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車車、致保、水滴、慧擇,保險科技集體出海掘金!

2025-09-22 20:39

(來源:21金融圈)

車車科技已明確出海戰略時間表,計劃於2025年第四季度啟動國際化進程。首批重點市場鎖定亞太與歐洲,隨后拓展至中東和拉美。

暖哇科技、致保科技、水滴公司、手回科技、慧擇控股等多家保險科技公司也有出海規劃。

本文首發於21金融圈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作者 | 孫詩卉

編輯 | 周炎炎

新媒體運營 張舒惠

近日,車車科技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在出海戰略上,公司已明確時間表,計劃於2025年第四季度啟動國際化進程。首批重點市場鎖定亞太與歐洲,隨后拓展至中東和拉美。

 此外,暖哇科技、致保科技、水滴公司、手回科技、慧擇控股等多家保險科技公司也均向記者透露了出海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慧擇控股旗下國際品牌Poni Insurtech已於近日成功取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頒發的金融顧問及豁免保險經紀牌照;近日向港交所遞表的暖哇科技董事長、CEO盧旻也曾公開表示,發展海外市場的確將是后續關注重點之一。

藉助企業出海東風

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出海進程加速,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30.8萬輛,同比大幅增長84.6%。

在2025中期業績發佈會上,中國人保副總裁、人保財險總裁於澤在談及接下來的公司規劃時,將在境外積極推動「新能源車險出海」項目,進一步擴大保險服務收入增量來源,作為其新能源車險戰略的重要一環。

2025年上半年,中國太保產險也攜手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MSIG)及中怡保險經紀,與國內多家頭部新能源車企達成戰略合作,成功實現泰國市場多批次保單落地。

與之類似,保險科技企業也看到了這一機遇。車車科技(CCG)創始人、CEO張磊坦言,公司的核心思路是「跟隨中國車企走出去」

張磊進一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依託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在海外的銷售網絡,車車科技能夠成為它們的數字化保險解決方案合作伙伴,一方面承接隨車而來的保單需求,另一方面以技術和數據沉澱構建海外護城河。

「模式上,我們計劃把在國內驗證成熟的新能源汽車保險服務平臺模式複製到海外,打造連接當地保險公司、經銷商、車企和消費者的樞紐。憑藉已打通的新能源車企保險服務入口,車車科技能為本地保險公司提供車險交易入口,打通投保與理賠接口,並輸出基於國內真實賠付經驗的定價模型,幫助當地形成承保能力。」張磊説道。

張磊透露,車車科技2026年海外業務以市場開拓和平臺落地為主;隨着首批重點市場(亞太、歐洲)落地並進入放量期,2027年海外業務有望貢獻10%以上的收入,成為主要增長引擎;到2028年,若合作網絡成熟,佔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車車科技上半年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車車科技的新能源車險新車保單量已突破81萬張,同比增長135.5%,對應的保費達到26億元,同比增長150.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當前保險科技出海主要看中全球市場增長潛力,尤其亞太、拉美等新興市場保險滲透率低但需求增長快。同時,多國政策鼓勵金融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利的准入環境。

AI賦能,暖哇、手回規劃出海

騰訊雲與霞光社聯合發佈的《AI in ALL 2025企業出海白皮書》指出,中國企業出海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數字變革及增長機遇。2025年,國產AI現象級爆發,在技術能力和商業模式的雙輪驅動下領跑全球。無論是AI Agent賦能業務效率躍遷,還是AIGC重構內容生產模式,從產業縱深到產品創新、從個性化服務到跨區域適配,AI正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全新增長引擎。

眾安保險常務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祕書王敏在近日的外灘大會上表示:「AI正在驅動一場深遠的行業結構性變革,商業價值的核心不再侷限於軟件工具本身,而是越來越多地體現在通過AI直接交付業務成果上。」

值得關注的是,由眾安保險孵化的AI科技公司暖哇科技於近日啟動港股IPO,該公司的定位正是國內最大的獨立AI科技公司。據悉,其主要使用多智能體系統「阿拉莫斯」及「羅布泊」提供AI承保及AI理賠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底,超90家保險公司採用其解決方案,包括2024年保費收入前十大險企中的八家。

暖哇科技董事長、CEO盧旻在此前接受採訪時透露,「發展海外市場將是我們后續的關注重點之一,會考慮把我們的科技能力逐步複製到某些更適合中國公司的海外市場。」

龍格指出,當前中國擁有技術應用領先性,保險科技企業在數字支付、風控模型等領域的經驗可複製向海外。另外,國內競爭飽和也驅動了保險科技轉向海外尋求增量。

無獨有偶,小雨傘保險經紀母公司手回科技(2621.HK)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光耀也在回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我們的戰略規劃中,通過兼併、收購和海外擴張實現增長是明確的發展方向之一。」

他指出,雖然具體的國際化戰略細節(例如首選市場、模式等)仍在規劃和探索中,但我們會審慎評估海外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尋求與集團現有優勢和能力協同的發展路徑,以期在全球保險市場中開闢新的增長曲線。

手回科技中期業績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手回集團繼續堅持科技投入,全面上線AI產品配置平臺,實現保險產品參數化配置及可視化編排。

慧擇、致保海外「排兵佈陣」

事實上,除了車車科技、暖哇科技和手回科技以外,還有不少保險科技公司已經先行一步,進入海外市場「掘金」。一位相關業內人士指出,保險科技公司出海能開闢新收入渠道,並擺脫國內同質化競爭。

在2025年4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專訪致保科技(ZBAO)獲悉,致保科技旗下馬來西亞拉布灣再保險子公司在2025年成功獲得當地再保險許可並將開展業務。

致保科技聯合創始人、CMO羅霄此次進一步向記者透露了更完整的海外規劃,他表示「海外市場將以東南亞為起點,逐步向歐美等主流地區拓展,依託國際化資源與優勢,為跨境企業、外籍人士等提供多語種、跨幣種的保險經紀服務,助力其應對跨境經營與生活中的風險挑戰。在海外市場拓展過程中,將根據不同地區的市場特點與監管環境,靈活選擇合作、佈局方式,深化與當地市場的連接,逐步擴大國際服務版圖。」

龍格認為,致保科技在東南亞通過再保險與經紀業務協同,營收增長顯著;嵌入式保險等模式在海外空白市場易獲客户,助力盈利模式優化。

水滴公司(WDH)則在2023年就在香港成立了持牌保險經紀公司——水滴金融。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指出,過去兩年水滴公司已經在香港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保險經紀服務體系和合作網絡,后續也會借鑑內地業務的經驗,探索產品端和運營端的創新點。面向未來,水滴將進一步發展國際化業務,持續關注海外保險市場的用户痛點和科技賦能機會。

此外,慧擇控股(HUIZ)董事長兼CEO馬存軍在今年年報期間表示,慧擇正穩步推進未來12個月內進入新加坡和菲律賓兩大新市場的計劃,努力實現2026年其國際業務收入佔比達30%的目標。

對於當前出海的最新進展,慧擇控股董事長兼CEO馬存軍透露:「慧擇旗下國際品牌Poni Insurtech已經成功取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頒發的金融顧問及保險經紀牌照。同時二季度越南子公司Global Care保費與總收入同比均實現超30%的增長。」

他表示,未來,慧擇將以AI為核心引擎,重塑中國保險行業生態與運營流程的同時,持續關注東南亞不同國家的市場潛力,積極探索數字化保險服務的中國方案輸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