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20:31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六里投資報
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近日在一場線上沙龍中,圍繞宏觀經濟和美股、A股、以及有色、稀土等商品的機會分享了他的最新見解。
李迅雷指出,當前全球經濟處於「高震盪、低增長」的時代,結構性機會仍然存在,尤其以AI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推動部分企業快速成長,
但縱觀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市場,
美股市場在經歷優勝劣汰的篩選后,呈現「K型分化」:少數股票上漲帶動指數走強,而多數股票表現疲軟。
從2010年到目前為止,對美國標普500指數做出貢獻的是12.5%的公司,87.5%的公司都沒有做出貢獻。
李迅雷認為美股存在一定泡沫,對美股要謹慎。
即便是接下來美聯儲可能會降息,但降息不解決現在所面臨的通脹問題,
不解決需求疲弱問題,不解決現在美股估值水平偏高問題。
如果用中位數來衡量,目前美國的PE、PB水平,都在歷史的高位。
對中國股市,李迅雷表示A股具備估值優勢,但企業盈利增長仍待改善,債券市場在寬貨幣環境下也仍有投資機會。
在大類資產配置上,建議關注成長型資產,如科技股、創新葯,
並長期看好黃金,以及與AI、新能源相關的大宗商品,銅、鋁、稀土等都還能漲。
最后,他預測,未來科技領域經歷洗牌后,有望誕生新一代行業「巨無霸」。
投資報整理精選了李迅雷分享的精華內容如下:
我談一下對於宏觀經濟,以及大類資產的一些粗淺看法。
一個大的判斷,現在是「高震盪、低增長」的時代,
當然,結構性的機會還是存在的。
比如説我們現在的AI革命,也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使得我們未來諸多領域商業模式產生變化,一些企業能夠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拔地而起,成為全球「巨無霸」,
這方面在美國市場上已經充分得到體現了,
你會看到美國的股指表現比較強勁,像納斯達克,像標普500,表現都很強勁。
但這里面帶有很大的迷惑性,
大部分股票都沒啥機會,少部分股票出現比較大的漲幅。
這也代表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
我把它稱之為「K型分化」,就是往上的是少數,往下是大多數。
從2010年到目前為止,對美國標普500指數做出貢獻的是12.5%的公司,87.5%的公司都沒有做出貢獻,這是一種分化。
再一個,美國本身這個市場就是優勝劣汰的,
從美國股市過去200多年來看,80%的公司消失了、退市了或者被併購了,20%的公司存活到現在。
但是20%的公司里面,也就12%左右的公司在漲,
所以就是在不斷地優勝劣汰,不斷迭代,不斷被取代,強者恆強。
一個亮點就是科技進步,人工智能時代。
我們可以看到,四次工業革命都對我們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推動,經濟體量大幅度上升,
當然人工智能這樣一種工業革命,它是一個長期的,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才能取得明顯的成效。
那麼目前來講,有所成效,
但也不是説對經濟能夠起到「速效救心丸」的作用,這也做不到。
我覺得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來講,我們現在配置肯定還是注重於成長。
無論是美國還是我們A股的行情,你會發現科技股、創新葯表現都比較好。
這些都是科技發展、科技進步帶來的成效。
對市場我的理解是,美股發展到現在為止,還是存在着一定的泡沫,所以對美股要謹慎。
即便是接下來美聯儲可能會降息,
但降息不解決現在所面臨的通脹問題,不解決需求疲弱問題,不解決現在美股估值水平偏高問題。
如果用中位數來衡量,目前美國的PE、PB水平,都在歷史的高位。
美股的泡沫什麼時候有可能會被刺破,還是要打個「問號」。
歐盟的話是跟隨美國,乏善可陳。
它現在的經濟好轉跟擴大軍費開支有關係,一旦軍費支出這塊耗盡的話,它經濟還是會回到一個相對低迷的狀態。
而且歐盟是通過擴大債務支出,來增加軍費支出,就是通過舉債來換取現在的經濟增長,這種行為是不是可取,我覺得還是要打個「問號」。
對於A股來講,A股目前以滬深300為例,它的市盈率水平在14倍左右,明顯低於標普500的29倍,納斯達克的41倍,
説明我們在估值上面還有一定優勢。
從股息率來講,滬深300的股息率從3%降低到了2.6%,但是這個收益率水平也還是不錯的。
我們唯一的短板是成長。
因為估值水平的提高,一個是靠通過利率的下行,全社會投資回報率的下行,使得A股具有相對的估值優勢。
但是,真正的牛市是來自於企業盈利增長率的提高,
我們2021年以后,企業的盈利增長率基本上都是負的,
今年的上半年有所好轉,中報顯示,平均增長了2.5%,
但是相比我們GDP的5.3%,盈利增長只有不到GDP增速的一半。
説明中國的企業高質量發展還有待進一步改善,2.5%的盈利增速還不足以營造一個大牛市,
所以,我覺得還是一個結構性的牛市,
不是以盈利增長來驅動的,而是以估值水平的提高,以及對於科技板塊的美好願望。
比如説我們科創50ETF現在的市盈率水平已經到了170倍左右了,這個説明我們對中國的科創非常非常樂觀。
就市場大類資產配置來講,
今年2月份我再次接受央視對話欄目的採訪,我提供的配置方案是50%股票,30%國債,20%黃金,
黃金始終是我一直看好的,我看好黃金已經有十年時間了。
當時推薦黃金時的價格,是1200美元/盎司,
到現在是3600美元/盎司,上漲了200%,説明黃金還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未來我依然還是看好。
因為我們進入到一個債務驅動的時代,
如此鉅額的債務靠什麼來應對呢?
只有靠低利率,靠貨幣超發,所以黃金的保值屬性依然存在。
萬一未來有極端事件發生,比如戰爭,那麼黃金也能漲,因為「亂世黃金,盛世珠寶」。
所以,無論是和平還是戰爭黃金都能漲,
我不覺得黃金有什麼風險,它是過去十年來唯一一個持久上升的大類資產。
那麼,大宗商品在降息的背景之下,在AI時代,
我覺得這些跟AI相關的,跟新能源、電動車相關的這一類大宗商品,
銅、鋁等,還有一些稀缺的金屬,包括稀土等等,我覺得都還能漲。
總之,對於A股市場,我還是樂觀的。
但是,結構性的機會和結構性的風險,其實都是聚焦於科技股。
我覺得AI時代,如果現在是魚龍混雜的話,那麼可能過一段時間會有一次洗牌。
就像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滅,洗牌之后,纔有新一輪大廠的崛起,
「巨無霸」肯定會在高科技領域、AI相關的領域里面產生。
長期來講,對科技板塊、AI板塊還是樂觀的,對與人口老齡化相關的創新葯物也還是樂觀的;
對於低估值高分紅的板塊也是樂觀的,對於進口替代卡脖子的行業也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