其中,在公司成立次月,先為達生物就拿到了pre-A輪融資,交易對價為0.6億元,投資機構為嘉興丹青投資合夥企業與杭州海邦羿谷創業投資合夥企業。

  通過多輪融資,先為達生物的投后估值在D輪后達到約49億元,是pre-A輪后約2億元投后估值的24.5倍。先為達生物的投資者包括諸多知名投資機構及企業,例如騰訊、IDG、愛美客、洲嶺資本、正心谷資本等。

  中新經緯注意到,愛美客曾參與先為達生物2020年進行的B輪融資,認購金額為0.25億元。但在2023年,愛美客將所涉註冊資本金額轉讓給Kingdom Team(IDG全資子公司),交易對價為相等於人民幣0.44億元的美元金額。

  (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