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10:30
(來源:美港股觀察社)
9月22日,博泰車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泰車聯」,股票代碼:2889.HK)作為中國汽車智能化領域的領軍者,正式開啟港交所上市招股。此次招股,公司計劃全球發售1043.69萬股H股(視乎超額配股權行使與否而定),其中,中國香港發售股份104.37萬股,國際發售股份939.32萬股,招股時間為2025年9月22日至9月25日,招股價為102.23港元/股,並且將在2025年9月30日正式登陸港交所。此外,公司還引入了基石投資者,包括Horizon Together Holding Ltd.(由智駕領域龍頭企業地平線機器人-W(09660.HK)全資擁有)、Huangshan SP(為黃山市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及北京金控合作基金)、以及Smart Ventures Limited(香港養和醫院李氏家族旗下),它們計劃認購4.659億港元的發行股份,按照102.23港元/股的發行價計算,認購股份數達455.752萬股。
而在上市前融資階段,公司是唯一獲得一汽、東風及小米三家知名車廠聯合投資的汽車智能化賦能企業。已吸引眾多明星機構投資者和車企,此外,公司還獲得了平安、中科院基金、電動汽車百人會投資等行業權威機構入股。這些投資者的加持不僅為公司注入發展資金,更彰顯了市場對其技術實力與行業前景的認可。其中,部分車企投資者既是公司的投資人,同時也是公司的客户,為公司的業務發展提供了訂單支持。按2024年銷量計,中國前五大OEM中有三家採用了博泰車聯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博泰車聯在海外市場的重大突破
公司積極開拓歐洲及日韓等海外市場,並取得重大進展。除了上述車企外,某德國豪華車企與公司的合作令人期待,將進一步拓展公司在豪華車領域的影響力;公司與某國際知名車企達成合作,將觸角伸向全球海外市場,有望為公司帶來持續且可觀的收入增長。
博泰車聯與華為開展深度合作
根據市場公開資料,博泰車聯是開源鴻蒙工作委員會創始成員單位。在2022年,公司取得了與華為的專利交叉授權。根據灼識諮詢報告,博泰車聯是為數不多的提供基於麒麟芯片處理器和鴻蒙操作系統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此外,公司亦與華為合作,獲得了基於鴻蒙國產操作系統的國家級重大專項。
一、公司概況:深耕智能座艙賽道,構建全產業鏈能力
博泰車聯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上海,在南京、深圳、大連、沈陽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廈門、柳州等地佈局生產基地,形成了覆蓋研發、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佈局。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聚焦汽車智能化領域,是中國最早開發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區別於多數側重硬件的同行,公司通過「軟件+硬件+雲端服務」的一體化模式,為客户提供量身定製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滿足不同OEM及一級客户的多樣化需求,業務範圍已從國內市場逐步向國際市場拓展。
憑藉技術先發與持續創新,博泰車聯在行業內積累了顯著競爭優勢與亮眼成績。根據灼識諮詢數據,按2024年出貨量計,公司位列中國乘用車智能座艙域控制器解決方案第三大供應商,市場份額達7.3%,僅次於市場份額21.7%及10.4%的兩大頭部參與者;在高端市場,公司表現更為突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搭載高通第四代驍龍8295芯片(主流高端車規級芯片)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定點數量計算,公司在國內供應商中排名第一,成為高端智能座艙領域的核心玩家。技術層面,公司2013年推出中國首款由民營企業開發的車規級操作系統,2023年被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四部門聯合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兩項與智能座艙和網聯服務相關的自有技術創新獲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認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註冊發明專利數量在國內智能座艙和網聯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排名第一,技術壁壘持續增厚。
二、主營業務:雙業務協同,聚焦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博泰車聯的主營業務圍繞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與網聯服務兩大板塊展開,形成相互支撐的業務體系。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是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以域控制器為核心產品——作為智能座艙的「中樞系統」,域控制器集成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及硬件組件,可實現車輛交互控制、導航、增強現實平視顯示(AR-HUD)、駕駛員監控系統(DMS)、乘員監控系統(OMS)及信息娛樂等功能,是智能座艙的支柱性組件。公司為客户提供靈活的合作模式:客户可選擇「域控制器+操作系統+硬件組件」的集成解決方案,也可單獨採購域控制器、顯示屏、T-box等元件;除產品供應外,公司還為客户提供定製化研發服務,根據合約要求設計開發智能座艙產品或解決方案並收取服務費。
網聯服務作為補充業務,主要面向OEM客户,分為兩類:一是聯網支持服務,協助OEM向車主提供技術支援、道路救援及應急響應等服務;二是聯網平臺維護服務,包括基礎設施維護與服務應用程序維護,保障平臺穩定運行,目前已服務多家OEM,業務規模保持穩定。
