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SEC審批大幅簡化,加密ETF或迎來井噴,對投資者意味着什麼?

2025-09-23 08:17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文章來源:吳説

  作者 | SoSoValue Research

  編輯 | 吳説區塊鏈

  美國 SEC 在 9 月 17 日正式通過了「商品型信託份額通用上市標準」(Release №34–103995)。這不是一份簡單的技術性文件,而是一道真正的「制度閘門」 — — 意味着未來加密現貨ETF的上市將從逐案審批,轉變為標準化、快速化的通用標準流程。

  在美聯儲剛剛啟動新一輪降息、美元貶值預期升溫的背景下,這一制度突破為加密資產帶來「流動性+制度化」的雙重共振,堪稱今年以來加密市場最具標誌性的監管事件之一。

  本文中,我們將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 新規到底改變了什麼,將帶來哪些影響?

  • 哪些加密貨幣最先受益,哪些幣種的現貨ETF有望率先獲批?

  • 投資者該關注什麼? 在新規落地與資金遷徙邏輯重塑的背景下,普通投資者如何抓住機會、控制風險?

  一、通用標準改變了什麼?從「是否允許」轉向「如何規範」

  這次新規發佈前,加密現貨 ETF 要走逐案審批流程,需要跨過兩道審批門檻:

  1. 19b-4 規則變更審批 — — 由交易所向 SEC 申請修改交易所規則,為實質性審批,存在被 SEC 否決的可能性。

  2. S-1 招股書審批 — — 由 ETF 發行人提交 SEC 審批,披露基金結構、管理人、費率等細節,更偏形式審查。

  這種雙重審批模式不僅流程宂長,還常常被政治博弈和合規分歧拖慢。例如比特幣現貨 ETF,2021 年一度出現申請潮,但在 21–22 年,均在 19b-4 環節被 SEC 否決。23 年 5 月-7 月,新一批申請再次提交,最終到 24 年 1 月 10 日,19b-4 和 S-1 文件才同日審批通過,經歷了近 8 個月的拉鋸。

  而 SEC 在 2025 年 9 月 17 日通過的「通用上市標準」 則帶來了根本性變化。該標準明確:符合條件的商品 ETF 無需逐案提交 19b-4 申請,只需走 S-1 審批流程即可,大幅降低了審批時間和成本。

  符合標準的 ETF 必須滿足以下三條路徑之一:

  1. 標的商品已在 ISG(跨市場監管組織) 成員市場交易,例如紐交所、納斯達克、CME、倫交所等。

  2. 標的商品的期貨合約已在 DCM(指定合約市場) 連續交易至少六個月,且交易所間建立了全面監控共享協議(CSSA)。DCM 為 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授權的合規交易所,例如 CME、CBOT、Coinbase Derivatives Exchange 等。

  3. 已有 ETF 在美國全國性證券交易所上市,且其至少 40% 資產配置於該標的商品。

  由於大部分加密資產被視作「商品」,這一規則幾乎為加密現貨 ETF 量身定製。其中,第二條路徑最為可行:只要某個加密資產在 CME 或 Coinbase Derivatives 等交易所中,有期貨合約運行滿六個月,就可以略過 19b-4 審批環節,其現貨 ETF 有望快速落地。

圖 1:新舊加密現貨 ETF 上市審批流程(數據來源:SoSoValue) 圖 1:新舊加密現貨 ETF 上市審批流程(數據來源:SoSoValue)

  相比舊有模式,新規帶來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審批路徑簡化:19b-4 不再是「攔路虎」。

  在舊模式下,加密現貨ETF需要同時完成 19b-4 規則變更和 S-1 招股書的雙重審批,缺一不可。過去的比特幣和以太坊ETF就是如此:19b-4 的審覈時間長達 240 天,成為拖慢節奏的關鍵因素。而在新規下,只要產品符合統一標準,交易所即可直接走 S-1 審批環節,省去了 19b-4 反覆博弈的過程,大幅縮短上市周期。

  2)審覈權的重心轉移:CFTC 與 DCM 扮演更關鍵角色。

  期貨合約的合格性審查逐漸由 SEC 轉移至 DCM(指定合約市場)和 CFT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根據現行制度,DCM 上線新合約主要有兩種方式:

  • 自我認證(Self-Certification):DCM 只需在合約上線前一工作日日向 CFTC 提交自我聲明,若未被反對,合約即可自動生效。這通常要求現貨市場具備價格透明度、充足流動性,並且市場操縱風險可控。

