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紅利一直下跌怎麼辦?回顧擦肩而過的機會……

2025-09-23 08:15

(來源:基少成多)

近期的結構型牛市中,科技股、黃金股取得喜人上漲,而且一時半會看不到下跌的趨勢,但紅利型資產先收縮到銀行等個別版塊漲,7月10日后變成整體普跌,不少重倉紅利的網友稱「在紅利躲牛市」(附紅利低波和中證銀行日線圖,點擊放大)。

來源:wind
來源:wind 來源:wind

那麼如何應對這類風格變化呢?

一是甘蔗沒有兩頭甜,市場的風格變化是常態,中短期紅利與科技經常交互上漲。2022年-2023年,紅利型資產整體好於科技型資產,隨着經濟初步觸底,美元降息和國內降息帶來的流動性更為寬裕,且科技行業出現了持續的利好刺激和業績加速,帶動了科技行業的持續大漲,未來還可能維持一段時間。

但這類風格變換沒有改變紅利的穩健增值和保值的「避風港」屬性,只是部分資金開始轉投高風險資金,造成紅利階段性缺血,后期紅利型資產仍可能會參與階段性輪漲,並大概率取得正回報。

例如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結構型牛市中,國證芯片與紅利低波全收益的年度漲幅對比分別為:118%VS21%,51%VS2%,33%VS16%

二是合理配置是關鍵。如果是追求定期分紅,現在的下跌反而提供了低價買入的機會,同樣的金額可以囤積到更多的紅利基金份額,有利於投資目標儘快達成。

如果是追求資本增值,可以採用兩個策略做增強:

(1)適度配置偏成長風格的紅利基金,例如紅利質量(年內漲18%)、現金流(年內漲4%)等基金,以及部分配置周期紅利的主動型基金,年年紅偏債搭配的某該類基金,年內漲幅已超40%;

(2)適度搭配科技型基金,特別是底層資產盈利能力較強、波動較小的科技基金。例如全球平衡精選的進取倉位中,搭配了部分中美科技基金,為組合上漲提供了較大的幫助,能平滑波動,改善投資體驗。

大家還有什麼改善策略,歡迎留言分享。

【消息】

1.立訊精密近期收到兩份大禮包,一是蘋果17系列熱銷,蘋果要求其產量上調40%,OpenAI準備推出一款電子產品(推測是AI眼鏡),要求其代工,在兩位巨頭的加持下,該消費概念股搖身一變成了AI的扛把子,帶動消費電子板塊噌噌上漲。

基少上一輪牛市在該股上賺了幾倍,本輪錯過了,小難受~

這也讓我更加珍惜已有的科技基金,再不輕易下車啦!

從中也能看出,我國的製造業水平獲得了海外巨頭的認可,科技行情正向製造業屬性較強的泛科技蔓延

2.黃金近期再度大漲,黃礦股也跟着噌噌漲,年內SSH黃金股(滬港深黃金股)指數漲幅達到74%,主要是採礦成本相對固定,金價上漲基本全部納入企業利潤,特別是綜合税率比較低的企業。

基少2022年底就研究並撰寫過SSH黃金股指數的文章,看到過其中的機會,只是倉位偏少,后悔+1……

3.藍帆轉債下修不到底,合理價值105元,估值充分,再次刷了市場一回。大股東太不地道。

22日,離岸人民幣小幅升值,主力淨流出193億元,2097只上漲,2963只待漲,市場整體上漲0.51%,貴金屬(黃金股)、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板塊領漲;港股通淨流入128億元,金礦股和周期型紅利股用相對強勢。

22日夜間,黃金大漲2.03%,白銀大漲3.17%,ICE布油下跌0.05%,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走高至4.129%,道瓊斯上漲0.16%,納斯達克100上漲0.55%,中概互聯下跌0.67%,A50上漲0.29%。

美股震盪上漲,CRWN上漲6.7%,甲骨文上漲6.31%,蘋果上漲4.31%,英偉達上漲3.93%,漲幅靠前。

中概美股整體下跌,易電行上漲16.45%,房多多上漲15.14%,百度上漲0.95%,漲幅靠前。

不得不感慨:美股賺錢太輕松,簡直是全球的福利,配置全球平衡精選的網友,都領取了這份福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