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3 00:23
「倒計時即將開始,讓我們跟隨大屏數字一起倒計時:5、4、3、2、1,啟!」昨日晚上八點半,為慶祝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在重慶舉辦,美麗的兩江四岸夜空下,「十聯屏」等城市地標建築上呈現出「致敬大國工匠!」等巨幅標語畫面。隨后,無人機致敬大國工匠活動以「新韻重慶·致敬工匠」為主題,一幅展現工匠精神、百年工運輝煌與重慶城市魅力的夢幻畫卷徐徐展開。
據瞭解,9月23日至26日,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以下簡稱:第三屆大國工匠大會)將在重慶悦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大會以「匠心鑄夢 向新而行」為主題,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將開展開幕式、主論壇、分論壇、創新成果路演、百位工匠心語、閉幕式等6項主要活動,並設置創新成果展示交流區。
12幅空中圖案
傳遞弘揚大國工匠精神
在這場盛大的致敬儀式中,傳統匠藝與現代科技交相輝映。無人機組成的巨型穹頂金色齒輪緩緩旋轉,穹頂齒輪之下,一位工匠的輪廓逐漸清晰,他手持工具,每一次的碰撞,都綻出橙紅色的火花,如星雨灑落,象徵工匠精神鑄就國家脊樑,大國工匠的創造力量得以彰顯。隨后,在本屆工匠大會IP形象「匠小渝」驚艷亮相於夜空之中,近似江豚的可愛形象引起了觀眾們的陣陣歡呼。與此同時,重慶地標建築江北嘴十聯屏、WFC,以及解放碑、觀音橋等商圈的户外大屏也同步亮燈,從夜空到街巷,整座城市以最高禮遇向工匠羣體致敬,營造全社會尊崇工匠、弘揚匠心的濃厚氛圍。
城市夜空,12幅匠心製作的圖案依次亮相,每一幅無人機在天空「畫」出的圖形,都是匠心精神的傳遞與弘揚。「這是我首次到現場觀看,當無人機升空之際,才真正領略到數千架無人機帶來的震撼。本次活動以致敬大國工匠為核心主題,巧妙融入錘子、齒輪、大國工匠標誌及論壇主題等元素,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工人日報記者曹玥表示。據瞭解,當晚所有的參會工匠代表及嘉賓以及全國各地來渝媒體記者在現場見證了這場「光影視覺盛典」。
大國工匠製造
大國重器精彩亮相展場
昨日下午,第三屆大國工匠大會組織新聞媒體探館活動,在重慶國博中心中央大廳現場,各種能「上天入地」的大國重器紛紛亮相,航天展臺的展品尤其吸引眼球,展示大國重器背后凝聚的工匠精神。
本次大會特別設置的創新成果展示交流區,面積約8400平方米,包括全國總工會展區、全國職工「五小」成果展區、地方和產業工會展區三部分,設計突出簡潔工業風、智能化展示與科技互動體驗。大會最受關注的亮點之一,就是工匠們帶來不少新成果、新成就和新智慧。走進全國總工會展區,首個國產水下機器人多功能機械手、換流變壓器、「江海號」泥水平衡盾構機等多件代表我國高端製造水平的大國重器實物及模型已陳列到位。
每項大國重器的背后,離不開大國工匠們精益求精的不斷追求,每一個傳統精雕背后,都鐫刻着匠人指尖流轉千年的温度。
大國重器簡譜
●國產水下機器人多功能機械手
在全國總工會展區,中國海油首個國產水下機器人多功能機械手亮相展臺。「它操作靈敏度高、運動範圍廣、承載能力強,在深海中能精準完成各種複雜操作。」中海油海油工程ROV總監/工作室領銜人韓超説,這件機械手是實施各大深水項目以及水下作業安裝的重要工具。這款「利器」由海油工程ROV大國工匠工作室和深水技術中心聯合開發,團隊經過三年攻關,在設計與製造領域實現了多項「從0到1」的創新。韓超説,這款機械手的成功研發,不僅打破了國外公司在我國深水作業機械手市場的長期壟斷,更在關鍵性能上實現了多項技術突破,操作精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韓超説:「首臺組裝完成的樣機將於年內完成海試,並投入南海油氣田示範應用。」
●換流變壓器
在全國總工會展區,一臺「換流變壓器」模型也引來不少關注的目光,它是特高壓電網的「心臟」。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超高壓公司電氣試驗班副班長馮新巖,是特高壓變壓器(換流變)局部放電檢測領域的「名醫」,他跑遍了山東、江蘇、安徽、甘肅等省區200余座500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高壓變電站,獨創了一系列代表最前沿技術水平的特高壓設備檢測及缺陷查找方法。他還成功總結出一整套的特高壓變壓器局部放電帶電檢測干擾排除及信號源定位技術,將變壓器局部放電帶電檢測的準確率從不足50%提升至近100%。在全國總工會創新補助金的支持下,他成功研製出世界首臺「變壓器局部放電典型信號發生裝置」,突破了30項特高壓現場檢測技術的世界性難題。20多年來,他的創新成果累計創效達4.3億元,讓中國智慧閃耀在全球電力版圖。
●「江海號」泥水平衡盾構機
「當你看到這台盾構機模型時,它的‘真身’正在海太長江隧道下轟鳴掘進。」在「江海號」泥水平衡盾構機模型前,中國鐵建重工掘進機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張帥坤説,海太長江隧道作為江蘇南通「八龍過江」交通格局中的第五條過江通道,線路全長達到39.07公里,其中過江隧道部分長達11.185公里,盾構段長達9315米。這台國產16米級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每日掘進約16米,安全平穩地穿越了立新河、珠海路、江北大堤及新通海沙圍堤等多個關鍵節點,整機運行狀態良好,該隧道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長公路水下盾構隧道」。
●520噸鑄造起重機
由山西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工匠、焊接工程師樊志勤及其團隊帶來的520噸鑄造起重機模型,是鍊鋼廠的關鍵設備。該起重機的主/副起升重量分別為520噸/100噸,起升高度約28米,速度9~0.9米/分鍾,起重量為目前亞洲之最。樊志勤説,該起重機目前已應用於寶鋼湛江、馬鋼、首鋼京唐等企業,推動鋼鐵製造業的發展。
上游財經-重慶晨報記者 陳軍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