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南京金洽會,36載接力打造開放高地

2025-09-22 05:04

(來源:新華日報)

□ 陳雨薇

金桂飄香時節,南京再度向世界張開雙臂。9月23日,南京金秋經貿洽談會(下文簡稱「金洽會」)即將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開幕式。

金洽會,是南京擴大開放、擁抱全球的重要窗口,也是企業切入南京產業鏈、擁抱發展機遇的高能級平臺。1990年首辦,今年的金洽會是第36屆。

36年春華秋實,隨着城市營商環境日益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外資企業在寧蓬勃發展,金洽會見證一批外資項目開枝散葉,不斷升級。

「金字招牌」匯聚「全球頂流」

秋意漸濃,但位於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的塞拉尼斯工廠內卻熱火朝天。「我們的改性複合工程材料裝置於本月進入試生產階段,液晶聚合物裝置也在緊鑼密鼓施工中。這些新項目都專注於高性能工程材料!」塞拉尼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夏慶麗説。

2002年,世界化工巨頭塞拉尼斯正式與南京化工園(現在的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簽訂入園協議,投資建設在華首家獨資工廠。多年來,塞拉尼斯積極參與金洽會,並在2023年金洽會上籤約成立了塞拉尼斯(南京)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至今,塞拉尼斯在南京已累計投資超過10億美元。

作為南京舉辦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大型經貿交流活動,30多年來,金洽會引進了南京大部分的合同外資和超千萬美元的外資項目,成為南京面向全球招商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金字招牌」。

在2024年金洽會上,48個有代表性的重大項目完成簽約,投資額達677億元,項目涵蓋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電網、集成電路、新醫藥和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車等南京優勢產業鏈領域,具有重點產業集聚度高、先進製造業項目突出、總部類項目特色顯著的特點。

新項目的湧入,延續了跨國企業投資南京的一貫軌跡。

縱觀多家大型跨國企業在南京的發展歷程,大多以設立銷售網點開拓市場,后擴大投資規模,建設生產製造基地,隨着與城市產業深度融合,進一步將區域性研發中心、功能型總部乃至中國總部落户南京……

在博西家電中國總部大樓一樓展廳,高科技魅力撲面而來:冰箱裝上靈敏的「電子鼻」,實時監測食物氣味;點擊開始鍵,解凍倉就自動解凍並估算時間,支持遠程操控;烤箱配備耐高温高清攝像頭,實時監控烘焙過程……

「自1997年來到南京,從研發端到生產、銷售、售后,我們在南京已進行了全價值鏈的投入。」博西家用電器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宋凜冰介紹。2020年,博西家電投資4億元、建築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新研發中心啟用,去年6月,中國研發中心正式升級為全球研發中心,同時博西家電全球研發中心和中國家電人才中心也都在南京揭牌,這意味着博西將利用南京的研發力量服務全球市場。

宋凜冰説:「金洽會是優質的交流合作平臺,幫助我們深化本地合作,尋找國內合作伙伴。我們希望能更好利用這個平臺,尋找志同道合的企業,一起把南京打造成‘創新中心’。」

南京強大的產業集聚力,成為跨國企業倚重的戰略要地和創新策源地。世界500強企業霍尼韋爾的選擇也印證着這一點——從2007年成立霍尼韋爾傳感控制(中國)有限公司,到在2016年、2017年、2020年的金洽會上三次加碼,霍尼韋爾將區域總部和創新研發中心落在南京。

「持續追加投資的重要原因是,南京和周邊地區有強大的工業配套能力,短時間內就能找到一大批質量價格有競爭力、響應及時的供應商。」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説。如今,霍尼韋爾已不僅是南京的「客商」,更是融入本地創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鉗工徐進在霍尼韋爾航空航天科技集團南京工廠工作了18年,從普通員工,到深入參與新產品開發和試生產的霍尼韋爾工匠大賽第一名,他見證着新設備與新技術的引入,在崗位上的每一次進步也都與企業、城市發展同頻。

南京這片熱土,既託舉企業的創新突破,也滋養着每一位奮鬥者的成長夢想。

「招商夥伴」賦能「南京服務」

2023年初,中歐班列(江蘇號)南京—阿拉木圖LG專列順利開行。這趟班列滿載100個標準集裝箱,搭載南京LG生產的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服務哈薩克斯坦民生消費。這是南京中歐班列為重點外貿企業提供的定製化服務。

2024年南京中歐班列共開行389列,同比增長5%。越來越多的「南京製造」正搭乘中歐班列通達亞歐大陸。

據金陵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南京機電產品出口總值達954.4億元,同比增長7.8%,佔南京市出口總值的52.2%。

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南京藉助中歐班列等通道優勢和精細化服務,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的不懈努力。

去年12月,LG新能源株式會社正式官宣LG新能源中國總部落户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LG集團在南京經開區佈局的第10家公司。

自1995年至今,LG集團已在南京累計投資超80億美元,總用工人數近3萬人。帶動40余家配套企業協同發展,2023年南京LG產業鏈企業產值合計超1300億元。30年來,雙方攜手深入合作,LG集團依託中國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共享發展機遇,也促成南京經開區的成長壯大,成就一段韓資企業紮根南京的投資佳話。

「LG新能源將依託南京市優質資源和政策環境,進一步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力度,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南京乃至中國的智能製造和新能源產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LG新能源中國區總裁崔智雄表示。

