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郵·醫藥|周觀點:基藥目錄調整工作有望繼續推進,關注中藥品種調增機會

2025-09-23 09:0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郵證券研究所)

轉自:中郵證券研究所

l本周主題

基藥目錄調整工作受到關注。近日,國家衞生健康委針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 8016 號建議 ——《關於推動國談創新葯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建議》進行了答覆,其中就關於及時優化調整基藥目錄,滿足患者臨牀需求的問題進行答覆:在前期調研和專家研討的基礎上,形成《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修訂稿)》,廣泛徵求聽取意見建議,適時發佈。此外,2025年全國藥政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25年的重點工作包含「鞏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現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已執行7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調整周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國家基藥目錄調整工作有望繼續推進。「986」原則有望推動基藥目錄品種快速放量,即逐步實現政府辦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二級公立醫院、三級公立醫院基本藥物配備品種數量佔比原則上分別不低於90%、80%、60%。且衞健委於2018年發佈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解讀》中指出,將繼續堅持中西藥並重的原則,充分考慮中藥特點,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基藥目錄調整有望延續向中藥方向傾斜的趨勢,中藥品種調入基藥目錄機會值得關注。

建議關注佈局中藥創新葯研發、具備獨家品種的中藥企業。推薦標的:康緣藥業;受益標的:貴州三力九芝堂(維權)濟川藥業方盛製藥以嶺藥業天士力等。

l本周行情回顧

本周(2025年9月15日-9月19日),A股申萬醫藥生物下跌2.07%,板塊整體跑輸滬深300指數1.63pct,跑輸創業板指數4.41pct。在申萬31個一級子行業中,醫藥板塊周漲跌幅排名為第25位。恆生醫療保健指數下跌1.85%,板塊整體跑輸恆生指數2.44pct。在恆生12個一級子行業中,醫療保健行業周漲跌幅排名為第7位。

l行業觀點

1、創新葯:相對高位震盪在所難免,把握真正優質創新資產。年初至今創新葯板塊表現強勢,部分高位個股近期有所震盪,預計主要是資金對BD的強烈預期與實際落地節奏不符導致。我們認為,BD節奏難以把握,但真正優質的項目潛力終將釋放,建議從臨牀數據出發、結合未來競爭格局與商業化想象力,把握兑現度相對更高的資產。建議關注:信達生物、三生製藥、科倫博泰生物、康方生物、石藥集團、康諾亞、邁威生物君實生物、基石藥業、樂普生物、荃信生物、微芯生物、映恩生物等。

2CXO國內創新葯景氣度基本見底,后續研發需求有望兑現到CRO行業業績;供給端競爭降價情況也已趨穩,靜待未來盈利能力逐漸修復。受益標的: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等。

3、化學制劑:看好研發思路明確、資金利用效率高的企業,以及在特定細分賽道單點突破的創新企業。受益標的:恆瑞醫藥科倫藥業麗珠集團一品紅廣生堂京新葯業匯宇製藥

4、生物製品:主要關注核心產品放量機會和產品數據或BD預期引發的估值重估機會。受益標的:天壇生物歐林生物神州細胞安科生物我武生物甘李藥業特寶生物等。

5、醫療器械:總體上我們認為隨着反腐邊際改善,集採反內卷和設備採購資金逐步落地,醫療器械下半年有望迎來拐點。受益標的:惠泰醫療微電生理邁普醫學山外山奕瑞科技心脈醫療南微醫學安傑思邁瑞醫療開立醫療澳華內鏡

6、醫療服務:看好持續擴張及優質資產注入下市佔率提升以及消費復甦下彈性較大的眼科、口腔行業。受益標的:愛爾眼科、固生堂。

7、中藥:關注基藥政策動態,新進入基藥目錄的藥品有望實現加速增長。看好受益集採有望實現較好以價換量的有佐力藥業的烏靈膠囊、方盛製藥的藤黃健骨片等品種,以上較大單品憑藉集採身份加速醫院覆蓋。以及疫情診療相關藥品高基數影響減弱,庫存恢復常態水平,業績增速有望恢復。受益標的:佐力藥業、方盛製藥、以嶺藥業、貴州三力等。

l風險提示:

創新葯研發進度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地緣政治風險;政策降價壓力超預期風險等。

基藥目錄調整工作有望繼續推進,關注中藥品種調增機會

基藥目錄調整工作受到關注。近日,國家衞生健康委針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 8016 號建議 ——《關於推動國談創新葯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建議》進行了答覆,其中就關於及時優化調整基藥目錄,滿足患者臨牀需求的問題進行答覆:近年來,衞健委同相關部門持續完善有關政策體系,依據《基本醫療衞生與健康促進法》《藥品管理法》等,在前期調研和專家研討的基礎上,形成《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修訂稿)》,廣泛徵求聽取意見建議,適時發佈。此外,2025年全國藥政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25年的重點工作包含「鞏固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我國自1982年起總計頒佈執行五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1)1982年第1版:1982年,我國遴選208種西藥,頒佈第1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2)1996年第2版:第2版提出「中西藥並重」的遴選原則,1996年4月正式印發《國家基本藥物(中西醫藥全部品種目錄)》,最終確定26類699種化學藥品、1699種中藥為國家基本藥物。

