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法航荷航集團中國攻略:強化連接優勢,擇機重啟增長

2025-09-23 09:05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 北京報道

「作為連接中國市場和總部之間的發言人,我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清晰向總部展示中國客户的動態和需求,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客户,」今年8月剛剛被任命為法航荷航集團大中國區新一任「掌門」的荷蘭人梵世傑(Steven van Wijk)於9月上旬接受《華夏時報》記者專訪時,對於未來幾年里如何使這家總部位於歐洲,並且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航空企業能夠繼續在中國、中歐之間乃至中國與全球範圍內的航空運輸交流繼續保持影響力,並在包括市場以及航線網絡等方面獲得進一步的增長,已經開始有了清晰的計劃和構想,「對於全球不同的市場來説,法航荷航是個強大的航空集團,擁有兩個強大的品牌,面對不同地區客户的需求變化,相信可以通過通暢的溝通渠道獲得信息並做出及時反饋。」

在進入航空業近二十年以來,除了在歐洲本土之外,梵世傑也像很多航空業管理人士一樣有着「漂泊」的歷程,曾經先后被外派至包括非洲以及美洲等地區,從事的業務也從工程技術部門到網絡規劃、商務運營等諸多領域。如今在競爭極為激烈的亞太地區執掌一方,除了可以預見的諸多挑戰和困難之外,「飛翔的荷蘭人」同樣也有更多的機會讓中國市場在法航荷航集團全球網絡版圖上刻下更深刻的印記。

連接優勢

作為長期以來在全球航空運輸業競爭領域佔據着重要地位的老牌航空企業,2004年由法國航空公司(下稱「法航」)和荷蘭皇家航空公司(下稱「荷航」)合併而來的法航荷航集團除了「繼承」兩個全球化的航線網絡之外,另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將歐洲兩個重要的航空樞紐巴黎戴高樂機場和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通過既有分工又能夠協同的方式進一步放大了競爭優勢。

「我們通過兩個強大的樞紐提供廣泛地連接,乘客既可以搭乘法航和荷航飛往世界各地,也可以通過在同一個旅程中選擇兩家公司的航班實現不同組合來豐富旅程的選擇。」梵世傑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作為全球較為鮮見的兩家體量相近航司通過合併重組在同一集團下以各自不同品牌運營的航企,在經過了漫長的「磨合期」之后,這種模式的優勢似乎也已經開始從諸多方面開始顯現。尤其是在運營期間相互「補位」的作用能夠避免航空公司在遭遇不可抗力航班取消等情況下,可以儘可能小地降低對旅客的影響。

比如本報記者過去幾年里曾經遇到過原計劃搭乘荷航航班前往阿姆斯特丹轉機前往另一個目的地,但在起飛之前遇到因天氣惡劣目的地機場航班大規模取消的情況,在接到航司預警之后只是按照官方指引通過手機客户端進行簡單的改簽操作,就將行程改成了搭乘法航通過戴高樂機場中轉的行程,並且整個行程耗費時間也並未比原計劃更長。

梵世傑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們非常擅長提供連接服務,比如荷航和史基浦機場一直以高效的中轉連接服務而聞名,法航則已經與法國機場集團、戴高樂機場開始合作推出一項名為‘Short Connection Pass,快速轉機通道’的高效轉機服務。」

按照法航公佈的「快速轉機通道」計劃,旅客如果在戴高樂機場轉機時間較短,將通過包括短信、郵件以及App等渠道推送通知,幫助旅客縮短安檢和邊檢等待時間,確保其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轉機。

法航每日運送旅客高達14萬,近半數經由巴黎戴高樂機場樞紐轉機。為方便旅客轉機,巴黎機場集團已開闢專用通道,並更新了多語種標識系統。其中更接近母語表達風格的中文標識一度還成為中文社交媒體上關注的熱點話題。

「我們在兩個樞紐機場都安排了專門講中文的工作人員提供幫助,這也是我們在服務上一個很好的優勢。」梵世傑對本報記者表示。

法航荷航集團連接優勢的另一個體現就是通過其兩大核心樞紐只經過一次轉機可以抵達更多的目的地,根據官方公佈的2025年夏季航班時刻表,荷航今年夏季可以提供飛往全球161個目的地,其中包括95個歐洲目的地和66個洲際目的地的網絡。相比2024年夏季航班計劃,荷航今年夏季的運力增長了4%。法航則可以提供飛往全球74個國家的近190個目的地的龐大國際航線網絡,航跡不僅遠至非洲、南美,更能夠深入太平洋、印度洋等區域的島嶼。

梵世傑以他此前在英國駐站的經歷為例,「在英國,法航側重於連接英國的大城市,而荷航在英國的網絡則更專注於小城市,我們提供從阿姆斯特丹飛往18個英國目的地的服務,同時也能夠將這些英國乃至歐洲的很多小城市通過連接到阿姆斯特丹來更方便地中轉至全球各地。通常我們會關注市場需求以及預期市場份額,同時還包括自己有足夠的資源支撐,實際上也是諸多因素之間實現平衡的考量,來決定是否將一個規模較小的機場連接進網絡,當旅客搭乘我們的航班通過這些小機場飛往世界各地,也為我們航線網絡中其他的航班帶來了價值的提升。」

