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14:01
【文/兔主席】
特朗普在9月19日(周五)簽了個行政令,《Restriction on Entry of Certain Nonimmigrant Workers》(限制部分非移民工人入境),配合百萬美元「黃金簽證」(綠卡)計劃,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針對H-1B簽證,特朗普政府稱,此舉旨在打擊科技公司利用該簽證制度規避僱傭美國員工的行為。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對媒體解釋,表示:提高費用的目的是確保企業能夠「優先僱傭美國人,並確保入境人員都是頂尖人才」。
所謂的H-1B計劃由美國國會於1990年創立,允許企業臨時引進外籍員工。這個機制成了美國引進高技能外籍勞動者的主要通道——像亞馬遜、谷歌和特斯拉,都是該簽證的最大用户,最大的員工羣體來自印度(佔申請人員的70%),主要從事軟件開發、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等領域的工作。除了印度以外,中國也是很大的輸入國(佔申請人員的10%)。H-1B簽證持有者通過這個機制在美國工作生活,有相當比例的人會申請綠卡,最終獲得在美國的永久居留權。
對於美國科技企業來説,H-1B是引進(收割)全球人才的黃金機制,且從其他國家引進同等資歷的人才所需的薪資往往低於美國本土人才。但對於印度、中國等人口輸出國來説,這個機制導致的是人才在美國的流失,在人才和科技決定大國博弈成敗的今天來説,這個人才定向外流的管道就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因素了。
最后,對於美國本土勞動者——特別是MAGA支持者來説,他們認為這是美國大企業在利用技術簽證機制打壓和擠出本土人才——MAGA意見領袖斯蒂夫·班農一直稱H-1B簽證計劃是一大「騙局」;H-1B是一個高度敏感的議題,尤其因為在這個問題上,科技右翼與MAGA的基本盤存在根本分歧。
在主流媒體的帶動下,所有人都在傳,稱特朗普政府將對H-1B技術簽證徵收每年10萬美元的「年費」,由僱主繳交,而且不僅如此,這筆費用將針對新增的H-1B簽證申請者,也可能適用於所有已經擁有H-1B簽證的存量僱員——在美國,擁有H-1B技術簽證的人有70多萬,許多在美國已經停留十多年,一直在續簽,等着申請永居。
這個消息一出來,立即在科技界引起恐慌,因為,如果是每個人年費10萬美元的話,成本就太高了,大部分H-1B簽證支持的崗位的經濟邏輯將不復存在,這個H-1B計劃將被顛覆。大部分新增申請肯定要被暫緩,存量的勞工可能也得裁撤。聽到這個消息后,業內人士也大肆渲染,稱這個逆流將導致美國因此輸掉(和中國的)人工智能競賽。
與此同時,MAGA基本盤是很滿意的:針對H-1B簽證問題,MAGA和科技右翼、大企業一直針鋒相對:科技右翼堅定支持H-1B簽證,認為這是維持美國科技競爭力的必須;而MAGA素來反大企業大資本,認為這些科技企業與科技資本都是最后一秒「混」入MAGA運動的,政治初心十分可疑,而H-1B計劃的直接結果是損害美國本土勞動者的利益——因為對於大多數技術崗位來説,企業都可以在美國以外找到更容易的替代。
儘管MAGA基本盤里的很多人連大學文憑都沒有,多為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但他們仍舊非常排外,支持特朗普政府打壓高等學府的留學生計劃、打擊科技企業的H-1B簽證計劃。他們的邏輯是,只要這些面對外國人的留學機會和工作簽證計劃仍然存在,就會有無數的人源源不斷地從外國輸入美國,這樣,美國人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甚至由於考慮到來自印度和中國的競爭,他們從一開始就會放棄學習相關專業。所以,MAGA認為,要給美國人機會,要「美國優先」,就必須減少對國外人才的依賴。