(3)2009年第3版:2009年國務院同時頒佈《關於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暫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 年版)3 份文件,標誌着我國基本藥物制度的正式確立,2009版目錄收錄西藥205種,中成藥102種,中成藥品種佔收錄總數約33.2%。

(4)2012年第4版:2012 年 9 月,原衞生部部務會議討論通過《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 年版),並明確自 2013 年 5 月1 日起施行。該版目錄分為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中成藥、中藥飲片 3 個部分,其中,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317種,中成藥203種,共計520種;優化了結構,補充了抗腫瘤和血液病用藥等類別,注重與常見病、多發病、重大疾病以及婦女、兒童用藥的銜接 ;規範了劑型、規格,初步實現了標準化。

(5)2018年第5版(現行):2018年10月國家衞健委公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總品種數量由原來的520 種增加到 685 種,包括西藥 417 種、中成藥268種。調整后的新版目錄覆蓋面更廣,品種數量不僅能夠滿足常見病、慢性病、應急搶救等臨牀需求,而且為不同疾病患者提供多種用藥選擇,更好地滿足羣眾需要。

現行《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已執行7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調整周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國家基藥目錄調整工作有望繼續推進。2021年11月,國家衞健委公開徵求對《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修訂草案)》的意見,明確提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堅持定期評估、動態管理,調整周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

「986」原則有望推動基藥目錄品種快速放量。2019年10月,國務院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價工作的意見》,提出促進基本藥物優先配備使用,提升基本藥物使用佔比,並及時調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逐步實現政府辦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二級公立醫院、三級公立醫院基本藥物配備品種數量佔比原則上分別不低於90%、80%、60%,推動各級醫療機構形成以基本藥物為主導的「1+X」(「1」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X」為非基本藥物,由各地根據實際確定)用藥模式,優化和規範用藥結構。

基藥目錄調整有望延續向中藥方向傾斜的趨勢,中藥品種調入基藥目錄機會值得關注。國家衞健委在8016號建議答覆中指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藥品調入標準包括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支持醫藥行業發展創新,向中藥(含民族藥)、國產創新葯傾斜。且衞健委於2018年發佈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解讀》中指出,衞生健康委將在國家藥物政策和基本藥物制度相關工作中,繼續堅持中西藥並重的原則,按照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的規定和要求,進一步完善國家基本藥物遴選調整機制,充分考慮中藥特點,動態調整完善基本藥物目錄品種結構和數量,滿足人民羣眾基本用藥需求,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建議關注佈局中藥創新葯研發、具備獨家品種的中藥企業。推薦標的:康緣藥業;受益標的:貴州三力、九芝堂、濟川藥業、方盛製藥、以嶺藥業、天士力等。

2 行業觀點及投資建議

2.1 行情回顧

本周(2025年9月15日-9月19日),A股申萬醫藥生物下跌2.07%,板塊整體跑輸滬深300指數1.63pct,跑輸創業板指4.41pct。在申萬31個一級子行業中,醫藥板塊周漲跌幅排名為第25位。本周申萬醫藥子板塊中,僅醫療研發外包板塊上漲,上漲1.09%;其他生物製品板塊表現相對較差,本周下跌3.83%。

2.2 近期觀點

1、創新葯:相對高位震盪在所難免,把握真正優質創新資產。

美聯儲宣佈降息25個基點,為自24年12月以來首次降息,預測顯示,到年底將再降息50個基點,未來兩年每年再降息25個基點。整體看美國進入降息通道。降息整體看利好全球創新葯產業鏈(融資成本變低、DCF估值上修),持續看好創新葯板塊行情,並建議關注未來上游科研服務和CXO板塊景氣回升投資機會。

產業層面國內極致內卷下在覈心領域形成全面優勢。國內創新葯環境經過藥政數年改革后基本接軌國際,在人才、患者池、開發效率以及臨牀入組方面擁有遠超海外的優勢,所以能形成對海外潛力靶點的快速優化迭代,尤其是工程化領域如雙抗、ADC以及TCE等。目前國內已成為全球最豐富的創新葯儲備庫。