從收入結構來看,域控制器貢獻收入最高,成核心增長引擎。根據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公司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中的域控制器收入從人民幣6.74億元增長至19.5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70.5%,佔總營收比例從55.4%提升至76.6%,是公司最核心的收入來源,也帶動整體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收入佔比從2022年的88.6%提升至2024年的95.5%,核心業務集中度顯著提高。
網聯服務收入規模保持穩定,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人民幣0.89億元、1.22億元、1.10億元,佔總營收比例維持在4.3%-8.2%之間,為公司提供穩定的收入補充。
三、財務分析:收入高速增長
財務方面,博泰車聯近年來市場份額穩定增加,在高端產品及海外市場方面積極拓展,收入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域控制器貢獻主要增量。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從人民幣12.18億元增長至25.5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4.9%,其中域控制器年複合增長率達70.5%;2025年截至5月31日止五個月,營收進一步增至人民幣7.54億元,同比增長34.4%,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域控制器出貨量的穩步上升及高端產品佔比的提升。2022年至2024年,域控制器出貨量從48.8萬台增長至91.5萬台,複合年增長率36.9%,2025年截至5月31日止五個月出貨量26.6萬台,同比增長20.4%。
四、競爭優勢:技術、模式與生態構建核心壁壘
在技術研發層面,博泰車聯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是行業內少數具備軟件、硬件及雲端服務全方位技術能力的企業。公司研發團隊規模龐大,截至2025年5月31日,研發人員達709人,佔員工總數的33.7%,2022年至2024年研發投入分別為人民幣2.77億元、2.35億元、2.07億元,持續的研發投入推動公司技術創新,不僅在智能座艙操作系統、域控制器(相當於智能汽車的智慧大腦)硬件設計等領域形成核心技術,還率先將高通驍龍8295等高端芯片應用於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技術實力得到行業認可,多項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為業務發展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業務模式與生態整合方面,公司差異化的「軟件+硬件+雲端服務」一體化模式形成獨特競爭優勢。與側重硬件的同行相比,該模式能為客户提供更全面、定製化的解決方案,滿足客户對智能座艙多樣化需求,增強客户粘性。同時,公司通過整合行業上下游資源,與高通、黑莓等核心供應商建立穩定戰略合作關係,例如與高通合作率先推出搭載驍龍8295芯片的解決方案,與黑莓合作基於QNX平臺開發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並應用於阿維塔等品牌車型;下游與國內前五大OEM中的三家建立合作,其中兩家同時採用公司網聯服務,強大的生態整合能力使公司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及時推出符合行業趨勢的產品及解決方案,鞏固行業地位。
五、行業前景:規模高速擴張,集中度逐步提升
從行業規模來看,中國乘用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受益於汽車智能化轉型加速、消費者對智能駕乘體驗需求提升及政策支持,行業規模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根據灼識諮詢數據,按收入計,中國乘用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行業規模2024年達人民幣1,290億元,預計2029年將增至人民幣2,995億元,2024年至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18.4%。細分領域中,域控制器作為智能座艙核心組件,市場需求增長尤為顯著,2020年至2024年,中國乘用車域控制器解決方案按出貨量計的滲透率從13.7%提升至44.1%,預計2029年將超過90%,行業增長空間廣闊,為博泰車聯等頭部企業提供良好發展機遇。
競爭格局方面,中國乘用車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行業目前參與者眾多,包括傳統一級供應商、新興技術公司及OEM自有研發部門,但市場集中度正逐步提高。隨着行業技術門檻提升、客户對解決方案一體化需求增強,具備全方位技術能力、穩定供應鏈及大規模量產能力的企業更具競爭優勢。目前,行業內少數頭部企業佔據較大市場份額,按2024年出貨量計,前三大供應商市場份額合計達40%左右,博泰車聯以7.3%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未來,隨着行業持續發展,具備技術、規模及生態優勢的企業將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博泰車聯憑藉技術先發優勢及穩定客户合作關係,且在高端域控制器領域具備領先優勢,有望在競爭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六、估值分析:上市估值明顯偏低,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此次上市,參考102.23港元/股的發行價格計算,公司上市后的總市值將會達到153.34億港元。根據公司最新12個月的總收入(24年6-12月及25年1-5月合計)為27.50億元人民幣(約30.03億港元)計算,公司上市后總市值對應的PS估值倍數為5.1倍。
在二級市場,公司的可比上市公司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上市公司,具體包括A股的德賽西威、華陽集團,港股的地平線、速騰聚創、黑芝麻智能、知行汽車科技以及美股的Mobileye、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及禾賽科技等,它們最新的PS估值中位數為13.04倍,參考這一估值,公司的合理估值為358.6億元人民幣,對比而言,此次上市的估值明顯偏低。而未來,隨着公司高端產品佔比提升推動利潤改善,以及收入規模擴大帶來的規模效應,公司盈利能力將持續改善,估值水平還有望進一步提升,為投資者提供長期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