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16:41
耗時不到兩個月,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團完成了上市計劃。
9月23日,母嬰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團在港交所上市,開盤一度漲超41%,股價突破100港元/股,隨后漲幅有所收窄,午后 13:30 左右開始,股價開啟持續拉昇行情,一路走高並在高位保持相對平穩狀態。
截至發稿,股價漲約44.66%,總市值約93.47億港元。
從上市進程來看,不同集團於2025年8月15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遞交材料后未滿一個月,便順利通過港交所聆訊;而在遞交招股書剛好滿一個月時,不同集團正式啟動公開招股環節。最終,從提交招股書到完成上市,整個過程耗時不足兩個月。
晶捷品牌諮詢創始人、品牌戰略專家陳晶晶表示,不同集團在港交所掛牌,基石投資者認購1,500萬美元,為發行背書,也釋放出機構對其估值與增長前景的信心,這一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定價和后市表現。公開發售部分孖展超額認購16.4倍,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顯示市場對「高端母嬰+新消費」題材有興趣,但熱度未至極致,或説明投資者認可賽道剛性與成長性,同時也感受到定價門檻較高。
「但從基本面來看,不同集團的增長路徑在PHIP中已出現微妙變化。」陳晶晶指出,不同集團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4.7%,顯著低於過去動輒50%以上的高速增幅;與此同時,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超70%,盈利拐點逐步顯現,但這種改善能否延續仍待考驗。
「更關鍵的是,BeBeBus的增長仍高度依賴營銷,銷售與推廣費用佔比超過三成。投資人尤為關心的CAC/LTV健康度,公司尚未給出明確披露。如何在降低獲客成本的同時維持復購率與客單價,將決定這條資本市場故事能否延續。」陳晶晶説道。
公開資料顯示,不同集團成立於2018年,2019年推出專注於中高端育兒產品的設計與銷售的自有品牌BeBeBus,BeBeBus成立僅五年時間就已成長為中國育兒產品市場內的知名品牌。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的GMV計,BeBeBus在中國面向中高端消費者的耐用型育兒產品品牌中排名第一。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不同集團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07億元、8.52億元、12.49億元,雖連續兩年實現增長,但其增速已呈現逐步放緩態勢,2023年同比增幅為68%,2024年則降至46.56%。
進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增長進一步放緩,當期實現營業收入7.26億元,同比增速僅為24.74%,較此前兩年的年度增速大幅收窄。
淨利潤方面,不同集團的增長節奏同樣有所放緩。2022年至2024年,公司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0.21億元(虧損)、0.27億元、0.59億元,2023年憑藉扭虧為盈實現228.24%的高同比增幅,2024年淨利潤同比增速則回落至114.94%。
2025年上半年,不同集團歸母淨利潤為0.49億元,同比增長72.14%,增速較2023年、2024年進一步顯著下降,增長動能有所減弱。
產品價格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BeBeBus嬰兒推車及配件、兒童安全座椅、嬰兒腰凳、睡眠場景嬰兒牀、嬰兒睡袋、枕頭、餐椅的平均售價分別為1444元、2183元、438元、3253元、213元、257元、730元。
另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港交所對高端母嬰賽道企業展現出較高關注度,相關企業的上市進程也因此顯著提速。
類似的還有「母嬰營養品第一股」紐曼思。
公開資料顯示,紐曼思成立於2002年,總部位於中國北京,是國內母嬰營養品領域的標杆企業,專注於高品質營養補充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作為國內最早引入藻油DHA的品牌,紐曼思在藻油DHA領域深耕二十余年,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3年其藻油DHA產品以20.5%的市佔率位居國內品牌首位。
紐曼思品牌定位高端,目標客羣為注重科學育兒的高收入家庭。以旗下藻油DHA為例,國產健字號產品單價約4-5元/粒,進口系列可達8-9元/粒,顯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約2-3元/粒),體現高端溢價。益生菌與維生素產品價格區間為99-599元,與國際品牌如Culturelle、NordicNaturals持平。
上市進程方面,紐曼思亦展現出極具效率的推進節奏。
從時間線上看,紐曼思於2024年9月30日提交招股書,同年12月24日順利通過聆訊,繼而於12月30日啟動股票發售,最終在2025年1月10日正式完成上市。整個流程耗時不足四個月,充分體現了其上市籌備的緊湊與高效。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當前育兒市場正經歷一場深刻的品質革命,消費升級的浪潮不僅沒有放緩,反而在經濟結構調整與家庭價值觀變遷的雙重驅動下加速演進。越來越多的父母願意為孩子的健康、安全與早期發展投入更多資源,甚至不惜犧牲自身的消費預算。這種「向下傾斜」的家庭支出結構,使得母嬰市場成為一個極具韌性和增長潛力的「逆周期」藍海。
可參考的是,隨着2025年國家級育兒補貼制度落地,中國中高端育兒市場呈現了「逆勢擴容」態勢: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中高端育兒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從2020年的256億元增至2024年的340億元,預計2029年將高達509億元。
「長期來看,隨着Z世代父母逐步成為消費主力,他們對個性化、智能化、可持續性的追求將進一步推動母嬰產業的升級。」在江瀚看來,無論是智能監控嬰兒牀、AI輔食搭配系統,還是碳中和認證的環保嬰童服飾,技術創新與綠色理念將成為下一階段競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