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12:03
更多分析師加入看多更多貴金屬行列。
美聯儲降息預期、避險需求疊加投資熱情,推動金價在今日(23日)亞太交易時段再創3749.27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白銀也連續上漲三日,逼近44美元/盎司的逾14年新高。市場正密切關注白銀能否突破1980年1月的歷史收盤高點48.70美元/盎司。
金銀比翼同飛之際,以大宗商品全球主管馬克西米利安·萊頓(Maximilian Layton)為首德花旗策略師團隊預測,「在美聯儲新鴿派領導層在2026年5~6月上任的前景、美國實際利率下降及美元承壓的推動下,黃金和白銀的牛市行情將進一步擴大,並最終在2026年延伸至銅和鋁領域。」
金價又又又創新高,開啟長牛模式
金價今日微漲至3749.27美元/盎司,此前兩個交易日連續上漲。
本輪金價上漲最直接的引擎,無疑來自於市場對美聯儲將進一步降息的強烈預期。雖然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仍強調未來降息路徑將保持謹慎,但市場仍預計美聯儲未來將大幅降息。
瑞士寶盛新世紀思維研究主管曼克(Carsten Menke)在降息前后對一財記者表示,過去幾周,貨幣政策無疑是投資需求增加的主要推動力,短線交易員與市場跟風者擔心自己會錯過這一波上漲,進一步推動了投資需求的增長。同時,美國經濟正顯示出明顯的降温跡象,提高了市場對美國降息和美元走軟的預期。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持續施加壓力,市場擔心美聯儲的獨立性。此外,除了投資需求增加的強勁支撐外,我們預計在當前的季節性疲軟之后,央行將重新加強購買。因此,我們堅持對黃金持建設性看法。
美聯儲上周降息25個基點后,上周五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有量以三年多來最快的速度增長。美元指數周一下跌0.36%,回吐了上周五全部漲幅,結束三連漲。由於黃金以美元計價,美元的疲軟使得持有其他貨幣的投資者購買黃金的成本降低,從而擴大了全球範圍內的需求。
本周,鮑威爾當地時間周二的講話和周五的核心PCE通脹數據將成為關鍵驗證點。若鮑威爾釋放温和信號或PCE數據表現疲軟,無疑將為這把「降息預期之火」再添乾柴,進一步推動金價。
降息預期之余,黃金上漲堅實的「硬核」邏輯——全球不確定性下的避險需求也仍在。Kitco Metals的分析師瓦卡弗(Jim Wyckoff)稱,在政治和經濟前景不明的時期,黃金作為非主權信用的實物資產,保值和避險屬性尤為珍貴,這種需求是結構性的、持續的。
值得一提的是,黃金本輪上漲的同時,美股,特別是科技股也同步上漲,實為罕見。美股三大指數連續創下收盤新高,通常意味着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理論上不利於避險資產黃金。但當前市場似乎處於一種「金發姑娘經濟」與「避險擔憂」並存的複雜狀態:一方面,降息預期支撐了風險資產估值。另一方面,對經濟前景潛在的深層憂慮,如勞動力市場風險,又讓投資者不敢完全放棄黃金避險。
Pepperstone Group的研究主管威斯頓(Chris Weston)在周二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投資經理和交易員可以,也正在用黃金的長期敞口抵消他們在美股上的投資敞口。鑑於黃金與其他主要資產類別的相關性較低,且其漲勢肉眼可見,這種選擇是合情合理的。」
花旗策略師團隊在最新研報中表示,目前黃金牛市幾乎萬事俱備,預計黃金未來三個月內將升至3800美元/盎司,在2026年第一季度達到峰值。看漲情景(滯脹和美聯儲獨立性擔憂加劇)下,黃金甚至可能突破4000美元/盎司。但看跌情景(經濟平穩運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緩解)下,金價可能回落至3400美元。
銀價同飆,機遇風險共存
倫敦現貨白銀價格今日也持續在44美元/盎司的2011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附近徘徊,連續三天上漲。今年累計漲幅已超過40%。不僅國際銀價,上海期貨交易所滬銀期貨主力合約價格突破1萬元每千克關口,創下近13年以來新高,今年累計漲幅已經超過30%。