  • 主動審批(Voluntary Approval):若合約存在爭議,DCM 可主動申請 CFTC 審批,以獲得更強的法律保障。

  這意味着,只要某類加密資產的現貨市場足夠健康,DCM 就有較大自主權推動其期貨上市。與此同時,SEC 對 S-1 的審覈則主要聚焦在信息披露是否充分、產品結構是否合規,更多是「形式審查」。

  總體來看,SEC 正在從逐案審批者轉型為規則制定者。 監管態度也從「是否允許」轉向「如何規範」。在這一框架下,加密現貨ETF的推出將更高效、更標準化。

  二、哪些加密貨幣最可能受益?已有期貨合約&提交 ETF 申請的 10 個主流幣將率先迎來 ETF 落地。

  在現有的 DCM(指定合約市場)中,Coinbase 旗下的 Coinbase Derivatives Exchange 擁有最全面的加密期貨產品線,目前已涵蓋 14 種加密貨幣。(詳見圖 2)。

圖 2:Coinbase上已經上市的期貨 list(數據來源:SoSoValue) 圖 2:Coinbase上已經上市的期貨 list(數據來源:SoSoValue)

  根據 SoSoValue 數據,目前有 35 只加密現貨 ETF 在排隊審批,涵蓋 13 個幣種。除 SUI、TRX 和 JitoSOL 外,其余 10 個幣都已經在 Coinbase Derivatives 交易所上線了期貨超 6 個月,因此完全符合新規的通用要求。

圖 3:已有期貨合約 & 提交 ETF 申請的 10 個主流幣將率先迎來 ETF 落地(數據來源:SoSoValue) 圖 3:已有期貨合約 & 提交 ETF 申請的 10 個主流幣將率先迎來 ETF 落地(數據來源:SoSoValue)

  這意味着:

  • 覆蓋 10 個幣種 LTC,SOL,XRP,DOGE,ADA,DOT,HBAR,AVAX,LINK,BCH 的約 30 只現貨 ETF 有望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快速獲批;

  • 市場正醖釀下一波 ETF 「井噴潮」。例如,XLM 和 SHIB 等幣種雖然已有期貨,但至今尚無人提交現貨 ETF 申請,極可能成為下一批管理人的重點目標。

  三、當降息周期遇上 ETF 井噴,投資者應該關注什麼?ETF發行進度、宏觀利率走勢、跨資產配置和資金流向

  短期來看,通用標準的落地將顯著加快加密 ETF 的推出節奏,降低發行門檻,吸引更多機構資金和合規產品入場。

  同時,美聯儲周四如期降息 25 個基點,點陣圖釋放年內再降兩次的信號,降息周期正在開啟,美元貶值的預期開始發酵,全球資本正在尋找新的資產錨點。

  宏觀流動性與制度革新兩股力量正面相撞:一邊是美元體系釋放出的龐大流動性,另一邊是加密資產 ETF 潛在的產品井噴。二者交織,或將重塑資金配置邏輯,加速傳統資本市場與加密資產的深度融合,甚至可能成為未來十年全球資產版圖重繪的起點。

  在這一背景下,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四方面:

  1. ETF 發行節奏:對於符合通用規則的加密現貨 ETF,S-1 在最終獲批前往往會多次更新招股説明書,補充費率、初始發行規模等細節。這些更新往往意味着產品距離上市已進入「倒計時」。

  2. 宏觀環境:美聯儲的利率路徑、點陣圖預期以及美元指數走勢,將決定風險偏好的切換方向,是資產定價的核心線索。

圖 4:美聯儲降息路徑預期(數據來源:SoSoValue) 圖 4:美聯儲降息路徑預期(數據來源:SoSoValue)

  3. 跨資產的配置:在美元弱勢周期,黃金、大宗商品與加密資產往往互為補充。通過分散敞口,投資者既能降低風險,也能捕捉多條收益曲線。

  4. 資金流向:與價格波動相比,ETF 的日度淨流入更能反映市場情緒和趨勢,往往具有更強的前瞻性,幫助投資者在行情反轉前搶佔先機。

圖 5:比特幣現貨 ETF 單日淨流入(數據來源:SoSoValue) 圖 5:比特幣現貨 ETF 單日淨流入(數據來源:SoSoValue)
圖 6:以太坊現貨 ETF 單日淨流入(數據來源:SoSoValue) 圖 6:以太坊現貨 ETF 單日淨流入(數據來源:SoSoValue)

  總結來看,新規疊加降息周期,正為加密 ETF 打開制度與流動性的「雙重閘門」。對投資者而言,這既是新的機遇窗口,也是一場資產配置邏輯的深度重塑。

責任編輯:朱赫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