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21:11
美國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推出限制外國人技術簽證的舉措,給上周才顯現緩和跡象的美印關係再添新打擊,也為雙方快速達成貿易協議設置了新障礙。
特朗普政府對新申請的 H-1B 簽證收取 10 萬美元費用,這一政策將主要影響印度人 —— 過去印度人佔 H-1B 簽證獲批總數的 70% 以上。美國總統的這一命令令印度規模達 2800 億美元的科技服務行業陷入不安,其業務外包模式面臨威脅,數千個工作崗位也因此岌岌可危。
今年 8 月,特朗普對印度出口商品加徵 50% 關祱,打破了美國數十年來的外交慣例,此舉部分是爲了懲罰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石油。上周,美印重啟貿易談判,特朗普還在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生日當天致電,兩國緊張關係看似有所緩和。但此次突然出臺的移民限制政策,讓這種緩和態勢的前景變得不確定。
「這對美印關係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新德里研究機構社會發展委員會教授比斯瓦吉特・達爾(Biswajit Dhar)表示,「10 萬美元的簽證費相當於服務業領域的非關祱壁壘,其目的就是排擠印度專業人才,這對兩國關係是沉重一擊。」
H-1B 簽證新政出臺之際,恰逢印度商務部長皮尤什・戈亞爾(Piyush Goyal)本周赴美推進貿易協議談判。印度外交部長蘇布拉馬尼亞姆・賈尚卡爾(Subrahmanyam Jaishankar)也將於周一在紐約與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舉行會談,簽證問題預計將成為會談焦點。
特朗普政府要求印度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石油,稱這類採購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在烏克蘭的戰爭提供了資金支持。上周,印度官員曾向美國談判代表施壓,要求取消額外 25% 的懲罰性關祱,但莫迪政府已明確表示不會停止購買俄羅斯能源。
此外,美國還向七國集團(G7)領導人施壓,要求對印度和中國加徵關祱,以懲罰兩國購買俄羅斯石油的行為。
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 Inc.)駐新加坡經濟學家索納爾・瓦爾馬(Sonal Varma)表示,多年來美印戰略關係的推進,並未給印度政府帶來任何實質性讓步。她補充稱,貿易談判正與地緣政治目標日益交織,這使得 「解決摩擦的難度不斷加大」。
此前,美印貿易談判主要圍繞商品領域展開,並未涉及信息技術(IT)、金融等服務行業。瓦爾馬指出,特朗普對簽證政策的全面調整改變了這一局面,將以服務業為經濟支柱的印度捲入貿易衝突。這些政策還會給這個南亞國家帶來中期增長風險,並加大印度政府刺激內需的壓力 —— 服務業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約為 55%,而製造業僅佔 17%。
「長期以來,印度在所有貿易談判中都會提及服務貿易問題,尤其是人員流動對提供服務的重要性,」 新加坡欣里希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貿易政策負責人黛博拉・埃爾姆斯(Deborah Elms)表示,「儘管這些問題並非特朗普的優先事項,但在當前美印談判中,它們將成為核心議題。」
經濟學家警告,簽證政策調整可能導致印度僑匯流入減少,並可能進一步削弱印度盧比匯率 —— 盧比已是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數據顯示,印度人是美國最大的移民羣體之一,約佔美國總人口的 1%,其中技術人員每年向印度國內匯款近 350 億美元。
「服務業面臨的壓力將使印度陷入更被動的境地,使其更難拒絕美國的要求,」 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米滕杜・帕利特(Amitendu Palit)稱。
分析人士認為,收緊的簽證政策將加大莫迪政府的壓力 —— 一方面,莫迪政府正努力在印度國內創造足夠多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眾多印度人仍在尋求赴美國科技行業及專業服務領域獲取高薪工作機會。
儘管印度是全球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但其增速仍不足以支撐 14 億人口的就業需求。私營數據機構印度經濟監測中心(Centre for Monitoring Indian Economy Ltd.)數據顯示,印度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始終徘徊在 40% 左右。IT 服務行業仍是印度的核心就業領域之一,去年該行業新增約 12.5 萬個就業崗位,行業直接就業總人數已接近 600 萬。
印度反對黨已對莫迪與特朗普的關係提出批評,稱莫迪未能對美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表示,美國的行為屬於 「霸凌」;而印度國民大會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則稱,莫迪的沉默使其成為 「軟弱的總理」。
「我認為莫迪從未面臨過這樣的壓力,」 新德里智庫阿南塔中心(Ananta Centre)首席執行官英德拉尼・巴格奇(Indrani Bagchi)表示,「對大多數印度人來説,特朗普政府似乎在‘單獨針對印度發起持續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