這樣的網絡結構對旅客而言意味着通過更少的轉機次數抵達目的地,比如對於日益追求更加小眾目的地旅行的中國遊客,可能只需要經過阿姆斯特丹轉機就能直接到達加勒比海的聖馬丁、英國北部高地小城因弗內斯,甚至是遠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

「我們建立了一個非常平衡的航線網絡。這意味着如果一個地區的表現稍遜,比如需求下降,那麼另一個地區可以彌補。這也意味着如果一個地區表現不佳,我們可以減少那里的運力,並很迅速地將其轉移到其他目的地。這是一種擁有靈活性的同時,也保持長期穩定性的結合。而不是在某一個航季只提供飛往東方,然后又全部轉移到西方。需要長期保持平衡。在該航線網絡內,如果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或者經濟環境發生變化,我們可以稍作調整,將運力從一個地區轉移到另一個地區。」梵世傑表示。

擇機增長

對於法航荷航集團來説,目前在大中國區的航線網絡相比疫情前仍有所收縮。根據官方發佈的數據,2025夏季法航和荷航運營從4個目的地飛往戴高樂機場和史基浦機場的共42班客運航班。

「作為歐洲航空公司,由於繞飛俄羅斯使得航班的飛行時間增加了一到兩個小時。乘客乘坐法航或荷航,會比乘坐中國航空公司花費更多的時間。而且對於航空公司來説,飛行時長的加長需要攜帶更多的燃料。最重要的是,需要更多的資源:更多的飛行員,這意味着我們的運營成本比過去要高一些。所以這對我們中國航班的盈利能力產生了影響。」梵世傑坦言。

此前,不管是法航還是荷航都已經將在中國的網絡開始向一線城市之外延伸,比如法航曾經開通過巴黎-武漢之間的直飛航線,而荷航則更是長期經營如廈門、成都以及杭州與阿姆斯特丹之間的直飛航線。

在梵世傑看來,「目前的情況是,由於需要繞飛俄羅斯領空,這極大地影響了某些航班的成本和盈利能力。因此,我們暫時停飛這些航線。重要的是,我們仍然通過合作伙伴中國東方航空,在航線網絡內提供前往這些目的地的航班。所以,旅客仍然可以通過北京、上海轉機到達成都、廈門和杭州。未來一旦我們能夠再次飛越俄羅斯領空,能擴展航線網絡,並希望重新開通這些目的地,即便目前它們仍然處於暫停狀態。」

「我們的目標是增加航班數量。但需要一些市場條件,主要是能夠再次飛越俄羅斯領空,才能實現增長。這絕對是我所希望的。」梵世傑表示,「我們與中國相關部門保持密切聯繫,密切關注市場需求,並保持靈活性,以便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調整我們的航班計劃。同樣重要的是,我們繼續與我們的合作伙伴中國東方航空合作,進一步發展這種夥伴關係,以便提供更多歐洲和大中華區之間的連接,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實現增長。所以這就是我選擇‘連接和增長’作為優先級關鍵詞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我們始終在投資於中國客户的客户體驗。我們希望將最新的機上產品帶到中國市場。」

「我們總是與疫情前的水平進行比較,但中國和歐洲之間的基本市場仍然非常大且強勁,我對未來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在梵世傑看來,「法國是中國在全球的第三大貿易伙伴,荷蘭是中國在歐洲的第二大貿易伙伴。所以我仍然對中國市場,包括雙向貿易關係都非常有信心。中歐之間無論是休閒度假方面還是商務出行方面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法航與荷航去年在中國市場單位收入增長了6%,整體的航班客座率穩定在89%。這些都是非常健康的財務數據。」

在疫情之后,全球航空旅行發生了諸多趨勢性變化,中國的旅客出行習慣同樣也正在改變。對航空公司而言順應這樣的變化趨勢,在產品和服務方面做出適時調整也是能否在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手的重要因素。

梵世傑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旅客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此前傳統的大型旅遊團正在被很多小型旅遊團取代,在目的地的選擇上也開始從很多熱門城市開始變得更加多元化,比如遊客雖然仍然會去巴黎,但也希望體驗更多本地化的旅行體驗,深入到一些小城市或是遊客較少的目的地。另一個變化體現在高端休閒遊的比例上升,這也使得搭乘商務艙或是高端經濟艙的需求開始增加,法航與荷航也分別有對應的產品,也在所有的長途航班上推廣這類艙位。」

高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也使得航空公司大規模投資機隊以及客艙產品的更新換代。法航荷航集團在2023年訂購了50架空中客車A350系列機型,作為在遠程航線上取代機齡較大的A330系列以及777系列的選擇。

「我們正在接收更多的新機型,增加新一代飛機在機隊中的佔比,這也使得新機型有更多機會被部署至中國市場,」梵世傑表示,「目前看來飛往中國航班時間的增加影響了機型選擇的靈活性,但即便是老一代的機型,我們也正在大力投資升級客艙,更換成新機型上相同的新型座椅,讓旅客保持同樣品質的體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