時光流轉中的堅定友情與雙向奔赴,推動企業從「投資者」成為「招商夥伴」,主動融入南京的產業升級與變革,助力南京鏈接全球資源。

巴斯夫在南京的佈局是中德經貿合作中的標杆之一:2000年,巴斯夫與中國石化簽署協議,共同投資建設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2005年,一體化石油化工生產基地正式投入商業運行;2017年,巴斯夫在南京建成了採用酶法生物催化工藝的生物法丙烯酰胺生產裝置;同年,揚巴公司宣佈啟動新增3萬噸/年的丙酸產能項目;2022年,巴斯夫中國數字化中心在南京宣佈成立,旨在為中國市場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推動巴斯夫在大中華區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在2024年的南京金洽會上,巴斯夫中國數字化中心成為第一批南京市「全球數字服務商」。

「全球數字服務商計劃」通過集聚全球數字服務商資源,發揮其在內外聯通、數字賦能、資源整合、全球運營等方面的作用,塑造開放、創新、國際化的「南京服務」品牌。

從化工巨頭到數字服務商,巴斯夫與南京產業升級同頻共振,展現着南京對外資的吸引力正邁向更高能級。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並指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目前,南京正構建一套與國際接軌的數字貿易服務標準和規則。今年年初,南京市政府發佈《南京市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10條舉措中有強化科創資源、金融資源、人力資源、應用場景保障等4條舉措,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所需的關鍵要素支撐。

本屆金洽會即將發佈南京市「全球數字服務商」(第二批)、《中國金融數據能力發展指數》、南京市科技創新成果案例、南京市城市機會清單等一批創新成果。

這些成果不僅展示南京在數字貿易、科創金融等領域的實踐成果,更體現了南京從「政策開放」到「制度開放」,從「要素吸引」到「生態賦能」的高水平轉變。

「人情味兒」遇見「國際範兒」

「‘蘇超’的氛圍很好,而且很獨特。」「真是太令人興奮了,在這里能感受到一種團隊精神。」「太激動了,我拿着旗幟為我們的南京隊加油助威!」

8月17日晚,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南京隊與鹽城隊比賽迎來「國際助威團」。一批不同發色與膚色的跨國企業友人在球場和第二現場感受「蘇超」快樂與城市魅力,與南京市民一起為南京加油吶喊。

「我們開展的業務從南京出發,面向全球。任何能讓南京充滿吸引力、變得更出色的因素,都能幫助我們在這里拓展業務、發展公司。」菲特(中國)製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安睿史博士説。

當商業合作落地生根,關於這座城市的生活點滴也變得可感可觸。

德式甜品店、英式酒吧、意式餐廳、南洋小館……鼓樓南秀村社區匯聚着世界各地的人間煙火,這里坐落着南京大學鼓樓校區、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曾是南京最早的外國人聚集地之一。

上海路的雲中食品店是29年前一對德國南大留學生情侶創辦的。這里的甜品噴香濃郁、外觀朴實,經典德式口味不僅吸引了許多惦記着家鄉味的留學生,也是很多南京孩子誓要「吃到它倒閉」的童年記憶。如今,兩位創始人已經定居南京,還在南京另一個外國人聚集地——仙林大學城開了一家分店。

這座城市無處不在的人文温度,讓來自世界的他們找到了「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

但真正的國際化不僅是街頭巷尾的温情互動,更要構建起與國際接軌的法治化、市場化營商環境。

前不久,商務部印發推廣自貿試驗區第六批「最佳實踐案例」,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的「構建數字貿易糾紛調解新模式」入選。

針對線下調解的會商、取證與執行難題,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推動設立數字貿易調解機構,創新引入國際通行的公證「預防性」司法機制,通過探索「數字存證+公證增信」路徑,在充分尊重調解各方意思自治和保密要求的前提下,以在線化方式、數字化手段,運用國際公證規則推進爭端解決。

自2023年國際數字貿易與金融調解中心試運行以來,已與90多家國內外機構建立合作,累計調解國際數字貿易糾紛500余件,服務範圍覆蓋國內7個省市和海外30個國家或地區,涉及金額超14億元。

這套機制不僅提升了南京的國際數字貿易糾紛處理能力,也成為吸引外資、增強國際信任的重要元素。

上個月,南京江北新區創新葯研發公司應世生物宣佈完成超34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應世生物創立於2018年,是一家處於臨牀后期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研發國際水準的全球創新葯物,解決由腫瘤防禦系統引發新出現的治療耐藥性。

「對創業公司來説,業務和資金一直在賽跑。選擇南京是因為這里人才儲備豐富,政府也積極幫助我們引薦投資人、爭取銀行信貸。」應世生物相關負責人黃屹説。

公司建立了南京、上海、北京和深圳團隊,擁有跨中國、美國、加拿大的高水平轉化醫學與臨牀開發團隊。黃屹認為,南京最大的特點是有人情味。「政府工作人員和我們的聊天總是很深入、專業,甚至會關心我們的衣食住行。」

南京,既有市井煙火的温情,也有與國際接軌的視野。從世界來到這里的人,能夠找到歸屬,茁壯成長,從這里走向世界的人,也正策馬揚鞭,乘風破浪。

這個金秋,南京從金洽會再度出發,期待與全球夥伴再度攜手,為開放發展播撒新的希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