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2 19:58
轉自:新華財經
9月24日至25日,2025全球濱海論壇將在江蘇鹽城召開。這場以「美麗海濱: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為主題的高規格活動,讓這座綠色之城受到廣泛關注。
鹽城位於江蘇沿海中部,擁有全省最長海岸線和最大的灘塗濕地,「風光」資源得天獨厚。作為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和江蘇省支持建設的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該市立足自身「風光」資源優勢,聚焦綠色低碳賽道,積極踐行「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重要使命。
鹽城綠色低碳科創園位於鹽城「創新之核」的鹽南高新區,是鹽城重點打造的科技創新「一號工程」。科創園以打造全市創新「核中之核」為目標,瞄準「風電、光伏、氫能、儲能、雙碳、海洋經濟、現代農業」七大領域,以江蘇沿海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中心為核心創新平臺,全力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中試檢測-產業應用」的完整鏈條。
華北電力大學制氫氣體擴散層中試基地的新型鈦纖維氣體擴散層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填補國內高端鈦基擴散層產業化空白;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入園團隊研製出世界首臺兆瓦級±30千伏直流變換器,將深遠海輸電電纜材料損耗降低近三分之一……成立兩年多來,科創園與大院大所、央企國企、行業龍頭廣泛建立合作關係,多項重磅科創成果和示範應用在這里「落地生根」。
在風電科創中心,紮根鹽城16年的風電龍頭企業金風科技,在科創園成立金風前沿技術研究院,聚焦18MW級及以上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研發和應用,引領新型大容量風電裝備的製造革新,目前通過算法可以將機組年發電量(AEP)提高1%至3%。風電科創中心分佈了多家上下游的風電企業和研究機構,已形成集羣效應,金風科技作為龍頭牽引,成功創成國家風力發電技術創新中心,這是江蘇獲批建設的第四個領域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將集聚全國乃至國際高端創新資源,引領風電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突破,打造全球海上風電技術創新策源地與高端製造關鍵支點。
在光伏科創中心,鹽城綠建光電等光伏領域企業入駐后,專注於新型N型及鈣鈦礦電池路線、高透型彩色光伏玻璃、光伏建築一體化集成系統、零碳移動建築等技術的研究,將光能轉化為綠色電力,其中,陽光能源集團與東南大學聯合組建研發轉化平臺,研發建築幕牆專用的BIPV組件,表層透光率超80%,兼顧了發電功率和外觀美觀。今年5月,CQC中認南信新能源產品檢測基地也成功落户,打造覆蓋新能源全產業鏈的「一站式」檢測認證平臺,填補了區域新能源產業質量檢測認證的空白,園區企業可在「家門口」完成光伏、儲能、充電樁等新能源產品的檢測認證,為搶佔國內外市場贏得先機。
在氫能科創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江蘇沿海可再生能源創新中心合力打造國內首個覆蓋氫能全鏈條的氫能實證平臺——氫能技術研發中心,從核心材料到制氫系統,該中心可為產業鏈90%以上環節提供檢測支持,獲批國家級CMA認證。該中心還聯合德國萊茵檢測成立聯合實驗室,在這里檢測的氫能產品可以同時實現中國和歐盟的雙認證。隨着氫能技術研發中心、華北電力大學制氫氣體擴散層中試基地、中國科學院氫能裝備智造基地等大院大所、龍頭企業落地,園區迅速搶佔「綠氫」技術高地,為鹽城提供更多氫能「制儲運注用」的示範場景。
同樣,儲能科創中心、零碳服務中心、海洋經濟科創中心、現代農業科創中心也匯聚了眾多科創力量。如中科檢測新型儲能研發測試認證中心瞄準鋰電池材料、固態電池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同步建設研發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等;江蘇沿海零碳服務中心已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等10余家雙碳機構和服務單位入駐運營,全面開展碳交易、碳金融、碳資管、碳普惠、碳標準等服務;江蘇海洋經濟技術研究院正聚焦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資源利用等方向進行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江蘇沿海耐鹽種質創新與綜合利用實驗室和悦達電動智能農機研發創新中心,從「良種」與「良機」兩端發力,形成「品種選育+裝備支撐」的雙核佈局。
下一步,鹽城將加快「風光氫儲碳海農」七大主題場景的融合創新,加速綠色低碳技術落地轉化,打造更多應用示範場景,構建全鏈條產業生態,努力以「一域科創」賦能「全域發展」。(朱成林)