白銀銀價相較於金價較便宜,在美聯儲降息預期下,受到看漲期權交易的支持。上周五,IShares Silver Trust期權的日交易量飆升至120萬,為2024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看漲期權也飆升。由於美聯儲放松貨幣政策、各國央行增持儲備,以及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維持了對避險資產的競購,黃金和白銀一直是今年表現最好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
曼克對記者表示,伴隨金價上漲,對白銀目標價也有所上調,並對白銀轉持建設性看法。他分析稱,銀價上漲背后有雙重邏輯:一是白銀同樣具備貴金屬的金融屬性,美聯儲降息等政策也利好白銀的金融屬性,金價走強自然會對銀價產生比價效應和板塊聯動效應;二是白銀擁有很強的工業屬性,尤其在電子、光伏、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
根據世界白銀協會的數據,2024年白銀下游需求中,工業、珠寶首飾、投資分別佔比58%、18%、16%,其中屬於工業的光伏領域佔比17%。此外,還有市場人士補充稱,伴隨中東衝突、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推升避險需求,白銀成為「黃金平替」。金銀比此前高達100:1,高於歷史均值60~80,意味着白銀估值嚴重偏低,存在補漲空間。
但在看好的同時,分析師也提示了白銀相較於黃金的投資風險。「市場對美元走軟和美國降息的押注,應會進一步推動銀價上漲。鑑於近期白銀投資需求的增加,短期風險也更可能偏向上行。」但曼克提示稱,「由於白銀市場的規模不到黃金市場的十分之一,相對更少的資金便可推動價格發生變化,這使得白銀市場更易受到急劇波動的影響。換言之,比起金價,我們會擔心銀價走或將最終打壓工業白銀需求的風險。2010、2011年的白銀投機狂潮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彼時的銀價飆升導致白銀需求停滯了十多年。」基於此,他認為,總體而言,從風險回報的角度來看,黃金更適合用於實現投資組合多樣化,而白銀因其波動性更適用於投機情景。
新一輪貴金屬狂潮?
而金銀比翼齊飛之際,更多貴金屬也被看好。花旗集團策略師在最新研報中預計,黃金和白銀的牛市將在2026年擴展至銅和鋁,貴金屬市場正迎來一輪新的上漲周期。對於鋁,未來6~36個月是「強烈看漲」時期,任何價格回調都是「長期買入的絕佳機會」。對於銅,預計未來6~12個月銅價格將達到12000美元/噸,較當前水平上漲約20%,看漲情景下甚至可能達到14000美元/噸。
花旗分析稱,貴金屬價格上漲受多種周期性和結構性因素共同推動。周期性因素包括美國勞動力市場持續疲軟,引發經濟增長擔憂;關税政策可能對美國及全球經濟構成壓力;市場對美國債務水平和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加劇。結構性因素包括美元走弱預期增強,尤其是在2026年5~6月美聯儲可能迎來更鴿派領導層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和能源轉型等新興行業需求激增,推動銅和鋁等工業金屬需求;中國對鋁產能的嚴格限制進一步收緊全球供應。此外,該行認為,《美麗大法案》等刺激政策預計將在2026年上半年逐步生效,通過向家庭和企業資本支出注入資金,改善美國和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這種情景類似於2007年末~2008年初的寬松周期,會進一步推高金屬價格。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今日發給一財記者的機構觀點也表示,供需缺口將驅動銅價上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已突破近期9500~9900美元/噸的盤整區間,交投接近10000美元/噸。供應增長受限以及一系列礦山中斷事件支撐了此次上漲。此外,美國擬將銅納入《關鍵礦產清單》草案,以及美元走弱,也助推了銅價上漲。」該行寫道,「接下來,我們維持供應預測不變,預計今年供應僅增長1.3%,預計今年銅供需缺口約為53000噸,明年擴大至87000噸。考慮到供需缺口及美元5%左右跌幅預期,我們將2026年銅的目標價定為11000美元/噸。」
責任編輯:韋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