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10:41
「9·24」行情以來,包括A股、港股在內的中國資產大幅上漲,賺錢效應明顯,市場儼然已經步入了新一輪牛市。
對於這輪牛市的特點,目前市場有觀點認為,此輪牛市有望開啟A股市場新格局。那麼,相比以往幾輪牛市,此次由「9·24」行情衍生出的新一輪牛市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不同點?
此輪行情,以AI產業鏈為代表的新興科技無疑是拉動市場的最強動力。在「科技浪」之后,還有哪些資產有價值重估的機會?
儘管牛途已經展開,但任何行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旦再度出現外部擾動,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在「9·24」行情一周年之際,就上述市場關注的話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對光大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宇生、西部證券策略聯席首席分析師徐嘉奇、上海證券研究所所長花小偉進行了專訪。
本輪牛市有這些顯著不同
NBD:「9·24」行情以來,包括A股、港股在內的中國資產領漲全球,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市場賺錢效應也較為明顯,居民資金持續搬家。有理由相信,A股市場已然步入了一輪慢牛狀態。在您看來,這輪牛市和以往幾輪牛市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不同點?
光大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宇生: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政策支持更加精準高效,央行創新推出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定向發力支撐資本市場,社保、保險等中長期資金通過長周期考覈機制入市,持續注入「活水」,避免市場過度波動。二是被動投資崛起,前幾輪牛市中主動型基金主導增量資金,而本輪牛市中被動型基金發展迅速,當前ETF總規模已經突破5萬億元,成為市場的重要增量資金來源之一。
西部證券策略聯席首席分析師徐嘉奇:本輪A股牛市與以往相比有顯著不同。資金結構上,機構資金主導,中長期資金如保險、養老金等持續入市,外資流入呈現「低換手」特性,推動市場從「題材炒作」向「盈利驅動」轉變。市場特徵呈現慢牛態勢,行業輪動有序,估值體系因外資偏好而重構。政策環境上,支持力度空前,如「9·24」金融組合拳、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同時註冊制深化與退市機制完善,市場從「重融資」向「重回報」轉變。市場生態也在優化,市場運行更穩健,財富效應更可持續,股市正替代房地產成為居民資產新蓄水池。
上海證券研究所所長花小偉:我們以A股總市值變化觀察2010年以來我國股市,會發現A股經歷了兩輪大牛市: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A股總市值增加了147%,上市公司數量增加了10%;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A股總市值增加了111%,上市公司數量增加了29%。此輪行情,從2024年9月啟動,截至2025年8月,A股總市值增加了47%,上市公司數量增加了1%。我們認為,從這個角度看這一輪行情可能后續仍然有空間。
「反內卷」主題同樣值得關注
NBD:「9·24」以來,行情行至現在,以AI、機器人、創新葯等為代表的新興科技無疑是行情的最大主線。不過在目前的高位,仍然有不少主流機構的觀點認為,「新興科技還將是主線」。對此,您如何看?除了新興科技,未來市場還有沒有其他潛在的機會?
光大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宇生:我同意「未來新興科技還將是主線」的觀點,因為在產業政策支持下,當前新興科技技術不斷突破,未來科技產業景氣度有望持續上行,疊加海外流動性邊際改善推動市場風險偏好抬升,未來新興科技或仍將是主線。除了新興科技外,我覺得受益於「反內卷」政策的光伏、有色金屬、建築材料等行業也有潛在的機會,因為當前「反內卷」政策積極推進,相關行業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盈利能力有望顯著提升,值得關注。
西部證券策略聯席首席分析師徐嘉奇:逆全球化背景下,資本追求確定性,「硬科技」因能鎖定國內市場份額,未來現金流有確定性溢價而受青睞。險資和外資也偏好配置這些領域。從長期看,新興科技處於快速發展期,技術突破和市場需求增長為其帶來投資價值。儘管高位波動風險需注意,但與其追熱點,不如抓主線,新興科技依舊值得期待。
除了新興科技,「硬通貨」、中國優勢製造和優質出口鏈也是未來市場值得關注的重點。黃金、資源、銀行、保險、公用事業等「硬通貨」在逆全球化背景下,本金有確定性溢價。光伏、風電設備、鋰電、玻纖等受益於「反內卷」政策,有望實現業績提升和估值修復。借鑑日韓經驗,淨出口排名靠前的行業一般都是該國的優質資產,也是外資主要增配的方向。2018年以來中國淨出口擴張的汽車、新能源、家電、化工、醫藥等是中國優質資產,並將受益於反內卷政策,有望成為外資主要增配方向。
上海證券研究所所長花小偉:在高位震盪行情中,我們認為結構性的機會仍然可觀,除了新興科技外,還建議關注光伏、電池、稀土、券商等相關機會。黃金方面,雖然黃金短期漲勢放緩,但長期仍可看多。全球去美元化,美聯儲步入降息周期等黃金長期上漲的大邏輯並沒有改變,如果時間拉長,黃金有望進一步向上突破。但是這需要有新的變量發生,比如美國就業形勢或通脹水平超預期下滑導致美聯儲態度進一步轉鴿,或者特朗普通過美聯儲理事人員變動成功對美聯儲施壓,使美聯儲超預期轉鴿等。
投資者應如何應對市場波動?
NBD:儘管牛市格局已較為明顯,但任何行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場波動與調整同樣在所難免,尤其是外部因素的擾動下,投資者又該如何予以應對呢?
光大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宇生:我認為投資者應該採取更加理性的應對策略,區分市場的短期擾動與長期趨勢,避免情緒化交易,不要因短期波動而恐慌性賣出,也不要因市場亢奮而盲目追高,為市場波動做好準備,保持耐心,做到「逢低佈局、耐心持有」,堅持長期投資理念。
西部證券策略聯席首席分析師徐嘉奇:在牛市中應對市場波動和外部擾動,投資者需保持冷靜,避免盲目跟風和恐慌拋售,理性分析市場變化,堅持長期投資視角。1.優化資產配置,通過多元化投資分散風險,並根據市場動態調整。2.關注政策動態和公司基本面,選擇業績穩定的優質公司。3.合理控制倉位,分批建倉或減倉,設定止損止盈點以控制風險。4.關注國際局勢和經濟數據,持續學習,必要時諮詢專業意見。5.保持良好心態,耐心等待市場迴歸合理估值,避免頻繁交易。通過這些策略,投資者可以更好地在牛市中穩健應對波動,實現長期收益。
上海證券研究所所長花小偉:8月A股明顯加速上漲,Wind全A、上證綜指、深證綜指8月份分別上漲10.93%、7.97%與12.35%,而7月份它們的漲幅僅為4.75%、3.74%與4.83%。我們認為加速上漲過程中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屬於正常波動,並不代表上漲行情一定結束。展望后市,我們認為止盈盤、2021年以來的套牢盤形成的空頭與認可牛市的多頭將會博弈相當長一段時間,市場不會持續出現明顯的調整,但是想要進一步向上突破也需要時間。
年內大盤有望再創新高
NBD:近期市場對大盤可能衝上4000點的預期很高,但短期行情還是有反覆。您認為,年內大盤是否還會有新高?請用一句話給出理由。
光大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宇生:我認為大盤年內仍然會有新高。因為內部政策「組合拳」精準發力、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海外流動性邊際改善等多重利好因素,將為A股提供持續上漲動能。
西部證券策略聯席首席分析師徐嘉奇:年內大盤依舊值得期待,雖可能存在震盪調整,但當前市場處於上升趨勢,政策面、資金面等多方面因素支撐,且從歷史走勢和市場情緒看,上漲潛力巨大,大盤會再創新高。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