造就出海盛景的是MNC的主動需求。創新葯的開發存在固有的反摩爾定律,過往海外大藥企管線的擴充大都依靠併購或引進。而隨着2010-2020年上市的IO和自免等重磅藥物相繼進入專利懸崖或迭代期,近年MNC對新葯的需求迅速提升。相比於高利率背景下融資難、開發慢且估值貴的歐美小Biotech,國內資產「物美價廉」優勢顯而易見,我們認為國內創新葯出海BD的交易不會停止,自年初開始的腫瘤領域的雙抗到呼吸領域的小分子,通過海外MNC的購買行為已驗證了國內創新葯公司創新研發的實力。

相對高位震盪在所難免,把握真正優質創新資產。年初至今創新葯板塊表現強勢,部分高位個股近期有所震盪,預計主要是資金對BD的強烈預期與實際落地節奏不符導致。我們認為,BD節奏難以把握,但真正優質的項目潛力終將釋放,建議從臨牀數據出發、結合未來競爭格局與商業化想象力,把握兑現度相對更高的資產。建議關注:信達生物、三生製藥、科倫博泰生物、康方生物、石藥集團、康諾亞、邁威生物、君實生物、基石藥業、樂普生物、荃信生物、微芯生物、映恩生物等。

2、CXO:行業景氣度逐步恢復,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CDMO板塊:我們仍看好后續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的趨勢,主要基於1)海外需求已呈現明確拐點,疊加美國即將迎來降息周期,需求端有望進一步釋放;2)多肽、ADC等新療法份額持續提升,帶動商業化需求擴容,國內CDMO的產業優勢顯著。

CRO板塊:國內創新葯景氣度基本見底,后續研發需求有望兑現到CRO行業業績;供給端競爭降價情況也已趨穩,靜待未來盈利能力逐漸修復。

建議關注: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等。

3、科研服務:國內景氣度有望起底反轉

我們仍看好科研服務板塊后續投資機會,尤其是行業壁壘較高、自身具備較強競爭優勢的細分龍頭,主要基於1)國內外醫藥行業景氣度逐步恢復,將逐步傳導致上游科研服務的需求端;2)下行周期中行業洗牌基本完成,利潤率已深度調整,未來需求回暖利潤修復彈性大;3)產業邏輯仍在,國產替代與新療法商業化帶來前端訂單放量的空間巨大。

建議關注:百普賽斯奧浦邁藥康生物等。

4、生物製品:關注產品放量、在研管線數據或BD預期引發的估值重估機會

血製品:目前血製品的景氣度處於下行周期,價格面臨壓力。中長期關注行業龍頭天壇生物。

疫苗:整體受新生兒數量下降、存量市場消化和產品格局惡化,行業增長出現乏力,關注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關鍵III數據揭盲的歐林生物。

其他:主要關注核心產品放量機會和產品數據或BD預期引發的估值重估機會。

建議關注:血製品(天壇生物);疫苗(歐林生物)、神州細胞、安科生物、我武生物、甘李藥業、特寶生物等。

5、醫療器械:隨着反腐邊際改善,集採反內卷和設備採購資金逐步落地,下半年有望迎來拐點

建議關注以下方向:

集採受益型標的。受國內反內卷政策推動,醫療器械集採降價有望更加合理,不再單純以低價為上。部分相關企業有望受益於集採反內卷。受益標的:心脈醫療、南微醫學、安傑思等。

高景氣相關標的。相關行業賽道因為行業增速快、國產份額低、國內外競品少等原因,相關企業具有高增長,景氣度較高。受益標的:英科醫療、惠泰醫療、微電生理、邁普醫學、山外山、奕瑞科技等。

困境反轉標的。如設備板塊,受醫療反腐和醫療設備以舊換新落地節奏影響,部分設備企業上半年業績承壓。隨着下半年設備採購逐步加速,相關企業庫存壓力將逐步減少,增速有望逐步體現。受益標的:邁瑞醫療、開立醫療、澳華內鏡等。

其他單獨邏輯標的。腦機接口(美好醫療翔宇醫療創新醫療等)、新產品新業務有大空間(海泰新光賽諾醫療樂普醫療三友醫療等)。

6、醫療服務:看好有外延預期方向,關注消費復甦

方向一:持續擴張及優質資產注入下市佔率提升:

1)受益標的:愛爾眼科:當前收購估值已明顯下降,保持每年併購一定數量門店/醫院的節奏,行業的中小競爭者經營壓力皆提升,公司通過持續併購有望進一步擴大市佔率。

2)受益標的:固生堂:公司通過自建和收購併舉,公司擁有成熟的門店運營管理體系,門店可複製性強;由於客單價較低受消費力下行影響較小,且診療偏剛需,需求端旺盛,有望通過持續擴張促進市佔率提升。

方向二:關注消費復甦下彈性較大的眼科、口腔行業:眼科受消費力下行影響,一線城市分院業績下滑更為明顯,后續消費復甦彈性較大;口腔基本持平,價格呈現企穩態勢,消費復甦下量增帶來的彈性大。

