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22:3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出行範兒)
轉自:出行範兒
8月,深圳,416台無人物流車,跑出了23萬公里運營里程,完成生鮮快遞配送90萬單,創造商業價值約760萬元。
這是深圳近日發佈的首份《功能型無人車月度運行與發展報告》提及的數據。該報告由深圳市智能網聯交通協會功能型無人車專業委員會編制併發布,首次系統呈現了無人物流車的規範化運營與規模化發展全景。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稱無人物流車單車時均配送量可達到200票以上,明顯超過傳統快遞車單車時均100多的配送量。按照此前國內多家快遞公司發佈的實際運營數據,目前無人配送車可實現單票運輸成本降低約0.1元,以此計算,無人車單月可為深圳物流企業降本9萬元。
在目前國內無人物流車運營規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深圳作為城市樣本展示了無人車從試驗場邁向商業價值高地這一關鍵跨越。
不僅如此,報告也披露了無人車運營事故率以及人工干預次數等安全指標。在8月,深圳無人物流車企業責任交通事故率僅為0.04次/萬公里,平均人工干預次數為0.016次/公里,車輛運營合規率達91.6%,市民投訴數量僅23單。這也印證了無人配送從 「概念」 到 「信賴」 的認知轉變。
無論是從運營還是安全維度,無人配送都已經進入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關鍵階段。中國郵政近日也發佈了一份招標公告,計劃租賃採購7000台無人車,包括小型車718台、中型車4524臺和大型車1758台,這一單次採購規模也創下行業新紀錄。
除了中國郵政,極兔快遞、順豐控股、中通快遞、圓通、韻達股份及申通等行業巨頭,均已大規模投入使用無人配送車輛,行業智能化轉型進入加速期。
在無人物流車行業進入「爆發元年」的背景下,佑駕創新作為擁有10余年前裝量產經驗的智駕公司,以不打價格戰、不走燒錢路線,加上獨特的 「根據地打法」 和車規級標準切入市場。
01
精準卡位物流剛需場景
9月15日,佑駕創新在深圳發佈了旗下無人物流品牌「小竹無人車」,並同步推出T5和T8兩款車型。與一般發佈會不同的是,活動現場首批車輛直接向深圳郵政等客户完成了交付,實現了 「發佈即交付」 。
佑駕創新此次發佈的兩款產品精準覆蓋了物流配送的不同需求。T5車型貨箱容積5.5立方米,最大載重1000公斤,續航180公里,主要面向快遞城配、商超零售和生鮮配送等場景。
更大型的T8則擁有8.5立方米容積和1700公斤載重,續航可達240公里,不僅能滿足一般城配需求,還能深入礦區、港口等專業場景。
與市場上已有的「頂個小雨傘機械式的無人車」不同,小竹無人車採用了多傳感器融合方案,配備3顆激光雷達和11顆攝像頭,實現360度無盲區感。全車攝像頭還標配氣吹自清潔功能,可自動清除雨雪沙塵,確保惡劣天氣下的感知能力。
「不出事、用得久、夠便宜」,這是佑駕創新創始人兼董事長劉國清為小竹無人車總結的三個特點,分別對應安全、耐用、價格低,這也是目前無人配送車難以解決的痛點。
佑駕創新對真實道路場景的理解、在算法和數據方面的紮實根基,以及數據閉環體系,奠定了產品功能的體驗基礎,構築了小竹無人車的安全底線。
與此同時,佑駕創新明確表示不會參與目前行業內已經出現的價格戰。劉國清強調:「我們不會特別盲目地給一個低價就要跟上,一定要跟你死拼價格」。
在部分廠商將產品價格下探至萬元左右的市場環境下,佑駕創新更注重產品的長期耐用性和可靠性。劉國清指出,市場上很多產品「天然不太扛撞,使用壽命能扛過一年兩年就不錯了」,而小竹無人車則嚴格按照車規級標準打造。
02
前裝量產經驗的遷移紅利
佑駕創新並非無人物流領域的新手,而是擁有10余年前裝量產經驗的「智駕老兵」。這一背景為其帶來了顯著的技術遷移優勢。
劉國清表示,佑駕創新前裝輔助駕駛的城區場景,與無人物流的使用場景天然重合,都涉及點到點的固定路線運輸,在從海量道路數據中提煉經典長尾場景后,也可以針對無人物流進行鍼對性算法優化。
這種數據閉環能力使小竹無人車快速形成了公開道路應對、複雜路況通過、室內外園區自主巡航等核心能力。
多年的前裝經驗也為佑駕創新入局無人車奠定了成本優勢。
小竹無人車發佈會上,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四維圖新CEO程鵬以及速騰聚創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邱純鑫等行業龍頭企業代表共同出席,並與佑駕創新進行戰略合作簽約。
這不僅是佑駕創新的獨角戲,更是產業鏈上下游的一次集體秀。而且這種強大的「朋友圈」支撐不僅體現在站臺上,更深入到產品定義與技術整合中。
硬件方面,小竹無人車下一代產品將高度集成地平線雙征程6M芯片、速騰聚創EMX激光雷達以及四維圖新定位系統。這些合作伙伴都是佑駕創新在前裝業務中深度合作的生態夥伴。
更重要的是,小竹無人車的智駕關鍵零部件可完全複用佑駕創新前裝量產項目選型,共享供應鏈資源。
得益於乘用車項目大量的零部件採購需求,最大化攤薄了小竹無人車的BOM成本。這也構成了其在同等性能產品中的成本護城河。
03
「根據地打法」與差異化競爭
無人配送行業當前正面臨從「概念驗證」向「規模化盈利」轉型的關鍵節點。佑駕創新此時入局,瞄準的正是這一轉型機遇。
在商業化路徑上,佑駕創新採用了獨特的 「根據地打法」 ,即集中資源在重點城市深耕,形成可複製的運營模式后再推廣。這樣能最大化攤薄運營成本,更快實現規模化盈利。
按照規劃,小竹無人車首批落地城市包括深圳、成都、西安和江陰。
劉國清解釋説,無人車運營是一個強運營依賴、重本地化服務的業務。「在一個城市里投的車越多,它所需要的單位運營成本就越低。」他們算過一筆賬:如果在一個城市能實現300-500台的部署規模,纔有可能真正實現規模化盈利。如果分散投放,會導致部署成本過高,難以盈利。
同時,「根據地」的另一重價值在於更好地服務客户。劉國清表示,「我們聚焦資源投入到這個城市,把整體的運營做得更精細化」,否則很難吸引用户復購。
2025年被業內視為無人物流車的「爆發元年」,而市場整體仍處於早期階段,即使業績最好的企業交付量也不過幾千台。
從全國來看,城市配送市場有3000萬輛的存量,而今年無人物流車的增量預計僅為3萬台左右,滲透率極低,行業格局未定,尚無真正頭部企業出現。
在市場格局尚未定性時,劉國清認為,作為后來者,「在這個時間點進來,還是趕趟的」。
佑駕創新副總裁郭龍透露,按當前規劃,2026年小竹無人車交付量有望達1萬輛,對應營收4億-5億元,毛利率約30%,商業模式涵蓋銷售、租賃與定製化組合方案,租賃提供持續現金流,定製化提升毛利率。
屆時無人物流車業務將成為佑駕創新繼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和V2X之后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