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16:55
摘要:環境分析儀器行業加速向智能化、高精度化、國產化發展,多技術融合推動實時監測與動態管控,國產設備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當前,環境分析儀器行業正處於多維度技術迭代加速、多元化應用場景深化的關鍵發展階段。在政策端的剛性牽引、技術端的創新賦能,以及市場端的驅動下,行業正加速向智能化、高精度化、國產化等方向升級突破。
從技術維度看,色譜、質譜、光譜等傳統優勢技術通過 「聯用化」、「微型化」持續提升檢測效率與場景適配性;同時,傳感器技術的靈敏度突破與 AI 算法的深度融入,不僅拓展了環境分析的覆蓋維度,更推動監測模式從 「事后檢測」 向 「實時預警、動態管控」 轉型,為環境治理的精準化、智能化提供核心技術支撐。
2025年9月10-12日,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主辦的第二十一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 2025),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成功舉辦。展會期間,「環境分析」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桂斌出席,並發表致辭,30位國內外環境領域資深科學家以及領域內的青年才俊,聚焦環境分析與健康領域的前沿熱點,內容涵蓋砷的形態分析、代謝機制與健康風險標誌物研究,新污染物的識別與精準分析,暴露組學與多途徑暴露解析,全氟化合物的現場快速檢測技術,以及微納尺度顆粒物的環境行為與健康效應等關鍵議題。同時,會議深入探討了面向環境健康研究的新型傳感技術、便攜式分析儀器的開發與應用,並前瞻性地交流了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在環境大數據分析、模型預測及智能診斷中的創新實踐。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江桂斌
在儀器展區,環境分析領域的相關企業亮相展會。聚光科技重磅推出國產高端科學儀器矩陣,在其展臺設立十大展區,集中呈現40余款明星產品,全面覆蓋從樣品前處理到終端檢測的完整分析流程。雪迪龍也攜多款前沿設備亮相,包括質子轉移反應飛行時間質譜儀、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儀、便攜式質譜儀及便攜式傅里葉紅外光譜儀等,並通過多場專業技術分享與專題報告,全方位展示其在高端科學儀器研發與應用方面的創新成果。
聚光展位
雪迪龍展位
除此之外,部分企業聚焦環境分析場景的技術落地,集中展示了適配大氣、水、土壤等多維度環境檢測需求的儀器設備。儀器信息網梳理了展會上部分涉及環境分析的相關產品,供行業參考,如有未涵蓋的相關產品,請聯繫作者添加。
布魯克光譜(BRUKER OPTICS)
布魯克MGA痕量級多組分氣體分析儀
布魯克MGA是用於温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監測的高精度QCL氣體分析儀,使用量子級聯激光器作為光源,能夠在高測量速率下,實現多種氣體的同時在線測量,同時具備優異的穩定性和精度。
•高精度温室氣體監測,滿足 WMO 與 ICOS 測試需求
•直接法同時測量10 種氣體(從CO2, CH4, N2O, CO, OCS, H2O, NH3, NO, NO2, HONO, HCHO, SO2, O3, C2H6, HNO3,HCOOH中選擇)
•高精度原位測量5 種N2O 同位素(δ15Nα、δ15Nβ、δ18O 等)
•ppb 到ppt 級的測試精度
•10Hz 高時間分辨率,適用於渦度通量測試
•適用於實驗室、野外部署和移動測量(飛機、車輛等)
•一臺儀器即可實現温室氣體、活性氮、光化學前體及氣溶膠前體等關鍵大氣成分的同步高精度監測
斯卡拉分析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Skalar 燃燒法形態碳自動分析儀 Primacs ATC100
PrimacsATC100燃燒法形態碳自動分析儀適用於固體和液體樣品的總有機碳(TOC)/有機質、總碳(TC)、總無機碳(TIC)及總元素碳(TEC)的分析。該儀器採用高温燃燒與非分散紅外檢測技術,能夠實現自動分析與數據報告生成,並滿足HJ695-2014,GB/T30740,ISO10694和EN15936等國內外多項標準要求。其100位自動進樣器及垂直進樣設計提高了分析效率並降低了運行成本,適用於土壤、植物、固廢、底泥等多種樣本類型。
北京凱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MGA-6000 激光氣體分析儀 (左)、MGA-3000 紅外氣體分析儀 (中)、MGA- 6000P / MGA-3000P 便攜式氣體分析儀 (右)
MGA-6000激光氣體分析儀具有①檢測下限低,低至1ppb;②測量範圍寬,高達104;③測量精度高,可達0.1%;④長期漂移小;⑥單線光譜,抗干擾;⑦響應快,穩定可靠;⑧自動標定,無需標氣等特點。
MGA-3000紅外氣體分析儀具有①多組分(可達7個組分);②雙量程自動切換;③高精度温度補償、壓力補償算法;④獨特的濾光技術,氣體選擇性好;⑤自動校零、校滿等特點。
6000P/MGA-3000P便攜式氣體分析儀基於紅外光譜技術,是外場測量和移動測量的理想工具。其具有①分析組分多(可達7個組分);②檢測下限低,測量精度高;③測量範圍寬,多量程自動切換;④支持自動標定,無需標氣;⑤輕便省時,功耗低等特點。
湖北方圓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RZ-VOC700型VOCs在線監測系統
