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10:47
財聯社9月23日訊(編輯 瀟湘)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末頒佈了備受外界爭議的新H-1B簽證費用規定——每份簽證費用提高至10萬美元,股市專家們近幾天也不禁在思考:這項簽證政策的調整究竟將對大型科技公司產生何種影響?尤其是對類似「七巨頭」這樣主導着美股走向的公司會造成怎樣的衝擊?
美國大型科技企業歷來依賴來自印度和中國等國的相對低成本但高素質的勞動力來推動運營,尤其在技術研發領域。去年,印度籍員工佔到了H-1B簽證持有者的71%。按每位外籍員工10萬美元的簽證費計算,新規無疑將對「七巨頭」的運營、財務及股價產生影響。而許多投資者眼下真正關切的是:新H-1B員工政策將對科技行業及相關板塊股票產生多大影響?
鑑於科技板塊作為華爾街領頭羊的地位,這個問題無疑合情合理。
標普500信息技術指數今年迄今已上漲19.75%, 遠超標普500指數13.7%的年內漲幅。同時,在近來蘋果和特斯拉紛紛大漲之后,「七巨頭」年內的回報率已悉數回到了正值區間。
如下圖所示,美國勞工部的報告顯示,2025財年迄今近50%的H-1B簽證申請與「專業、科學和技術服務」領域有關。鑑於大多數H-1B簽證持有者都被科技行業吸收,業界普遍認為該行業將首當其衝承受美國政府新簽證政策的衝擊。
而在具體的H-1B簽證員工薪資方面,大約30%的H-1B僱員每年收入為100000美元或更少,而只有10%的人收入超過 200000美元,這意味着額外的費用將顯著影響僱用這些工人的成本。
對科技巨頭影響幾何
當然,憑藉雄厚財力,科技巨頭們可能仍完全有能力承擔10萬美元的更高簽證成本——此前每名H-1B外籍員工的費用約為1700至4500美元,具體取決於簽證加急處理的時限。
分析人士表示,從股價走勢的角度來看,10萬美元的單筆H-1B簽證費用最初可能不會直接影響美國科技巨頭。不過,正如華爾街一貫的做法一樣,專業交易員更看重長期利益,這種情況可能會隨着新費用政策的逐步實施而發生變化。
「短期內,我預期不會出現巨大的直接股價衝擊。但與此同時,華爾街向來厭惡不確定性;它們喜歡確定性,」Reach Strategic Wealth公司合夥人兼首席投資官Michael Kelly表示。
Kelly指出,如此劇烈變革的推出可能會引發「一些短期波動」,因為機構投資者需要確定其對下游影響的實際概率。「長期來看,如果人才短缺導致產品延迟或利潤壓力,可能會拖累盈利倍數。投資者將密切關注企業招聘信息的披露。」
未來投資者應鎖定哪些科技巨頭?根據Quartz對已獲批簽證的排名,以下公司值得重點關注:
亞馬遜——估計H-1B員工數量:12,391
微軟——估計H-1B員工數量:5,189
Meta——估計H-1B員工數量:5,123
蘋果——估計H-1B員工數量:4,202
谷歌母公司Alphabet——估計H-1B員工數量:4,181
甲骨文——估計H-1B員工數量:2,092
截至9月下旬,合計有超過60萬名H-1B簽證持有者在美國工作,其中相當一部分集中在科技行業。Kelly指出,「亞馬遜、微軟、谷歌和Meta一直位居H-1B簽證擔保人的前列,這些公司將最先感受到最大的壓力,但同樣,間接影響將波及整個行業。
初創等小企業受創更重?
在未來趨勢中,精明的投資者或許還應關注科技初創企業,它們可能受到新10萬美元簽證計劃更多的負面影響。
「在美國,由風險投資支持的高增長科技初創公司中,大約有40-70%至少有一位外國出生的創始人,尤其是在當今熱門的人工智能和深度科技領域,」SSM Legal的風投融資律師Lindsey Mignano表示。
許多外國的公司創始人註冊他們的初創公司,並將其用作H-1B簽證申請的載體。Mignano表示,「在參與融資后,許多風投公司會要求或至少傾向於讓初創公司的外國創始人居住在美國,以協助在當地建立合作伙伴關係。」
Mignano同時指出,由於10萬美元對許多早期初創企業而言是筆不小的固定成本,因此未來對外國創始人創辦的早期企業而言,公司設立和融資的早期階段策略可能發生重大轉變。「在條件相當的情況下,外國創始人可能會更少選擇在美國建立和擴展公司,而早期風險投資機構則更傾向於投資美國本土初創企業以規避這筆支出。」
西雅圖移民公司Boundless就尖鋭質疑道,如此高昂的費用是否會使H-1B簽證淪為僅限於最富有的企業和員工才能獲得的「奢侈工作許可」。
Boundles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Xiao Wang表示:「美國通過成為全球頂尖人才的首選目的地,建立了其在技術和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此類政策,加上對學生簽證申請日益嚴格的審查,將使有才華、有抱負的人更難來到這里,危及美國作為全球創新領導者的地位。」
倉儲物流SaaS平臺Finmile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Rich Pleeth也表示,「美國以前吸納着全球最優秀的人才;移民直接湧入亞馬遜、微軟、Meta、蘋果和谷歌等公司。如果人們想建立一個世界級的總部,會選擇在舊金山、奧斯汀或紐約,因為那里人才濟濟,而且簽證相對容易。而眼下,儘管許多公司可能仍會為某些高管支付簽證費,且美國仍然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生活和工作地點,但這一新政舉措無疑讓這一切變得更為困難。」
看看以往那些獲得H-1B簽證的傑出人士,就能印證這種觀點。正如Pleeth所舉例的,皮查伊(Sundar Pichai)當初持學生簽證來到美國,然后在麥肯錫獲得H-1B簽證,之后加入谷歌,現在擔任谷歌首席執行官。而微軟首席執行官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甚至曾爲了加快辦理H-1B簽證以便妻子能來美國與他團聚,而放棄了綠卡。
一些移民專家已擔心,預計特朗普政府的舉動僅僅是個開始,之后可能會有更多影響H-1B持有者的變化。律師事務所Fisher Phillips移民業務組聯席主席Shanon R. Stevenson表示,「我們認為眼下只是政府攻擊H-1B計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