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13:06
早期消費投資,又賺得盆滿缽滿。
作者丨孫媛
剛剛,「母嬰消費科技第一股」誕生。
9月23日,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團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發行價為71.2港元/股,開盤價為100.4港元/股,較發行價漲近41%,隨后股價有所滑落。
截至午間休盤,股價為88.65港元/股,總市值80.45億港元(約合73.63億元)。
根據招股書,不同集團是一家專注於設計並銷售育兒產品的中國公司,於2019年推出的首個品牌BeBeBus,一直專注於服務中高端消費者,並已成長為中國育兒產品市場的知名品牌。
2024 年,中高端育兒產品市場佔整個育兒產品市場的份額為23.6%。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GMV計,2024年,在中國中高端育兒產品市場中,BeBeBus在中國育兒產品品牌中排名第二,擁有4.2%的市場份額。
從發家史來看,BeBeBus的崛起繞不開創始團隊對母嬰中高端市場的深度洞察。
2018年11月,汪蔚創辦的布童科技於中國成立,第二年5月,CEO沈凌便以聯合創始人身份加入。
當時,沈凌敏鋭地觀察到,靠嬰兒人口紅利「吃飯」的嬰童市場,不僅賽道正變得越來越擁擠,且機會也在變少,不過,人們的消費力卻在提升。
一方面,90后、95后習慣線上購買、對價格不敏感、對新品牌有開放心態;另一方面,特別是年輕女性,選擇產品重點是「我喜不喜歡」,而幫寶寶買東西也相當於給她們自己選一個禮物。
基於這些判斷,沈凌加入的同年,公司推出BeBeBus、並戰略性地定位為高端品牌,主要吸引注重品質、功能及美觀(大過成本)的家庭。
也正是這一步,讓一直強調社交營銷、內容營銷的BeBeBus,作為新鋭品牌快速佔領了用户心智,並從最初的嬰兒推車、兒童安全座椅、嬰兒牀、餐椅四大核心產品,逐步延展到親子出行、親子睡眠、親子餵養及衞生護理四大關鍵場景。
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實現強勁增長。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分別錄得收入5.07億元、8.52億元、12.49億元及7.26億元,期間,2023年和2024年收益增長率分別達68.0%和46.6%。
按產品類型劃分,公司收入分別來自於出行場景、睡眠場景、餵養場景和嬰兒護理場景,2024年,各收入佔比分別為46.9%、16.7%、5.9%和30.5%。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絕大部分收入均來自於中國,通過廣泛、多元化的銷售網絡銷售產品,將線下和線上渠道相結合,以觸達廣泛消費者。
其中,線上渠道為主要收入來源,2024年,來自線上渠道的收入和來自線下渠道的收入分別佔比74.3%和25.7%。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線上渠道復購率分別超過20.1%、31.0%、40.9%及40.2%。
同期,公司毛利分別為2.42億元、4.27億元、6.29億元及3.59億元,毛利率為47.7%、50.2%、50.4%及49.4%;經調整純利(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為980萬元、5920萬元、1.11億元及7800萬元。
此外,公司的EBITDA(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為3340萬元、1.09億元、1.64億元及1.11億元,同期經調整EBITDA(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為3880萬元、1.16億元、1.91億元及1.28億元。
於往績記錄期間各年度/期間,公司包含至少一件核心產品的訂單的平均交易金額保持在2,400元以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所有線上渠道擁有約3.5百萬名會員。
當然,公司業績的狂奔,也讓BeBeBus闖進了VC們的心房。
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公司分別完成A輪、A+輪和B輪融資,天圖投資、經緯創投、高榕創投、泰康人壽紛紛進場,投資金額分別為3002萬元、3627萬元和1.4億元,一舉把公司估值從3億升至20億元,僅一年不到就估值上漲567%。
其中,三輪融資中,高榕創投合計投近4786萬元,天圖投資合計投近4355萬元,IPO后,高榕創投持股8.61%,天圖投資持股8.13%,分別位列第一二大機構股東。
按照今日午間休盤市值73.63億元測算,高榕創投、天圖投資持股價值分別為6.3億元、6億元,這個IPO,二者賬面浮盈高達12.2倍和12.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