針對這個議題,美國共和黨陣營已經吵了很久了。今年年初,代表科技右翼的馬斯克(和維韋克·拉瓦斯瓦米)還在特朗普政府班子里,兩人都堅定支持H-1B簽證(甚至妄議美國本土的教育文化),遭到MAGA的嚴厲批評。但最終,特朗普出人意料的站在科技右翼大企業一邊,認為H-1B簽證是個好東西。MAGA對此很有意見,認為特朗普被科技右翼所裹挾。
5月份以后,馬斯克黯然離開特朗普政府——雖然還有一幫科技企業和大佬(甲骨文、英偉達、OpenAI、安德里森·霍羅威茨、白宮的加密貨幣與AI沙皇戴維·薩克斯等)與特朗普及其團隊密切往來,努力地做特朗普政府的工作,但人們認為科技右翼對特朗普的影響終究是削弱了,所以,9月19日特朗普針對H-1B政策的行政令,很容易被MAGA們解讀為:在擺脫了科技右翼操持下的特朗普終於推出了一個讓基本盤滿意的政策,終於讓他的支持者得到了點甜頭。
但人們很快就失望了。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周末趕忙對特朗普的政策進行了澄清。以下為她發佈的內容(附圖):
有的人第一反應是,細節沒有敲定,白宮在科技界/企業界的倒逼之下,不得不向后退了。
但實際上,如果去看特朗普9月19日行政令的內容,會發現里面的內容確實正如卡羅琳·萊維特所説。這個政策講的確實針對目前在境外、擬申請H-1B簽證的增量人員,10萬美元是「a payment of」,面向接近於一次性的概念,但看不出是「年費」的概念。
然而,這個行政令/公告是用晦澀的法律語言寫成的,恐怕沒有幾個人仔細看過。第一撥報道此事的媒體,包括路透社、美聯社、BBC、華爾街時報等大牌主流媒體,都稱10萬美元是「年費」。看來媒體也沒有去細讀這個行政令,大概率是,他們聽信並依賴了特朗普、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及旗下的官員和幕僚等給出的不太嚴謹乃至錯誤的口頭解讀。但無論如何,最終是擺了一個烏龍。
所以,再強調一下,這10萬美元確實是針對增量申請者的,是一次性費用,也不會影響存量簽證持有者,同時,這個政策也是暫時性的,目前只管一年。
對於MAGA來説,這最終還是令人失望的:他們希望特朗普對H-1B簽證項目重拳出擊。有「10萬美元年費」這樣的要求,以及對H-1B技術簽證的所有增量和存量人員,不管境內境外,一攬子適用,因為只有達到這樣的嚴苛要求,纔可能真的對限制技術移民發揮效應。
如果只是對新增申請者一次性繳納10萬美元,那就「雞肋」了。畢竟H-1B簽證,批下來基本就是六年——一開始批三年,續簽三年,統共六年。大多人就是奔着六年期限去的,而且很多人在之后會繼續設法續簽,並申請永居。僱主往往也會給予配合。這就是為什麼很多H-1B簽證持有者在美國住了十多年,還在排隊申請永居的過程中。而按照這樣去分攤的話,一個員工10萬美元一次性成本可以分攤到六年甚至更長時間,這樣攤下來,一年的成本也就一萬多美元,對於大多數崗位來説,這個成本應該是可以承擔的——尤其是對於大企業來説。
歸根結底,憑藉這樣的政策,只不過是特朗普政府收了點錢而已,而且H-1B一年申請者十來萬,美國政府的收入也就是幾十億美元。
這就是和特朗普的「對等關税」一樣,基準10%的税率,哪怕提高到15%、20%甚至更高,也還不足以倒逼企業將產業回遷美國,因為這部分成本是可以消化掉的——而且會有相當一部分由終端消費者買單,最終,變成了包括消費者、進口商在內的各方給美國政府的變相增税。
