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風向標|藍籌權重走弱恆指短線調整 科技主線仍有多頭聚集

2025-09-22 21:26

財聯社9月22日訊(編輯 馮軼)今日港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全天弱勢調整。截至收盤,恆生指數跌0.76%,國企指數跌1.07%,恆生科技指數跌0.58%。

【大金融等藍籌權重走弱 恆指連續調整情緒面降温】

盤面上,今日大型科網股普遍表現弱勢,其中,京東跌3.3%,快手、美團跌超2%,網易、小米跌超1%,騰訊飄綠,百度逆勢漲超3%,阿里巴巴勉強翻紅。

image

其他方向上,大金融板塊普跌對大市形成明顯拖累。航運、煤炭、石油股齊跌。此外,汽車、博彩、光伏、鋰電等行業紛紛走弱。

上漲的板塊中,國內iPhone新機預購需求強勁,消費電子股集體上揚。半導芯片股延續短線強勢行情,中芯國際漲超5%再創歷史新高。

整體上看,恆指繼上周四刷新階段新高以來連續調整。

恆指全天成交2905.37億港元,資金面再度收縮,反映情緒面階段性轉冷。

沽空方面,今日總沽空金額為324.72億港元,相當於恆指成交額的11.18%,沽空佔比也隨行情調整有所回升。

阿里巴巴-W、百度集團-SW、美團-W沽空金額位居前三,分別為26.57億港元、21.03億港元、14.26億港元。

【高景氣板塊仍有多頭聚集 港元匯率強勢凸顯流動性邏輯不改】

行情層面,今日場內各大板塊實際漲跌不一。黃金有色、消費電子及半導體等高景氣板塊仍有多頭聚集。而下跌的板塊中,則以能源、金融等藍籌權重板塊為主。

值得關注的是,中信里昂發佈研報稱,OpenAI近期正在研發自家AI設備,與內地一家蘋果供應鏈企業展開合作,該行預計有關舉措可為內地現有的蘋果供應鏈企業帶來新增長動力。

此外,小米也將在本周舉辦發佈會,小米17系列登場或進一步催熱消費電子股。

image

短線而言,儘管港股大市重回震盪,但多頭仍在科技主線上積極運作,行情成長風格凸顯。

且另一方面,近期得益於強勁的股票資金流入和有利的貨幣市場環境,港元匯率以二十多年來罕見的速度走強。

數據顯示,過去30天港元兑美元升值約1%,為2003年以來最大。隨着季度末的臨近,內地投資者加大了對香港股票的購買力度,對港元的需求也攀升。市場多頭氛圍尚在,仍有利於后市反彈,值得投資保持跟蹤。

【科技主線領漲兩地市場 機構稱當前仍在佈局區】

A股方面,今日則是震盪拉昇,三大指數均收漲。值得一提的是,今日A股行情也主要由芯片概念股引領,科創50指數盤中一度漲逾4%。

image

綜合來看,近期兩地市場均由科技主線領漲,當前仍在佈局區。

華泰證券分析稱,得益於國內AI進展的再加速,近期港股科技快速反彈。恆生科技和恆生港股通科技指數從7月低點累計上漲近20%。恆生科技動態PE修復至21倍上方,已經達到2020年以來均值水平。

而展望來看,在美聯儲新一輪寬松周期開啟、中美關係緩和、互聯網及科技新一輪進展啟動下,港股情緒或仍有進一步改善空間。

該機構表示,當前科技企業重新聚焦科技,定價重回「成長」,在國內經濟和政策環境穩定、民營企業支持力度上升的背景下強化了股權風險溢價下降的空間。港股中報陸續披露后,企業資本開支和研發費用率大幅上升,反映出企業創新精神的迴歸。更重要的是,資本開支通常具有慣性,因為企業業務擴張具有競爭性,這一方面利於科技企業自身估值換錨至成長性業務,另一方面也可拉動上游如算力和雲服務的收入增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