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存儲控制芯片行業技術核心、市場規模與競爭格局

2025-09-23 11:23

(來源:普華有策)

存儲控制芯片行業技術核心、市場規模與競爭格局

1、存儲控制芯片行業概況

存儲控制芯片是存儲產品的「大腦」,承擔中樞控制核心作用:一方面前承存儲接口處理主機指令,控制NANDFlash存儲單元的電能存儲與釋放以實現數據讀寫擦除,還可作為「中央轉換器」適配不同存儲協議,降低存儲顆粒開發難度;另一方面通過壞區識別與數據糾錯,彌補NAND因立體堆疊技術產生的瑕疵,適配不同品質顆粒以提升存儲產品性能、良率及價值;同時通過均衡擦寫與讀寫調度,平衡存儲單元負荷,延長存儲顆粒使用壽命。

2、存儲控制芯片的市場空間

據統計,2022年度存儲控制芯片市場規模約45億美元,其中NANDFLASH存儲顆粒廠的存儲控制芯片市場份額約23億美元,佔比51%;第三方存儲控制芯片廠商的市場份額為22億美元,佔比49%。預計到2027年存儲控制芯片的市場規模約59億美元,市場規模的複合增長率為5.37%,整體呈持續上升趨勢,具體如下圖所示:

2022-2027年度存儲控制芯片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存儲控制芯片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1)數據爆發驅動存儲市場需求持續擴張

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加速,全球數據總量呈現指數級增長態勢。預測至2028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到393.8ZB,較2018年水平實現9.8倍的顯著增長;2024-2028年間產生的數據量將至少達到過去十年(2014-2023)數據總量的2.2倍,約為過去五年(2019-2023)數據總量的2.9倍。

作為數據存儲的核心載體,存儲器在實現數據價值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其中,NANDFlash憑藉其在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儲領域的技術優勢,已成為當前主流的存儲解決方案,為大規模數據存儲提供了高性價比的技術路徑。作為NANDFlash存儲系統的核心組件,存儲控制芯片將隨着數據存儲需求的持續增長而迎來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2)國產化進程為存儲控制芯片企業創造戰略機遇

當前國際競爭格局日趨複雜,推進集成電路產業"自主、安全、可控"發展已成為國家信息安全戰略的重要支柱。全球NANDFlash存儲顆粒市場呈現高度集中特徵,三星、鎧俠、西部數據、美光科技和SK海力士五大廠商合計佔據超過90%的市場份額。

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政策的持續推動下,我國存儲產業國產化進程顯著提速。以長江存儲為代表的本土存儲顆粒製造企業正快速縮小與國際領先企業的技術差距,為構建國產自主可控的存儲產業鏈奠定了堅實基礎。隨着長江存儲等企業在3DNAND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國存儲產業正迎來自主可控發展的關鍵機遇期。這一趨勢將為存儲控制芯片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國產廠商創造重大發展機遇,推動形成完整的存儲產業自主可控生態體系。

(3)存儲技術演進對控制芯片提出更高要求

存儲控制芯片通過精確調控存儲顆粒中存儲單元的電荷存儲與釋放過程來實現數據的寫入與擦除功能。為實現更高的存儲密度,存儲顆粒技術持續向更高製程和更復雜結構演進,主要體現在兩個維度:其一是在二維平面上增加存儲單元的堆疊層數(如從SLC發展到MLC、TLC、QLC,對應單單元存儲容量分別為1bit、2bit、3bit和4bit);其二是在三維空間實現立體堆疊(3DNAND技術),從而顯著提升單位晶圓的存儲密度。

然而,存儲密度的持續提升也帶來了技術挑戰:數據錯誤率和丟失概率顯著增加,存儲單元的使用壽命大幅縮短。以QLC架構為例,雖然其單單元存儲容量達到SLC的4倍,但使用壽命僅為SLC的1%,且對數據糾錯能力的要求從1-4bit大幅提升至288bit。這些技術挑戰對存儲控制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更精準的壞區管理、更強大的數據糾錯能力以及更優化的均衡擦寫算法,對芯片設計能力和固件算法優化都帶來了新的技術考驗。

4、行業競爭格局

(1)存儲顆粒原廠及第三方存儲控制芯片廠商各佔行業半壁江山

目前全球存儲控制芯片廠商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存儲顆粒原廠自研自用主控廠商,一類為獨立第三方主控廠商。存儲顆粒原廠自研自用的存儲控制芯片搭配自有的存儲顆粒直接加工為自有品牌模組產品出售,一般不單獨對外出售,存儲顆粒原廠主要包括三星、鎧俠、西部數據、美光科技、SK海力士等。獨立第三方主控廠商通常單獨對外出售存儲控制芯片,主要包括美滿電子、羣聯電子、慧榮科技、三地一芯、安國科技、點序科技、聯芸科技等。其中,羣聯電子既向市場出售主控芯片,同時也外採存儲顆粒搭配自身主控芯片形成自有品牌模組進行出售,形成「主控+模組」的運營模式。

(2)第三方存儲控制芯片廠商中,境外廠商美滿電子、慧榮科技、羣聯電子綜合市場佔有率行業領先

存儲控制芯片按產品類型可分為移動存儲控制芯片、固態硬盤存儲控制芯片和嵌入式存儲控制芯片。美滿電子、慧榮科技、羣聯電子屬於顯著領先的第一梯隊,三家廠商佔第三方存儲控制芯片廠商的份額合計約90%,產品覆蓋面廣,在各主要細分產品線均有產品佈局,且佔據各主要行業應用的高端存儲主控市場。

近年來,境內逐漸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存儲控制芯片廠商,儘管在高端應用場景及整體市場份額上與國際領先的廠商還有一定差距,但在部分細分產品的性能和指標上已經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部分產品出貨量和佔比快速提高。

行業內企業主要包括安國科技、點序科技、慧榮科技、得一微、芯邦科技等。

行業內主要企業基本情況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2025-2031年存儲控制芯片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涵蓋行業全球及中國發展概況、供需數據、市場規模,產業政策/規劃、相關技術、競爭格局、上游原料情況、下游主要應用市場需求規模及前景、區域結構、市場集中度、重點企業/玩家,企業佔有率、行業特徵、驅動因素、市場前景預測,投資策略、主要壁壘構成、相關風險等內容。同時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還提供市場專項調研項目、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市場佔有率報告、十五五規劃、項目后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PHPOLICY:GYF)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