7、中藥:看好創新驅動、集採/基藥政策受益、高基數出清方向

方向一:集採/基藥政策受益方向

受益標的:佐力藥業、方盛製藥等。受益集採有望實現較好以價換量的有佐力藥業的烏靈膠囊、方盛製藥的藤黃健骨片等品種,以上較大單品憑藉集採身份加速醫院覆蓋。關注基藥政策動態,新進入基藥目錄的藥品有望實現加速增長。

方向二:關注積極佈局創新研發方向

受益標的:眾生藥業、康緣藥業、天士力、九芝堂、桂林三金等。康緣藥業:生物製品1類新葯三靶點長效減重(降糖)融合蛋白(ZX2021 注射液)、雙靶點長效降糖(減重)融合蛋白(ZX2010 注射液)進入Ⅱ期臨牀。2 個化藥 1 類創新葯完成Ⅱ期臨牀入組:氟諾哌齊片(DC20)對應適應症阿爾茨海默病、喹諾利辛片(DC042)對應適應症良性前列腺增生。此外,公司針對腦卒中、多發性骨髓瘤、晚期實體瘤、銀屑病等適應症均有化藥及生物藥產品在研。九芝堂:子公司北京美科開展的干細胞臨牀試驗持續推進。(1)適應症肺泡蛋白沉積症的臨牀試驗已完成 10 例全部受試者的入組;(2)適應症缺血性腦卒中的臨牀試驗已完成IIa 期45 例全部受試者入組,IIa期預計2026Q2完成;(3)適應症療孤獨症的臨牀試驗已獲得批件,臨牀啟動在即。

方向三:高基數出清的拐點方向

受益標的:以嶺藥業、貴州三力等。疫情診療相關藥品高基數影響減弱,庫存恢復常態水平,業績增速有望恢復。

8、醫藥商業:零售藥店行業加速集中

預計行業出清后龍頭藥房客流將進一步恢復。門診統籌有望帶來業績增量。此外,零售藥店龍頭在探索門店經營上求新求變,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有望在行業加速集中度提升的進程中脫穎而出。我們看好龍頭藥房憑藉其專業化的服務能力、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數字化精細化的管理以及內控合規體系在行業整合階段強者恆強。推薦標的:益豐藥房大參林(維權)

3 板塊行情

3.1 本周生物醫藥板塊走勢

本周(2025年9月15日-9月19日),A股申萬醫藥生物下跌2.07%,板塊整體跑輸滬深300指數1.63pct,跑輸創業板指數4.41pct。在申萬31個一級子行業中,醫藥板塊周漲跌幅排名為第25位。恆生醫療保健指數下跌1.85%,板塊整體跑輸恆生指數2.44pct。在恆生12個一級子行業中,醫療保健行業周漲跌幅排名為第7位。

上周,A股申萬醫藥生物行業個股漲幅前五位分別為:福瑞股份(+17.76%)、誠達藥業(+14.62%)、振德醫療(+12.09%)、維康藥業(維權)(+11.32%)、萬邦德(+9.9%)。個股跌幅前五位分別為:昂利康(-13.4%)、冠福股份(-12.64%)、舒泰神(-12.26%)、諾誠健華-U(-11.94%)、聯環藥業(-11.91%)。

港股方面,上周個股漲幅前五位分別為:李氏大藥廠(+23.38%)、MIRXES-B(+19.89%)、開拓藥業-B(+19.64%)、佰澤醫療(+19.12%)、三葉草生物-B(+18.67%)。個股跌幅前五位分別為:藥捷安康-B(-22.13%)、聖諾醫藥-B(-17.16%)、基石藥業-B(-15%)、諾誠健華(-14.33%)、映恩生物-B(-11.9%)。

3.2 醫藥板塊整體估值

截止2025年9月19日,申萬醫藥板塊整體估值(TTM,整體法,剔除負值)為31.24,比上周下降0.48。醫藥行業相對滬深300的估值溢價率為136.13%,環比下降了0.73個百分點。

子行業市盈率方面,醫療器械、化學制藥和生物製品板塊居於前三位,本周醫療服務板塊估值有所上升,生物製品和化學制藥板塊估值下降較大。

4 風險提示

創新葯研發進度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地緣政治風險;政策降價壓力超預期風險等。

證券研究報告:《基藥目錄調整工作有望繼續推進,關注中藥品種調增機會》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9月22日

報告發布機構:中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分析師:盛麗華  SAC編號: S1340525060001 

分析師:龍永茂  SAC編號:S1340523110002

法律聲明:

本訂閲號所載內容所指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入可漲可跌,以往的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顯示及擔保。本訂閲號所載內容並非投資決策服務,僅供訂閲人蔘考之用,不是也不應被視為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訂閲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訂閲號所載內容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根據自身能力自主審慎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本訂閲號所載內容不表明其對產品或者服務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者保證,中郵證券不對使用本訂閲號所載內容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