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格林美,遞交IPO招股書,擬赴香港上市,摩根大通、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際聯席保薦 | A股公司香港上市

2025-09-23 13:3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025年9月22日,來自廣東深圳寶安區的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GEM Co., Ltd.(簡稱"格林美」)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格林美,其2010年1月22日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002340.SZ截至9月22日收市,總市值約人民幣382億元

格林美招股書鏈接:

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5/107697/documents/sehk25092201698_c.pdf

格林美,成立於2001作為關鍵金屬資源回收生產以及鋰離子電池回收行業的引領者,也是全球新能源材料製造行業的領先企業。公司以開採城市礦山的商業模式來「消除污染、再造資源」,圍繞自身業務的循環經濟形成涵蓋關鍵金屬資源、鋰離子電池及報廢汽車回收領域、新能源材料三大核心業務的綜合業務運營模式。

關鍵金屬資源

憑藉技術優勢,格林美從事關鍵金屬資源,涵蓋鎳、鈷、鎢、鋰、鍺、鈦、銅、錳、金、銀、鉑的回收利用。公司是開發鎳、鈷及鎢冶煉技術及應用濕法冶金技術生產MHP(氫氧化鎳鈷,一種鎳中間產品)及其他相關中間品的行業先驅之一,並開發出全球最大的紅土鎳礦高壓釜,生產的MHP質量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格林美與產業合作伙伴攜手,主導在印度尼西亞打造了生產基地,該基地MHP年產能達15萬噸。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關鍵金屬資源行業,格林美在鎳、鈷、鎢資源回收方面於中國排名第一,按2024年MHP權益產量計,格林美位列全球前三;

鋰離子電池及報廢汽車回收領域

格林美從第三方採購退役鋰離子電池,同時也對報廢電動汽車(EV)的鋰離子電池進行回收處理。部分電池透過梯次利用方式實現再利用,其余電池則經拆解處理,生產用於電池製造的金屬中間產品,例如黑粉、磷酸鋰、磷酸鐵及碳酸鋰。此外,格林美還回收處理報廢汽車,涵蓋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對車身進行拆解並回收其中的金屬資源。

目前,格林美已與全球超過1,000家汽車企業及電池製造商建立合作關係,並在中國設立了6家鋰離子電池回收附屬公司,且均已納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MIIT)白名單。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回收量計,格林美在第三方退役鋰離子電池回收領域的國內排名位列第一。

新能源材料

依託自身先進的製造技術,以及與全球新能源材料行業頭部企業構建穩定的關係,格林美供應的產品主要包括用於鋰離子電池的三元前驅體、正極材料,以及用於3C電池的四氧化三鈷。目前,格林美已與全球前十大鋰離子電池企業中的九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以2024年出貨量計,格林美在三元前驅體及四氧化三鈷領域的全球供應量排名第二。其中在三元前驅體及正極材料方面,格林美擁有覆蓋NCMNCA全系主流產品的全面產品組合。於2024年,公司的高鎳產品及高電壓產品佔總出貨量的90%以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於2024年,格林美的8系和9系高鎳三元前驅體材料出貨量居全球市場第一。此2024年出貨量計算,格林美的四氧化三鈷佔全球供應量的20%以上。

格林美憑藉MHP生產、關鍵金屬資源回收、鋰離子電池回收三大業務的能力所形成的精煉中間體產能,有能力實現新能源材料生產所需部分關鍵原材料的自給自足的能力。截至2025630日,格林美在中國、印度尼西亞、南非共擁有13個生產基地。此外,公司對另外三個生產基地進行股權投資。

格林美建設的循環工廠與核心業務先后被中國政府授予國家綠色工廠、國家循環經濟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城市礦示範基地、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等國家榮譽,並斬獲2018年達沃斯「全球循環經濟跨國公司獎」與2020年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綠色創新獎,被作為全球廢物再生成功案例載入世界知名《自然》雜誌,被聯合國認定為POPPTS減排的示範企業,確立了公司在全球循環經濟的領導地位。

股東架構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9月16日,格林美在香港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

許開華先生、王敏女士夫婦分別持股0.13%、0.26%,以及他們通過深圳市匯豐源投資持股8.45%,通過控制豐城市鑫源興新材料持股0.18%,合計持股約9.02%;

其他A股股東持股90.98%。

董事高管

格林美董事會由7名董事組成,包括:

  • 4名執行董事:

許開華先生(董事長、總經理)

王敏(深圳市匯豐源投資執行董事)(許開華先生的配偶)

周波先生(常務副總經理)

潘驊先生(高級副總經理、董事會祕書、聯席公司祕書)

  • 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

潘峰先生(清華大學教授);

湯勝先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會計學教授)

陳穎琪女士(中國燃氣00384.HK總法律顧問兼公司祕書)

除執行董事外,高管包括:

張坤先生(高級副總經理)

穆猛剛先生(高級副總經理、財務總監)

蔣淼先生(高級副總經理)

婁會友先生(高級副總經理)

王強先生(高級副總經理)

彭亞光先生(高級副總經理)

張宇平先生(副總經理)

陳玉君先生(副總經理)

唐洲先生(副總經理)

馬琳女士(副總經理)

董躍斌先生(副總經理)

宋巍先生(副總經理)

華文超先生(副總經理)

王毅先生(副總經理)

許鵬雲先生(副總經理)

呂志先生(副總經理)

許定邦先生(副總經理)(許開華先生的侄子)

招股書顯示,在過去的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六個月,格林美的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293.92億、305.29億、331.998億和175.61億元,相應淨利潤別為人民幣13.32億、11.62億、13.28億和8.43億元。

格林美是次IPO的中介團隊主要有:

摩根大通、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致同爲其審計師;

廣東君信經綸君厚為其公司中國律師;

高偉紳為其公司香港及美國律師;

競天公誠券商中國律師;

年利達券商香港及美國律師;

越秀融資為其合規顧問;

版權聲明:所有瑞恩資本Ryanben Capital的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並在文首/文末註明來源、作者、微信ID,否則瑞恩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或公眾號平臺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更多香港上市、美國上市等境外IPO資訊可供搜索、查閲,敬請瀏覽: www.ryanbencapital.com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