RZ-VOC700型VOCs在線監測系統可以同時測量非甲烷總烴、苯系物等,被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半導體、醫藥、橡膠製品、噴塗、有機溶劑製造、汽車製造、印刷等領域的廢氣排放監測及工業過程控制。
北京寶德儀器有限公司
總有機碳分析儀BTOC-30L(左)、BDBOD-960全自動BOD分析儀(中)、BDCFA-800 全自動連續流動分析儀 (右)
BTOC-30L總有機碳分析儀為寶德儀器自主研發生產,採用燃燒氧化-非分散紅外吸收法的技術原理,憑藉獨特的技術、卓越的性能和便捷的操作,能快速、精準地測定樣品中的總有機碳含量,為科研、生產和質量控制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該產品創新點在於:①氧化技術的改進與選擇:自研催化劑具有更高的氧化效率;②自動化、智能化與模塊化設計:極大減少人工操作,降低人為誤差,並保證儀器長期穩定運行,日常維護和耗材更換變得更加簡便。典型客户有食品藥品企業,市政水務與污水處理廠,科研院所與第三方檢測。
BDBOD-960全自動BOD分析儀是寶德儀器自主研發的為用户提供實驗室中BOD分析所需的全自動樣品分析系統,適用於測定地表水、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中的生化需氧量(B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和溶解氧(DO)的測定,符合中國環境標準。該儀器的操作系統具有人性化設計的程序,通過程序設定可自動完成全部測定工作,全流程無需專人看管,自動化處理繁瑣工序,儀器具有運行穩定、操作簡單、測量準確等多方面優點。
BDCFA-800全自動連續流動分析儀為寶德儀器自主研發生產,採用氣泡間隔式連續流動分析原理(CFA) 定量檢測水樣中總磷、總氮、磷酸鹽、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總氰化物、氰化物、陰離子洗滌劑、揮發酚等項目。儀器一體機化設計,廣泛適用於大批量水樣的多參數的同時檢測分析。
連華科技
多參數水質測定儀LH-S780(左)、COD自動滴定儀LH-JA100(中)、手持式多參數測定儀LH-E300(右)
多參數水質測定儀LH-S780集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與多參數水質檢測儀功能於一體,符合《JJG-178-2007 分光光度計檢定規程》II級標準,融合光學檢測與電化學技術,覆蓋14項電極法指標、60+分光光度法指標,適用於多場景水質分析。
LH-JA100搭載智能滴定系統,通過光學顏色識別與動態色階判斷技術,將CODcr國標法檢測滴定環節僅需1分鍾,能夠為環境應急監測、工業廢水排放實時監控等場景提供高效解決方案,以「分鍾級」滴定速度賦能COD迴流消解法。
連華科技新品手持式多參數水質測定儀 LH-E300配備高精度數字檢測電極,內置芯片實現信號無損輸出,能夠檢測pH、溶解氧、電導率、離子濃度等多項指標,可根據即時或長期監測等多樣場景靈活切換,滿足不同檢測需求。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Polyarc反應器型甲烷轉化器
Polyarc是專門設計用來搭配FID檢測器的反應器型甲烷轉化器,可以將含碳化合物全部轉化成甲烷后檢測,因此對幾乎所有有機化合物的響應是基本一致。Polyarc增強了FID的檢測能力,實驗室效率更高,一套配置能夠檢測更多化合物,同時減少多組分分析中對校準曲線的依賴。
螞蟻源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
AISP17100 智能化土壤樣品製備系統
AISP17100智能化土壤樣品製備系統的全自動樣品製備能力可同時處理至少14份樣品,且每份樣品能獨立設置製備方案,滿足不同實驗需求的個性化設置。不僅如此,此設備還具有樣品均分、縮分兩種模式可切換,縮分可實現縮分比例任意調節;模塊化設計,可根據需要靈活組合硬件模塊;全面防污染設計,零交叉污染;高清觸控+實時監控,狀態一目瞭然等亮點。
四川長青松科技有限公司
GP-SA08離子色譜柱
GP-SA08離子色譜柱可兼容氫氧根和碳酸鹽雙淋洗液體系,無需更換色譜柱即可完成不同離子的分離優化,同時兼具使用壽命長的優勢。在實際環境水樣檢測應用中,可在20分鍾內高效完成15種常見陰離子的基線分離與檢測,分析效率提升40%以上,在保證準確性的同時大幅提高分析速率。
結合以上產品可以看出:
環境分析領域向高精度、自動化、智能化和便攜化協同發展
在氣體分析方面,以布魯克MGA系列為代表的高精度多組分氣體分析儀,依託量子級聯激光(QCL)和紅外光譜技術,實現了ppb至ppt級的痕量氣體檢測能力; AISP17100智能化土壤樣品製備系統實現了14份樣品的並行獨立處理,寶德儀器的BDBOD-960全自動BOD分析儀和BDCFA-800全自動連續流動分析儀則實現了從樣品處理到數據輸出的全流程自動化,樣品前處理與分析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MGA-6000P/MGA-3000P等便攜式氣體分析儀結合低檢測限、寬測量範圍、自動標定等優勢,成為外場調查和移動監測的理想工具等。
可以看出,環境分析行業正加速向「高精度—自動化—便攜化—集成化」融合的方向演進。國產儀器如寶德、凱爾、長青松等企業的產品在技術性能和標準化方面不斷突破,逐步實現進口替代。未來,隨着氣候變化、碳中和、新污染物治理等國家戰略的推進,環境分析將更加依賴多維度、實時化、智能化的綜合分析體系,推動環境科學從「被動響應」向「主動預警」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