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19:59
意大利能源公司埃尼(Eni)周一表示,其與美國聯邦核聚變系統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簡稱 CFS)在弗吉尼亞州的項目達成了一項價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購電協議,兩家公司希望到 2030 年代初,該項目能通過太陽燃燒的反應來發電。
埃尼同意從弗吉尼亞州切斯特菲爾德縣的 400 兆瓦 ARC 項目購買電力,儘管 CFS 並不確切知道該項目的成本是多少,也不知道何時能完成。
該項目產生的任何電力預計都將接入弗吉尼亞州的電網,那里是全球最大的高能耗數據中心樞紐。
CFS 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鮑勃・穆姆加德(Bob Mumgaard)在談到這筆交易時表示:「與埃尼的協議表明了核聚變能源在電網中的價值。埃尼從一開始就為我們的項目實施提供了幫助,他們購買我們計劃在弗吉尼亞州生產的電力,這是對我們的一次重大信任投票。」
隨着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推動美國電力需求 20 年來首次上升,大型科技公司、公用事業公司和能源公司都在爭先恐后地確保電力供應。
傳統上作為主要化石燃料公司的埃尼,正在將自己重塑為一家能源技術公司,自 2018 年以來一直在對 CFS 進行投資。
埃尼的技術、研發和數字總監洛倫佐・菲奧里洛(Lorenzo Fiorillo)在一次電話會議上告訴記者,埃尼認為核聚變是解決包括成本和可持續性在內的能源問題的 「非常具有顛覆性的、根本的方式」。
CFS 於 2018 年從麻省理工學院剝離出來,已經籌集了近 30 億美元的資金。今年 6 月,它與字母表公司的谷歌達成了一項類似的購電協議,以未公開的價格從 ARC 工廠購買 200 兆瓦的電力。
埃尼和 CFS 在他們的購買協議中沒有具體説明電力的數量。
幾十年來,國家實驗室和公司的物理學家們一直在嘗試使用激光,或者就 CFS 而言,使用大型磁鐵來促進核聚變反應,在這種反應中,輕原子在極熱條件下被迫聚集在一起,釋放出大量能量。
2022 年,加利福尼亞州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在一次使用激光的核聚變實驗中短暫實現了淨能量增益。
但是,實現所謂的 「工程收支平衡」—— 即反應產生的能量多於核聚變工廠引發反應所消耗的總能量 —— 一直難以捉摸。而且對於一個工廠來説,要通過核聚變發電,反應必須是持續的,而不是偶然的。
穆姆加德説:「我們今天並不是説核聚變發電沒有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了。但是,這項技術的性質已經從‘這能行得通嗎?’轉變爲了‘好吧,具體的方法、時間和地點是什麼?’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