當然,科技企業松了一口氣——所謂的新政只是在未來一年內的一筆額外增税;他們可以應對H-1B帶來的影響,不至於因此影響用人計劃。當然了,這里面,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是有區別的,大企業消化上升的成本的能力更強,對依賴境外技術勞工的中小企業則影響更大。因此,行業影響是不對稱的:有利於大企業、不利於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最終會加強行業集中度。
至於其他的國家——比如和H-1B相關度最高、面臨對美人才流失最為嚴重的印度,其實也希望看到美國政府出重拳限制人才引入,因為這樣就會減少印度的人才流失,會對印度利好。一次性10萬美元看上去增加了成本,實際一算不痛不癢,恐怕不能根本改變趨勢,這當然也會讓他們感到失望。
此外,企業未必要通過H-1B項目從海外招聘人才——它們可轉向更多已經在美國的申請者,例如已經在美國的國際學生(F-1/OPT轉H-1B,不受此費用影響)。只要留學生的渠道不封堵,美國可以繼續引進人才。
至於MAGA,最終是失望的。他們發現,搞了半天,特朗普政府的屁股還是牢牢地坐在科技界和企業界一側——而且是大企業、大資本。這當然是對MAGA基本盤的背離。雖然特朗普上任只有大半年,但對於大多數核心支持者來説,經歷了這麼多的事件,情況其實也很清楚了,特朗普只是開啟了MAGA運動,在精神上同情MAGA的基本盤,嘴上説得好聽,但歸根結底,他不是自己人,他被大企業、資本家、猶太金融精英所包圍,屁股終歸是坐在大企業和大資本一端的。到頭來,他推行的政策,大多數和大企業、大資本的利益相關,並嘗試通過一個美好的故事即「涓滴效應」自圓其説——只要大企業大資本賺到錢,他們就會僱傭更多的人,就能讓全體國民受益。
美國之所以有民粹右翼運動,之所以反對全球貿易,開始批判原教旨市場主義,就是因為這一套邏輯從來都行不通。換言之,他們是因為不再相信這個故事,所以才把特朗普這樣的人推上臺的。而上臺后的特朗普又再重複原來的故事。誰還能相信呢?
而所有代表美國未來的共和黨/保守派/MAGA領導人——從JD·萬斯、塔克·卡爾森到剛剛被刺殺的查理·柯克——他們和自己的左翼政敵們都知道,經濟上的自由主義、市場主義已經破產,誰能直面這個問題,嘗試並實際解決美國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誰就能奪取政治權力。最終是,誰能夠成功地提出某種讓美國公眾能夠接受的類社會主義制度,誰就能奪取美國的天下。
那麼,社會主義者會如何應對技術移民問題呢?要看到,本土勞工纔是最大的政治,如果美國政治撕裂,陷入內戰,那麼科技領先也就沒有意義了。所以,還是得讓老百姓高興。怎麼解決問題呢?
第一,確實得對H-1B增加費用,以軟性手段限制人才引入,因為外來人才確實會對本土勞動者的收入有一個抑制作用。這是美國進步左派都同意的;其次,要對大企業增税,因為他們是僱傭廉價外國技術勞工的最主要收益者。要讓他們把獲得的收益反哺社會;第三,要將引進外國人才獲得的額外費用/税收定向投入到針對美國本土勞工的社會政策與福利措施里,形成閉環。特朗普政府通過給H-1B簽證繳費,一年獲取區區50~60億美元,也不指明資金去向,當然無法讓基本盤滿意。
美國民粹右翼運動要向前發展,回到「初心使命」,需要一個真正能夠代表MAGA基本盤利益和遠景的領袖。而實際上,美國並不缺這樣的人。只需要等待特朗普離場。
也是時候可以總結一下,特朗普做了哪些違反MAGA初心的政策,甚至可以説,為什麼特朗普是「最不MAGA的MAGA政客」(unMAGA),以及為什麼説特朗普不符合特朗普主義。這也是我們下篇文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